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有它的热情似火,雨林有它的温情脉脉,崇山有它的沉稳、冷静,草原有它的大方开朗。不同的景观,却能和谐地在中国相遇共存,展现各自的风彩。这不正是在告诉我们:处世圣经,就是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文化交流的瑰宝。从儒家的《论语》、《孟子》,到道家的《道德经》、《逍遥游》,还有兵家的《孙子兵法》,更有法家,墨家独特的思想见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是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互相交流共存,却又互相碰撞,各有各的风骨,才造就了无数的文化瑰宝。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不必说傣族泼水节里的欢声笑语,也不必说蒙古族呼麦那振奋人心的歌声,只用说维吾尔族那香味扑鼻的馕与羊肉,你就会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文化能够和谐共存,也相互影响,可最终仍有自己民族的物色,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让我们有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思想文化,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真不愧是文化交流的瑰宝。
和而不同,是治国安邦的法宝。宋朝时的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是政敌,互争宰相之位,但他们相互之间却非常欣赏,从不迫害对方,共同为朝廷出力。华盛顿与杰斐逊是美建国战争中并肩作战的好友,但当华盛顿当选总统后,杰斐逊经常提出反对的意见,甚至互相争吵以至不欢而散,但在华盛顿卸任前却仍提名杰斐逊作总统侯选人。
如果王安石和司马光没有因为是政敌就不互相欣赏,怎么会得到宋神宗“卿等皆君子”的评价,让宋朝国力增强?要是没有华盛顿和杰斐逊虽为朋友,但仍坚持自己主张,“和而不同”,“不同而和”,奠定了美国成为了一坐世界灯塔,成为了一个超极大国?“我完全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愿意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所表达的和而不同在新中国仍然适用。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效仿前苏联建国时的经济方案,却在经济方面起色不大;改革开放后,在更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
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别人,又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就呢?只有和而不同,才能够让国家更好的发展,怎么能说它不是治国安邦的法宝呢?
和而不同,是国家外交的珍宝。早在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的:“我们是来求同,不是来立异的。”就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正是和而不同的理念,为中国的外交打开了大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几年内,中国和美国因为制度等方面的差别敌对着。可正是因为和而不同,双方都认识到了这需要改变,并最终起到了促进中美建交。如果没有和而不同,又怎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相互交流合作,促进了全球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看到,和而不同对外交有多么大的帮助。和而不同,确实是国家外交的珍宝啊!
和而不同,是文化交流的瑰宝,是治国安邦的法宝,更是国家外交的珍宝。和而不同,的的确确是处世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