好好说话

说话,尤其是好好说话是个技术活。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说话谁不会。事实上,能够依据事实,好好说话的人群真不占多数。有一个戏谑的场景是这样的:迎面走来两个人,其中一人看了对方一眼。对方马上说:“你瞅啥!”另一人马上回怼:“瞅你咋地!”然后就……。当然,这是笑话。但认真回顾一下我们的过去,反问一次自己:“我们说过那么多话,有多少对话算得上是有效沟通?”不是有效沟通的对话通常属于暴力沟通的范畴,而暴力沟通给人们造成的恶劣影响,多数人可能还未意识到。或许,只有吵起来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是不仅仅是态度问题,还有方法的因素。

一、暴力沟通产生的成因

谈话出现对抗,那是因为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产生了负面影响。人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但往往倾向于忽视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导致暴力沟通的因素有四点:一是道德评判。通常在对方或自己达不到自己…。的期待,就会觉得对方有毛病。接着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语言就随之出现了。比如,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通常会说这样的话,“你太自私了,你的情绪太坏了,这样下去,你的人生就毁了。”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招来敌意,使双方的意愿更难取得一致,即使对方接受批评,作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或迟或早,他们终将不再友好。正确的谈话态度应该是,区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防止混为一谈。即便对方没有做到你所期望的那个状态,你也应该直接说出你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指责对方。比如,当你和孩子就某个问题意见不致时,你本该说:“对于使用暴力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而不是选择直接指责对方,甚至以暴制暴。

二是进行比较。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书中的观点是,如果你真的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你越是用比较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大。你让我象谁、谁、谁,你怎么不能做到象谁谁谁的家长。

三是回避责任。日常我们最容易说出的回避责任的话,就是“我不得不”这个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书中有个例子,就是一位女士因不想做饭,而给他的子女带来了巨大伤害。因为,长期的家务使她厌烦,但是她从没有向孩子们表达过他的这一需求。反而每天在饭桌上唠叨自己无奈的付出。你放弃照顾全家比你带着情绪照顾大家给大家造成的影响大得多。当她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后,作者向他的大儿子了解他母亲时下情况时。大儿子感叹道,我们解脱了,因为她终于可以不在吃饭时发牢骚了。分析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习惯去选择用否定句,这样就可以把责任归因于我之外。改变的方式把讨厌改为选择。比如我讨厌这份工作,改为我选择这份工作。当你这样说话时,你就会很快说出下句话,即选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你想保住这份工作。事实上,当你控制了自己的语言,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那就避免成为危险人物。

四是强迫他人按自己的期待生活。许多人相信,作为父母,师长或经理,我们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并让他们循规蹈矩。我也承认为作为父亲,我的职责就是管教孩子,可是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孩子们按我们的期待生活。盛气凌人,并无济于事。如果我们想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但真的那样做了,他们迟早也会想办法来对付我们。这种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长期来,我们强调人性本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这导致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尝尝心存疑虑,以致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实这些都来源于等级,社会和专制社会的遗传。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

二、如何实现非暴力沟通

能够做到如下四步,就可以实现非暴力沟通。一是客观陈述而非评论。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评论通常会引起反弹,因为评论往往不遵守事实。情绪无处不在上,稍微疏忽和松懈,就会使你强加许多猜测。那如何区分事实和评论?有一首歌最能反映观察和评论的区别。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堕的人;请在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你看,想要在沟通中避免评论和判断也并不容易。

二是表达感受。表达感受的词包括:兴奋、喜悦、自信、舒适等用来反映需求得到满足的,害怕、担忧、气愤、灰心、绝望、孤独这些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的词语。而实际沟通中,特别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习惯用想法代替感受。比如,当孩子未能如你所愿去做某事时,你脱口而出的会是:“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这样下去会……”。这是你的想法,你并没有说出此时的感受。此时的感受可能是灰心、无助或气愤。但你通常不会说,因为感受背后是你的原因,你并不想承担责任,只想转嫁责任。

三是寻找感受的根源。感受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人们一般都会生气。而一个人生气,一定是他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需求没能得到满足时人们会有四种反应:①责备自己。②指责他人。③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④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前两种方式就会导致暴力沟通,后两种才是有效的沟通态度。指责、批评、评论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人一生中会经历三个阶段:①情感的奴隶。表现是自责。②“面目可憎”时期——此时,表现是指责他人。③“生活的主人”——既能反应自己的感受,也能理解别人的需求。有的人可能一生都处于第一个阶段,他们始终在纠结自己的付出、自己所谓的“正确”,不加分辨的下结论。结果被情绪左右,做了生活的奴隶。

四是讲出自己的需求。讲需求的时候一定要讲出自己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比如,有一对夫妻,妻子想让老公早点回家。但她不直接提出具体需求,而是对老公说:“你不要老是加班。”结果,老公不加班了,但是背着高尔夫球杆去打高尔夫球了,还是晚回家。此外,要注意提出需求的方式。既然是需求,那表达方式是请求,而不是命令。比如,说:“你要早点回家”,这就是命令。改成“我希望你每周三次晚6点前到家”则是明确的请求。这里面还有个技术问题,当你用“我希望…”来替代“你应该…”时,就会是很恰当的袁达需求的方式。方然,表达感激也很助于提高沟通效果,你要习惯问自己:对方做了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我们哪些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然后准确的告知对方。你会发现,你会越来越多的得到帮助。

三、非暴力沟通的应用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作者写到自己的亲身案例:“一次研讨会结束后,许多人围着我询问信息并请我签名。为了赶下一场会面,我飞快地冲出门,把没有盖笔帽的笔放进了新外套的口袋。结果那件外套染上了墨水。我懊恼不已。但幸运的是,我随即开始思考自己的“粗心”和“愚蠢”是想满足什么需求?我马上明白了,其实我是想服务他人并照顾好自己的需要。想到这,我便不再自责,更加关爱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比如:第一步:把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第二步:列好清单后,你把这些事改成因为你选择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第三步:填写做那些事的理由:“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你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这样即使困难重重,你也会在价值观的支持下欣然前行。

处理愤怒也如此,当对方处于愤怒时,您要能够准确的反应出对方的感受,这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非常最最重要的工具,也叫反映情感。如果是你自己处于愤怒中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把你当下的愤怒感觉和需求讲出来,让对方理解到,情绪也就会得到有效控制。能够成为生活的主人,也会很好的驾驭情绪。

总结一下:也许是遗传的缘故,也许是感受长期被压制的原因,语言沟通这个看似简单的合作行为,人们往往处理不好。不是变成情感的奴隶无法自拔,就是陷入对他人的指责中一次次揭开伤口。道德评判、相互比较、回避责任、我直心态这些会让人们走入沟通“死胡同”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而“观察事实、表达感受、理解自己和对方需求,找出满足需求的方法”这四步法则需要我们勤加练习。届时,困挠你多年的家庭问题、教育问题、职业问题均会圆满解决。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