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上映的《无双》收获好评无数,制造假钞的情节既新鲜又刺激,发哥出神入化的表演也让人心潮澎湃。
但今天要说的不是《无双》,而是另一部围绕假钞展开的电影,罗伯特·布列松的《钱》(1983)。从很多方面来说,《钱》都像是《无双》的相反面,简洁,克制,冷彻骨髓,令人绝望。
对电影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布列松。这位法国电影大师一生只创作了13部影片,但每一部都成为经典,长留影史。
而《钱》,是一部应当正襟危坐去看的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一张假钞引起的蝴蝶效应。影片改编自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假息票》,一名中学生为了零用钱而偷改息票,竟引发了一连串人间悲剧,甚至辗转影响了整个俄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集《哈吉穆拉特》中找到这篇小说。)
影片开头和小说几乎一致。一位中学生向父母讨要零用钱失败,于是打算向同学抵押自己的手表。同学却拿出来一张500法郎的假钞。两人到摄影器材店花掉了。
摄影器材店的老板过后发现了假钞,但连同另两张假钞一同付给了伊文(影片开始8分钟,我们的主人公才出场,一个平凡无奇的年轻人)。伊文毫不知情地在饭店用掉了假钞,结果被送交警察局。
摄影器材店老板指使员工作伪证,伊文被认定参与了假钞流通而输掉了官司,虽然没被判刑,但丢了工作。
看到这儿大家就明白了,伊文就是所谓的“老实人”。之后伊文又稀里糊涂地卷进一起抢劫案,再次被抓进监狱。
除了伊文这个“老实人”,影片中其余角色大都是自私贪婪之人。中学生的母亲用金钱收买摄影器材店的女店员,让她放弃追查这些学生。
做假证的店员私自提高摄影器材价格,赚取差价,被老板发现后开除。他和朋友盗窃了老板的保险箱,被抓进监狱,却坚称自己没有犯法,只是将财富重新分配了而已。
伊文被判刑三年,这期间,他的女儿死了,妻子也走了。被释放后,一无所有的伊文杀死了旅店夫妇,偷走了店里的收入。
之后伊文被一位老妇人收留,老妇人原本也是伊文抢劫的对象。她在家中受到其他人的欺辱却无心反抗,伊文也许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杀死了这家里的所有成员,包括老妇人。影片以伊文自首告终。
拍这部电影时布列松82岁了。全部镜头都那么浑然天成,炉火纯青。
一张假钞引发了人性之恶,这恶不断传递和积累着。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在金钱的诱惑下毫无招架之力。人的选择和行为全由金钱控制。孩子用假钞满足欲望,成人用重金摆平麻烦。钱就像怪兽,将所有接触它的人咬得体无完肤。正如影片的海报,一张血盆大口,长着骇人尖牙的钞票。
然而钱本无罪,是使用它的人迷了心窍。它就像《驴子巴特萨》(布列松1966年的影片)中的驴子一样,对人世冷眼旁观,看着人们为了一张张钞票挣得头破血流。
《驴子巴特萨》
影片中的一句台词“钱是我肉眼能看到的上帝”,直接宣告了世人对金钱的态度。金钱高于生命,高于一切!
在这样一个人性泯灭、金钱至上的社会,“善良”成了最稀缺的东西。原本善良的伊文也变得会杀会抢,并且杀掉了和从前的他一样善良的老妇。伊文也许只是为了钱,也许是想帮助老妇人解脱——他看到了她毫无希望的生活,联想到了过去的自己。
到底是哪一种,导演留给我们去思考。
《钱》依旧是布列松式的,整洁,克制,冷静,留白。别人用十个镜头去表现的东西,他能用一个镜头去表现;别人用十句对白去传达的意思,他可以用一句话来传达。
影片的演员依旧采用非职业演员,抹去了人物的所有表情和情绪。只留下人物的行动,面庞及目光。
他将演员看作摄制和剪辑的“原材料”。所以他经常启用非职业演员,希望演员尽可能少的表演,因为受过训练的演员往往喜欢通过表演来表达感情和思想。他认为,那是舞台剧的呈现方式,而非电影。
很多电影极力渲染的那种血腥暴力的镜头都是放在画外的。
例如伊文杀害旅馆夫妇的场景仅表现为:洗手时流下的血水。
老妇人给伊文端咖啡时被老头打耳光,再次借助外物——碗里的咖啡洒了。
结尾伊文提斧杀人的段落,没有展现任何杀人的场面,镜头只是追着一只受惊的狗,狗跑过那些遇害的人,最后来到老妇人房间。接着是伊文举斧的画面,斧子挥下时撞掉台灯,鲜血溅到墙上。
布列松用他简洁冷峻的镜头,将围绕着金钱的暴力一一展现。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没有任何刻意的抒情,就连女儿去世妻子离开这些本可大书特书的片段,也仅是用一封信带过。
影片不含任何道德判断。布列松只负责用镜头去讲故事。思考和做结论是观众的事。
这就是布列松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电影,真正的天才之作。正如俄国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所说:“布列松是个天才。我得承认,他确实是个天才。如果他是第一名,那么排在他后面的那位导演只能算是第十名。这一差距实在让人沮丧。”
戈达尔则说:“布列松之于法国电影,正如莫扎特之于奥地利音乐,陀斯妥耶夫斯基之于俄国文学。”
罗伯特·布列松
如今再也不会出现像布列松、伯格曼、塔可夫斯基、费里尼那样的大师级导演了。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
(本文由热FUN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