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埋尸案”新×报采访为何让人不适?

✨首发 2019-06-24


湖南怀化操场埋尸案,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新晃县公安局破获的一个涉黑涉恶团伙“案中案”。

6月21日下午4点左右,微博认证为“湖南新晃一中失踪教师邓世平儿子”的用户@邓蓝冰 发声:我只要真相!

仅仅在1小时后,新×报记者就采访到了邓蓝冰,并在微博进行了现场直播。

本来,媒体能有这样的反应速度,能抢到这样重要的新闻当事人,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对于大众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长达25分钟的采访视频中,弹幕几乎一边倒的在骂记者。

看完以后,我也想骂记者。确实就像网友说的,看了开头几分钟,就要被记者气死了。

但骂,也要骂得有理有据使人信服。尤其我还是新闻专业的,我得从专业角度给大伙说道说道,新×报这个记者的采访为什么让人那么难受?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视频来看)

我先说结论:这是一次灾难级的采访,一次非常典型的“吃人血馒头”的新闻事故。

下面我展开来说这次采访暴露出的这个记者自身(以及他所代表的这个媒体)的问题。


1、记者没有共情能力,只想搞个大新闻。

报道天灾人祸,最可怕的其实不是老大哥在看着你,而是记者压根没有共情能力——看到特别悲惨的事,他第一反应不是同情,而是:卧槽,大新闻!

我在这个记者身上,就很明显地看到了这种兴奋。

对于这么惨的一个案子,这么惨的一家人,他的提问方式,他用来描述自己心情的一个词,是:好奇。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一共说了5个好奇。(大意)依次是:

你家里天塌了,你们一家人后来怎么生活的?我很好奇。

那个害你爸爸的人,你之前认识他吗?知道他吗?我很好奇。

你爸爸在你眼里是什么样的人?我很好奇。

那个挖出遗骸的操场,你好奇吗?会想回去实地看看吗?

你爸爸不见了这么多年,这事对你有什么影响?我很好奇。

从专业上说,记者这个职业确实需要有旺盛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的人确实干不了记者;记者表现出来一些个人化的情感,确实也算是一种采访技巧。

共情能力,最大的作用,就是拉近采访对象和自己的距离,让采访对象更容易信任自己,从而开口说话,说更多的话。柴静就是非常正面的典型,《看见》里有很多例子。

而这个记者呢,就只会无限放大自己的好奇心,管你是受害人,还是刚公布恋情的大明星,反正他就是好奇,还以为别人都和他一样好奇,不然也不会问出:你好奇吗?

对于那个操场,一个埋尸的地方,这个记者,竟然还用了“回”这个字。他以为那是什么地方,人家爸妈谈恋爱的地方?人家恨都恨不过来,他问人家:你好奇吗?

还有夺命连环为什么:为什么DNA不是父亲会更好?为什么?为什么没有立刻赶回去?为什么?为什么不想去看那个操场?为什么?

这都不是一句“没情商”能概括的了。简直是丧心病狂。


2、记者不会随机应变,功课也没做足。

上面说的那一点,没有共情能力,其实已经是这个记者致命的缺点了,也是导致这次采访崩坏的根本原因。但他的问题,还不止这个——他甚至基本功都不扎实。

记者在采访之前都要做功课,这个功课不是一个采访提纲12345列几个问题就完事了,而是要对这个事件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要去提前了解,对于现场可能发生的情况也要有预案。

具体到这个采访,这个记者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无能,简直令人发指:

1)案子还在侦办中,当事人是不能泄密的,这是常识。记者却反复追问,还扯到“你生活中也很理性吗”,一副很崇拜的样子。

气氛忽然就很搞笑,很不合时宜。

2)那个操场很烂,只要去看一眼,就知道有多烂,就连学校自己的官网上都有照片。记者却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足球场了”,还加重了“非常”两个字。

我猜,他自己大概率没去实地看过。连照片都没看过。

3)记者总是重复当事人的回答,然后把刚才问过的问题又问一遍,基本上每个问题都重复两三遍;还总是纠结在某一个并不是那么重要的点上,比如“22号还是21号还是23号”。

当事人没给到他想要的回答,他紧张,不知道怎么往下接,所以拖延时间。

4)记者提问像机关枪(我看视频的时候,旁边朋友就直接问我,这是不是jc在审犯人?)一阵突突完了,当事人不想说话,记者又东拉西扯,前言不搭后语,提个问铺垫几百字。

他不会控场,紧张得语无伦次,显然事先也没预料到,也没准备。

5)当事人非常冷静克制。记者却反复引导他回忆过去,回忆父亲,问他和他家人的心情,非要让他说出具体的例子,让他几度哽咽,又老让他“擦汗”,说“天热”,还问“你怕热吗”。

当事人带着哭腔说:我想结束了。

等等等等。

这里面固然有客观因素,比如上级领导给定的题目就是这样,必须要问家里人的生活,要有情感上的冲击,直戳人心的泪点,这样。但这都不是采访崩坏的理由。

采访崩坏,只可能有一个理由,就是记者不行。

都崩坏成这样了,记者还背书似的念了之前准备好的结语,这不是不行是什么?还口口声声说是当事人自己不想聊,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却连一句道歉和反思都没有。

当事人涵养是真的好。换我,看我不给他一棒槌。


3、我也很好奇,是哪位领导这么有眼光,派了这个记者去采访。

这个记者的声音,是那种很嘹亮的,自带欢快属性的。这就有个坏处,他说话稍微快一点,给人感觉就很活泼。也就是说,他的硬件条件,本身也不是很适合这种惨案的报道。

再加上我上面说的那些问题,我实在不知道他是怎么能有这么好的机会的。

我不否认,他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努力。比如,他有调整坐姿,降低自己的姿态,去仰视当事人;也有去帮当事人调整话筒位置,递纸巾擦汗什么的。

也就是说,基本的礼仪,他是知道的。但以他现在的能力,他真的就只能做成这样了。

他以为他姿态很低,语气很平和,帮人擦汗很贴心,说天热能打岔缓和气氛……但那真的都不是重点。而且,他真的用力过猛了。越是用力,就越显得他不行。


说了这么多,可能也有人会质疑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行你上啊?

很遗憾,我还真上不了。我也不过是一介前媒体人,后半生也大概率无缘再进媒体。而且说实话,真要给我这个机会,我也不见得就能做得多好。

但真要有机会,我还是要上的。我行,或者,我不行,都得做了才知道。对吧?

在那之前,我也就只能(继续)隔岸观火、纸上谈兵了。

首先,采访的时机。DNA还在检测中,事件没有新进展,问不出什么新东西,那就不是采访当事人的好时机。硬要抢这个时间,只能炒剩饭,难免会有二次伤害。

那如果领导要求,这时候必须去采访,记者提问就要回避案情,也不能强行煽情。重点可以去了解当事人的诉求,以及下一步打算。大方向应该是给生者希望,而不是纠结过去。

其次,共情的话术。对于这种惨案,“好奇”是不合适的,会让人感觉被冒犯,被窥探。我会这么说:

我个人觉得邓老师真的非常了不起。他是为了那么多的孩子,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却付出了这么大的一个代价,放在谁家都是无法承受的。我现在只是听着您说,心里都很难过。虽然他不是我的父亲,但我也和您一样,想要一个真相,想要公平正义。所以我今天才会来到这里,跟您对话,就是希望能更多了解一点您的父亲。您愿意和我们说说您记忆中的父亲吗?您有没有什么想对父亲说的话,或者,想对关心这件案子的朋友们说的话呢?

当然,就算记者这么说了,当事人也不见得就愿意卸下心防、多说两句。但这种说法,当事人听着心里应该是更舒服(安慰)的,这毫无疑问。

写到这里,DNA结果已经出来了,确认是邓老师。@邓蓝冰 的微博,也又有了声音。

可以预见,更多的记者,已经在去采访他的路上了。现在,他应该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了。

就看各位记者朋友怎么聊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操场埋尸案”新×报采访为何让人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