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知乎 …有鸟、有鸟…丁令威(之三)

《 搜神后记》 东晋:陶渊明

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

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

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

有鸟有鸟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

何不学仙冢垒垒。

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江有枫一篇十章》 唐代:肖颖士

江有枫,其叶蒙蒙。我友自东,于以游从。 

山有槭,其叶漠漠。我友徂北,于以休息。 

想彼槭矣,亦类其枫。矧伊怀人,而忘其东。 

东可游矣,会之丘矣。于山于水,于庙于寺, 

于亭于里,君子游焉。于以宴喜,其乐亹亹。 

粤东可居,彼吴之墟。有田有庭,有朋有书, 

有莼有鱼,君子居焉。惟以宴醑,其乐徐徐。 

我朋在矣,彼陆之子。如松如杞,淑问不已。 

我友于征,彼郑之子。如琇如英,德音孔明。 

我思震泽,菱芡幕幕。寤寐如觌,我思剡溪。 

杉筱萋萋,寤寐无迷。 

有鸟有鸟,粤鸥与鹭。浮湍戏渚,皓然洁素, 

忘其猜妒。彼何人斯,曾足伤惧。 

此惧惟何,惧寘于罗。彼骄者子,谗言孔多。 

我闻先师,体命委和。公伯之愬,则如予何。 

怅然山河,惟以啸歌,其忧也哉。

       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

《有鸟二十章》唐代:元稹

有鸟有鸟名老鸱,鸱张贪很老不衰。

似鹰指爪唯攫肉, 戾天羽翮徒翰飞。

朝偷暮窃恣昏饱,后顾前瞻高树枝。 

珠丸弹射死不去,意在护巢兼护儿。 

有鸟有鸟毛似鹤,行步虽迟性灵恶。

主人但见闲慢容, 行占蓬莱最高阁。

弱羽长忧俊鹘拳,疽肠暗著鹓雏啄。 

千年不死伴灵龟,枭心鹤貌何人觉。 

有鸟有鸟如鹳雀,食蛇抱xB天姿恶。

行经水浒为毒流, 羽拂酒杯为死药。

汉后忍渴天岂知,骊姬坟地君宁觉。 

呜呼为有白色毛,亦得乘轩谬称鹤。 

有鸟有鸟名为鸠,毛衣软毳心性柔。

鹘缘暖足怜不吃, 鹞为同科曾共游。

飞飞渐上高高阁,百鸟不猜称好逑。 

佳人许伴鹓雏食,望尔化为张氏钩。 

有鸟有鸟名野鸡,天姿耿介行步齐。

主人偏养怜整顿, 玉粟充肠瑶树栖。

池塘潜狎不鸣雁,津梁暗引无用鹈。 

秋鹰迸逐霜鹘远,鵩鸟护巢当昼啼。

主人频问遣妖术, 力尽计穷音响凄。

当时何不早量分,莫遣辉光深照泥。 

有鸟有鸟群翠碧,毛羽短长心并窄。

皆曾偷食渌池鱼, 前去后来更逼迫。

食鱼满腹各自飞,池上见人长似客。 

飞飞竞占嘉树林,百鸟不争缘凤惜。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 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有鸟有鸟名啄木,木中求食常不足。

偏啄邓林求一虫, 虫孔未穿长觜秃。

木皮已穴虫在心,虫蚀木心根柢覆。 

可怜树上百鸟儿,有时飞向新林宿。 

有鸟有鸟众蝙蝠,长伴佳人占华屋。

妖鼠多年羽翮生, 不辨雌雄无本族。

穿墉伺隙善潜身,昼伏宵飞恶明烛。 

大厦虽存柱石倾,暗啮栋梁成蠹木。 

有鸟有鸟名为鸮,深藏孔穴难动摇。

鹰鹯绕树探不得, 随珠弹尽声转娇。

主人烦惑罢擒取,许占神林为物妖。 

当时幸有燎原火,何不鼓风连夜烧。 

有鸟有鸟名燕子,口中未省无泥滓。

春风吹送廊庑间, 秋社驱将嵌孔里。

雷惊雨洒一时苏,云压霜摧半年死。 

驱去驱来长信风,暂托栋梁何用喜。 

有鸟有鸟名老乌,贪痴突悖天下无。

田中攫肉吞不足, 偏入诸巢探众雏。

归来仍占主人树,腹饱巢高声响粗。 

山鸦野鹊闲受肉,凤凰不得闻罪辜。

秋鹰掣断架上索, 利爪一挥毛血落。

可怜鸦鹊慕腥膻,犹向巢边竞纷泊。 

有鸟有鸟谓白鹇,雪毛皓白红觜殷。

贵人妾妇爱光彩, 行提坐臂怡朱颜。

妖姬谢宠辞金屋,雕笼又伴新人宿。 

无心为主拟衔花,空长白毛映红肉。 

有鸟有鸟群雀儿,中庭啄粟篱上飞。

秋鹰欺小嫌不食, 凤凰容众从尔随。

大鹏忽起遮白日,馀风簸荡山岳移。 

翩翾百万徒惊噪,扶摇势远何由知。

古来妄说衔花报, 纵解衔花何所为。

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饿死黄口肥。 

有鸟有鸟皆百舌,舌端百啭声咄~.

先春尽学百鸟啼, 真伪不分听者悦。

伶伦凤律乱宫商,盘木天鸡误时节。 

朝朝暮暮主人耳,桃李无言管弦咽。

五月炎光朱火盛, 阳焰烧阴幽响绝。

安知不是卷舌星,化作刚刀一时截。 

有鸟有鸟毛羽黄,雄者为鸳雌者鸯。

主人并养七十二, 罗列雕笼开洞房。

雄鸣一声雌鼓翼,夜不得栖朝不食。 

气息榻然双翅垂,犹入笼中就颜色。 

有鸟有鸟名鹞雏,铃子眼睛苍锦襦。

贵人腕软怜易臂, 奋肘一挥前后呼。

俊鹘无由拳狡兔,金雕不得擒魅狐。 

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有鸟有鸟名鹦鹉,养在雕笼解人语。

主人曾问私所闻, 因说妖姬暗欺主。

主人方惑翻见疑,趁归陇底双翅垂。 

山鸦野雀怪鹦语,竞噪争窥无已时。

君不见隋朝陇头姥, 娇养双鹦嘱新妇。

一鹦曾说妇无仪,悍妇杀鹦欺主母。 

一鹦闭口不复言,母问不言何太久。

鹦言悍妇杀鹦由, 母为逐之乡里丑。

当时主母信尔言,顾尔微禽命何有。 

今之主人翻尔疑,何事笼中漫开口。 

有鸟有鸟名俊鹘,鹞小雕痴俊无匹。

雏鸭拂爪血迸天, 狡兔中拳头粉骨。

平明度海朝未食,拔上秋空云影没。 

瞥然飞下人不知,搅碎荒城魅狐窟。 

有鸟有鸟真白鹤,飞上九霄云漠漠。

司晨守夜悲鸡犬, 啄腐吞腥笑雕鹗。

尧年值雪度关山,晋室闻琴下寥廓。 

辽东尽尔千岁人,怅望桥边旧城郭。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双鹤铭》清代:李郁华撰并书。(后传为“唐代颜真卿所作”)

       在扬州大明寺平山堂第五泉东有“鹤冢”一座,依墙而筑。清光绪十九年(1893),徐星槎曾纵双鹤于平山堂前鹤池内。住待星悟掸师极为珍爱,任双鹤饮啄自适。后一鹤因足疾而毙,一鹤则巡绕哀鸣,绝食以殉。星悟深为感动,葬双鹤于此冢。在大明寺西园的竹林间,立着一块未经雕饰的半青色的大理石长方形石碑,上刻“鹤冢”二字。此碑悄然掩映在灌木丛中,碑文曰“无意羽毛之族,尚有如此情义,而世有不如羽禽之道义,乃可悲可愧乎?”湘南李郁华攫《双鹤铭并叙》,并勒石嵌于大雄宝殿东廊南,《双鹤铭》勒石高50厘米、宽160厘米。每字上下高约6厘米、宽约5厘米。嵌在大明寺大雄宝殿的东廊内墙壁上,至今尤存。全文如下:

双鹤铭并叙:两淮副转运使星槎徐君,既茸治平山堂,纵双鹤其中,主僧星悟珍护之,俯仰池亭,饮啄自适。未几,一鹤病足毙,一鹤巡绕哀鸣,绝粒以殉。鸣呼!义矣!星悟坎地而瘗之,并树碣其前,题曰:‘鹤冢’,而乞余为之铭

铭曰:有鸟有鸟鸣在阴,翩然比翼怀好音。胡为羽化趾相寻,义不独生明素襟。露高松兮滴沉沉,琴夜月兮响愔愔。生并栖中林,死同穴兮芳苓。相彼羽族兮而贞烈其心,世之不义愧斯禽’。

       石铭所记故事非常感人。说在治平山堂放养两只鹤,僧人星悟十分珍爱。后来一鹤死了,另一鹤围着这只鹤飞舞,以趾扒地相寻,真乃“呼天抢地,哭得死去活来”。于是,不吃不喝,最后殉情。和尚星悟埋葬了双鹤,并树立了一方石碑,请书法家写了碑铭。书法家歌颂了双鹤生同林死同穴的“贞烈”,感叹:世上“不义”之人,真不如这对鸟啊!

中国传统鸟文化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艺术形式里表达情感的唯一方法是找到一种‘客观对应物’。” 鲍姆嘉登说:“意象是感情表象。”意象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用来传达作者本人的情感,把抽象的、不可见的情感具象化、符号化。意象是客观景物和主观情致相统一的产物,是中国古典诗学和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抒情写意的生命单元。宋代的许多文人对自然界的精灵 — 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运用,睹物兴情构景传情的表达手法以及与时间意象审美组合的创作方式。宋代人观鸟、听鸟、悟鸟、写鸟,这不仅仅是对文化历史的怀念和时代的反思,也是艺术的品味。当宋人选择了鸟意象,同时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艺术方式。《太平广记》是宋太宗下令于公元10世纪编纂的,在全书 500卷中,第460—463卷是禽鸟卷一至四卷,共记录有100多种关于鸟的描述,数十种鸟类,资料十分丰富。这为我们从这些鸟类入手,进而分析鸟意象提供了十分充分的依据与可能。目前国内对于鸟类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前景十分看好。

人寿年丰、吉祥如意

       首先,在《晋瑞》当中有所提及,“魏禅晋岁,北阙下有白光如鸟雀之状,时有飞翔去来。有司即闻奏,帝使罗者张之,得一白燕,以为神物,以金为笼,致于宫内,旬日不知所在。”论者云:“金德之瑞。”“昔师旷时,有白燕来巢,检瑞应图,果如所论。师旷,晋人也,古今之议相符焉。”这里的白燕预示祥瑞;《条支国》中有云:“章帝永宁元年,条支国有来进异瑞,有鸟名鳷鹊,形高七尺,解人言。其国太平,鳷鹊群翔。昔汉武时,四夷宾服,有致此鹊,驯善。有吉乐事,则鼓翼翔鸣。按庄周云:‘雕陵之鹊,盖其类也。’”这里的祥瑞指的是鹊;《黎景逸》是关于喜鹊的记录:“唐贞观末,南康黎景逸居于空青山,常有鹊巢其侧,每饭食餧之。后邻近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月余,劾不承,欲讯之,其鹊止于狱楼,向景逸欢喜,以传语之状。其日传有赦,官司诘其来,云:‘路逢玄衣素衿人所说。’三日而赦果至,景逸还山,乃知玄衣素衿者,鹊之所传。”;有关鸡的记录,也有记载。比如,《沉鸣鸡》中,“昔汉武宝鼎元年,四方贡珍怪,有琥珀燕,置之静室,自然鸣翔,此之类也。”《洛书》云:“胥图之宝,土德之征。大魏嘉瑞焉。”还有《吴清》中,“鸡之妖,更为吉祥。”《姚略》中曾提到,“义熙中,羌主姚略坏洛阳沟,取砖,得一双雄鹅并金色,交颈长鸣,声闻九皋,养之此沟。”这里有镇守之意,同时比喻吉祥好运;《越乌台》中,“越王入国,丹乌夹王而飞,故句践得入国也。起望乌台,言乌之异也。”丹乌鸟有保卫与守卫的含义;《三足乌》里,《唐书》云:“天授元年,有进三足乌,天后以为周室之瑞。”不一会,第三只脚落下,武则天十分不悦;《戴胜》中,“王蜀刑部侍郎李仁表寓居许州,将入贡于春官。时薛能尚书为镇,先缮所业诗五十篇以为贽,濡翰成轴,于小亭凭几阅之。未三五首,有戴胜自檐飞入,立于案几之上,驯狎。良久,伸颈翼而舞,向人若将语。久之,又转又舞。如是者三,超然飞去。心异之,不以告人,翌日投诗,薛大加礼待。居数日,以其子妻之。”这里戴胜鸟意味好运到。

风谲云诡、诡秘莫测

       在表达美好的同时,《太平广记》中也有不少对于鸟类异常行为的描述。比如说,《徐奭》中有记载:“兄以藤杖击女,即化成白鹤,翻然高飞。奭恍惚年余乃差。”;类似的还有《户部令史妻》,“妻见惊问之久何所来,令史以他答。复往问胡,求其料理,胡云:“魅已成,伺其复去,可遽缚取,火以焚之。”闻空中乞命,顷之,有苍鹤堕火中,焚死,妻疾遂愈。”这里也是苍鹤附体,致使妻子患病;《苏琼》中记载一个男子,偶遇一个女子,该女子说听说这个男子像柳下惠那样的男子,于是想方设法试探他。“女便歌,少年微有动色,后复重见之,少年问姓,云:‘姓苏名琼,家在涂中。’遂要还尽欢,从弟便突入,以杖打女,即化成雌白鹄。”最后变回一只雌天鹅;而有关鸡的形象出现在《广州刺史》中“广州刺史丧还,其大儿安吉,元嘉三年病死,第二儿,四年复病死。或教以一雄鸡置棺中,此鸡每至天欲晓,辄在棺里鸣三声,甚悲彻,不异栖中鸣,一月日后,不复闻声。”;此外,《朱综》里的记载,一个叫朱综的人,奔丧期间,妻子见过多次,以为丈夫经常回家,后来得知,是妖精作怪。最终把一只鸡杀了,就不再发生了。“及来,登往赴视,此物不得去,遽变老白雄鸡。推问是家鸡,杀之遂绝。”;同样关于“鸡”的形象出现在《代郡亭》里,它主要讲述一个少年走夜路,遇到一个鬼,几经周折将鬼杀了,后来发现是一只老雄鸡;而《高嶷》一文记载道,唐代渤海的高嶷非常富有,忽然得了一个多月的病就安然地死去了。但他死去后心口上还温暖,过了几天又苏醒过来。他说:“有一个穿白衣服瞎了一只眼的人,拿着状子到阴司去告我,说我杀了他的妻子和孩子。高嶷申辩说从来就不认识这个老人,冥府的官员说:‘你的寿命未尽,放你回阳间去吧。’”他明白了那个白衣人就是家中瞎了一只眼的白公鸡,便让人杀死了这只鸡,怪异的事也没有了;而在《新喻男子》一篇中则记载:一个男子,由于想留住鸟变身的女子,不择手段地把女子脱下的羽毛衣藏了起来,由于羽毛衣被该男子藏起来,她不能飞走就与他结婚并生有三个女儿。后来这个女子连同三个女儿找到羽毛衣之后都飞走了;《韦氏子》中,一男子在庙中捡到一双木屐,之后,一连几夜睡觉都将木屐放在身边,但第二天一早都会发现木屐在房屋上。“是夕,其仆乃窃于隙中伺之,夜将半,其屐忽化为白鸟,飞于屋上。韦生命取焚之,乃飞去。”

       与此同时,有关国外奇珍异鸟的记载在《真腊国大鸟》有详细的描述:“真腊国有葛浪山,高万丈,半腹有洞。先有浪鸟,状似老鸱,大如骆驼。人过,即攫而食之,腾空而去,百姓苦之。真腊王取大牛肉。中安小剑子,两头尖利,令人载行,鸟攫而吞之,乃死,无复种矣。”;《凤凰台》曾记载,“凤骨黑,雄雌旦夕鸣各异。皇帝使伶伦制十二龠写之,其雄声,其雌音。乐有《凤凰台》。此凤脚下物如白石者,凤有时来仪,候其所止处,掘深三尺,有圆石如卵,正白,服之安心神。”这表明凤凰是吉祥的化身;《元庭坚》则有关于礼仪的记述,“忽有人身而鸟首,来造庭坚,衣冠甚伟,众鸟随之数千,而言曰:‘吾众鸟之王也,闻君子好音律,故来见君。’因留数夕,教庭坚音律清浊,文字音义,兼教之以百鸟语。如是来往岁余。庭坚由是晓音律,善文字,当时莫及。阴阳术数,无不通达。”;《刘潜女》中,“家养一鹦鹉,能言无比,此女每日与之言话。后得佛经一卷,鹦鹉念之,或有差误,女必证之。每念此经,女必焚香。”这里讲的是鹦鹉聪明过人的品性;《邺郡人》中鹰预示着惩恶扬善的正面意义。“薛嵩镇魏时,邺郡人有好育鹰隼者。一日,有人持鹰来告于邺人,人遂市之。其鹰甚神俊,邺人家所育鹰隼极多,皆莫能比,常臂以玩,不去手。后有东夷人见者,请以缯百余段为直,曰:‘吾方念此,不知其所用。’其人曰:‘此海鹞也,善辟蛟螭患,君宜于邺城南放之,可以见其用矣。’先是邺城南陂蛟常为人患,郡民苦之有年矣。邺人遂持往,海鹞忽投陂水中,顷之乃出,得一小蛟,既出,食之且尽,自是邺民免其患。”;《禳枭》讲的是,枭鸟通灵的事实。比如,祷告时,枭鸟就会一只一只落到地上死去;《戴文谋》中记载,“乃祠飨之时,神乃言曰:‘吾相从,方欲相利,不意有疑心异议。’”文谋辞谢之际,忽堂上如数十人呼声,出视之,见一大鸟,五色,白鸠数十随之,东北入云而去。”由于人类的不信任导致失去好处。《仙居山异鸟》中记载的是:“忽有异鸟三只,一红赤色,二皆洁白,尾如曳练,各长二尺余,栖于梁上,随絙索上下,在众人中,略无惊怖。工人抚搦戏玩之,如所驯养者。梁既上毕,鸟亦飞去。”这里讲的是人类对鸟的敬畏之情以及鸟对于人类的仁爱之心。

岁晚天行吉,年丰景从亲

       表现吉祥性格特征的地方在全文多处可见:《崔圆妻》中的“喜鹊”形象,表示好运要来到;《张率更》中的“枭”预示金榜题名,同样是喜事降临;《细鸟》中的勒毕国贡鸟— “细鸟”亦有祥瑞含义,而一旦女人得到它的羽毛,则表示将受到男人的宠爱;《晋瑞》中的“白燕”,《条支国》的“ 鳷鹊”如果出现的数量突然增多,就预示着天下太平;《黎景逸》、《乾陵》则出现“喜鹊”的形象,预示吉祥美好;《沉鸣鸡》、《吴清》中的“鸡”也有祥瑞的含义;《三足乌》中的“乌鸦”以及《戴胜》中的“戴胜鸟”表示的是美好;而中华文化中的图腾“凤凰”,则出现在《凤凰台》中,有凤凰站过的地方,可以安神,同样寓意吉祥;《张氏》中的“鸠”则表示的也有吉祥之意。在此,我们主要分析一下《崔圆妻》和《张氏》两篇。在《崔圆妻》一文中,喜鹊的巢里一定有一根“栋梁”。崔圆丞相的妻子在家的时候,和姐妹们在后园看见一对喜鹊在筑巢。两只喜鹊共同衔着一根木棍,粗细像笔管一样,长短有一尺多,安放到巢中,而别的人都没有看见。“俗言见鹊上梁必贵。”《张氏》一文记载道:“京兆有张氏独处一室,有鸠自外入,止于床。张氏祝曰:‘鸠为祸也,飞上承尘;为福也,即入我怀。’这里是在描述主人公对于鸠的意外出现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变化。以手探之,而得一金鉤。是后子孙渐盛,资财万倍。这里交代了结果— 果然飞到她怀中,用手去抚摸鸠鸟,竟得到一个金钩。从此家境也逐渐殷实起来。蜀贾客至长安,闻之,乃厚赂婢,婢窃鉤以与客。张氏既失鉤,渐渐衰耗,而蜀客亦罹穷厄,于是赍鉤以反张氏,张氏复昌。”最后的两句是说,当一个吉祥之物被偷盗在别人家时,会给别人带来厄运同时自己也会衰败,可谓害人害己;反之,当物归原主时,家境又一次会昌盛兴旺起来。

正言明顺逆,凶俦知敬畏

       “凶”在本文的意思,与其说是凶险,不如说是敬畏。这在文章中的记载比比皆是。比如,鹅的形象出现在《海陵斗鹅》中,“鹅发生争斗,攻陷城门”;枭,出现在《雍州人》中,会给人带来厄运;《王绪》中的大鸟与其说是凶恶不如是敬畏;同样在《真腊国大鸟》和《仙居山异鸟》中也出现过大鸟的形象,这都是人类对于鸟类的敬畏之心;鹤出现在《徐奭》和《户部令史妻》之中,天鹅则出现在《苏琼》中,白鹭出现在《钱塘士人》中,都是化为人身,为非作歹;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鸡了,在《广州刺史》、《朱综》、《代郡亭》以及《高嶷》中都曾出现,表达的含义也主要是化为女子或者妖精,祸害百姓。在此,笔者打算分析一下《仙居山异鸟》一篇。《仙居山异鸟》中有记载,“王蜀永平二年,得北邙山章弘道所留瑞文于什邡之仙居山,遂出缗钱,委汉州马步使赵弘约,缔构观宇。洎创天尊殿,材石宏博,功用甚多。是日,将架巨梁,工巧丁役三百余人缚拽鼓噪,震动远近。忽有异鸟三只,一红赤色,二皆洁白,尾如曳练,各长二尺余,栖于梁上,随絙索上下,在众人中,略无惊怖。工人抚搦戏玩之,如所驯养者。梁既上毕,鸟亦飞去。”对于文中“大鸟”这样夸张的艺术形象,与其说是赋予了一种神话色彩,而不如说是更好的体现人类对于鸟类的一种敬畏之心以及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学。

       古往今来,在众多的文人墨客的佳作中出现了许多借鸟喻人的佳作。人类通过鸟的生理特征、鸟的生活规律、鸟的行为等方面得到的教化意义同样对我国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影响极大,而鸟化信仰下的“羽化”意识的幻想,直接导致了我国特有的仙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仙话文学艺术、老庄哲学、庄子的浪漫主义文学等等,无不例外留有它独有的思考原型。久远以来,中华大地上衍生发展的鸟信仰文化,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制度、道德伦理之中。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一中国文化之根,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固有的仙道信仰、思想原型、民族精神的由来和变迁,进一步在今天有选择地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丁令威的传说

载于中国历史名篇

出自中国历史名人之手

       在东晋著名史学家干宝完成了中国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搜神记》之后,伟大的田园诗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又续写了《搜神后记》。

       丁令威的传说就载于《搜神后记》,而且是全书十卷近120篇传说故事的第一篇,就连最为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也排列其后。

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词客

几乎都吟颂过他或他的事儿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 楼》中咏道: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李白又在《姑孰十咏,灵虚山》中咏道: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人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几归度。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中咏道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1500年前南北朝时的文学家、诗人,庾信的诗里边是这样写的:

道士封君达,仙人丁令威,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归。

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说:

归来恰是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吴文英(留有词作300余首、词名极重)的:

华表月明夜归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

苏东坡(开一代词风、文学艺术成就为历代推崇)的:

古观久已废,白鹤归何时?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

杜牧(晚唐杰出诗人、人誉小杜)的:

千年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很多近现代的大文人

也都对他耳熟能详

甚至津津乐道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介绍过他,并提到五百年后丁令威的后身叫丁野鹤。

       何其芳在其青年时的散文集《画梦录》里,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丁令威”。  郑振铎于建国前夕应召赴北京时,对朋友说“丁令威化鹤归来,城郭如故。将来我倒想重写这个故事,化鹤归来,城郭焕然一新!”

       韦君宜1947年冬“潜入北京”有诗云“化鹤归来丁令威,豁眸似梦喜兼悲”

       周作人有联挽刘半农曰“十六年尔汝旧交,追忆还从卯字号。20 余日驰驱大漠,归来竟作丁令威。”

又有当下人评价:

天外有天,千朵莲花山。

人上有人,丁公人中仙。

万壑积翠,躬举千朵莲。

佛道共荣,结伴仙迹中。

亦人亦仙辽东鹤,有鸟有鸟丁令威

人物形象极佳

人见人爱,就像“功夫熊猫”和“孙悟空”

       丁令威是个爱民如子,敢作敢为的好官:大旱之年,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人民,在禀奏朝廷无果的情况下,他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而急人民之所急,当机立断,开仓赈济。

      丁令威是位勤奋好学,立志专一,讨人喜欢的仙人:修仙学道之路,何等寂寞,艰辛,漫长,可是,丁令威耐得住清苦,经得住考验,最终功成名就,且成为中国群仙榜中的佼佼者。

       丁令威在两千多年前就是一位环保主义者:他当千山脚下的小小县吏时就喜欢仙鹤,爱护仙鹤,他喂养的仙鹤随其自然,任其来去。临刑时是仙鹤飞来把他救走,成仙得道后,他自己又经常化做仙鹤,可谓和仙鹤结下了生生世世的不解之缘;

       丁令威还很多才多艺:丁令威绝不只是落在家乡的华表柱上偶然地唱了一首有鸟有鸟歌,其实,他的音乐天才是很有名的,在西王母的宴会上,汉武帝就当众指出吾闻丁令威能歌!当召来之后,丁令威果然曼歌一曲:月照骊山露泣花,似悲先帝早升遐,至今尤有长生鹿,时绕温泉望翠华;而且,由王子晋吹笙以和,配合的相当默契。”

丁令威及其故事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经典

在很多领域都有它不可动摇的存在

       中国神话传说中,丁令威的故事可谓上乘之作,如顾青在《中国小说史》中评道:“最著名的当推署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十卷,书中多爱讲神仙故事,其中不乏佳篇,如卷一的‘丁令威化鹤归辽’故事,十分优美,历代传诵,广为引用”。

       中国神话人物中,丁令威是中国北方的杰出代表,在“紫丁香谜苑”网编录的《中国神话人物辑》中,丁令威不仅与妇孺皆知的八仙、寿星、七仙女、二郎神等齐名,而且与尧、禹、轩辕、苍颉等华夏精英并列榜上。

       中国的文史典故中,丁令威的故事可谓浑身是“典”,其中,“千年华表”、“城郭人民”、“丁令威”、,“辽东鹤”、“离家千年”,甚至“有鸟有鸟”等被随处引用,可谓文史领域的一株奇葩。

       成语故事中,丁令威的故事竟也占有一席之地,实为千山地域百姓的骄傲。“千年鹤归”在广东教育资源网《成语故事》中的解释是;“晋陶潜所及丁令威,已经演化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意。”

      《成语速解》中,“千年鹤归”还被赋予“久别重逢,故地重游,人世沧桑”之意。

中国宗教领域,丁令威也极负盛名。如在《中国道教》第三卷记有:“‘嵩岳嫁女’中讲的内容并非是嵩岳嫁女,实为记述西王母宴会周穆王、汉武帝的场面”。席间,麻姑弹琴,谢自然击筑,丁令威唱歌,王子晋吹笙,可见丁令威已不是一般的得道之人,而是女仙领袖西王母的座上客了。

        在中国旅游领域,丁令威更为一些风景名胜增色不少。如千山仙人台,以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而得名,为千山第一高峰。

       丁令威这个人物不仅经常出现在《太平广记》、《新游侠列传》、《续金瓶梅》等各朝各代的各类文学作品之中,而且在大江南北的广袤大地上也留下了很多“仙迹”,如:苏州有丁令威宅;当涂有灵虚山;鞍山有仙人台,来鹤亭;诸既西岩有月台,丹井,登云跳,丁公鹤。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乎、知乎 …有鸟、有鸟…丁令威(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