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客户抱怨你公司的产品价格高时,管理者该怎样分析并解决问题?

作为老板/管理者,并不会听风就是雨,毕竟跟问题经常打资产的,而销售说是一其中的一方面原因,为了更客观地找出根据的原因,我认为要从客户、销售和企业供应链三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从客户身上找原因——客户为什么不对你讲真话?

就算你与客户了一定的信任关系,客户也不一定会掏心窝给你讲一些真话,因为他也想从和销售的合作中,获得最大的收益。而销售要学会分辨客户说话有几成是真的?

1.客户对市场价格摸得非常透。

现在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你可能上网搜一下,再打几个电话,找几个企业拿一些样品,就知道了整个市场的价格是多少,成本大概去到多少,同时客户一直在采购这类的产品,是什么品质、价格会是多少,心里都有底,他只是想自己在采购上能买到性价比极高的产品——你可以从他手上赚点钱,但不会赚很多,客户给你设置了一条线,例如一单交易他认为给5-10%的毛利销售赚是合理的,超过这个线就认为价格偏高,还不如从原供应商采购,另外公司对客户也有一些采购上的考核,要达到企业要求的线,自己的采购工作才能算是做到位,绩效工资能按正常发放。

2.客户随口一说,想探你的底价去到哪里,或者说是最便宜多少钱能卖?

有些客户知道这个质量卖这个价是合理的,但是他想压一下你的价格,看看你的最低销售价是多少,会去到什么样的价位,自己能占点“便宜”。有些则是故意压你价格:用质量比你差的产品价格来压你价,看你能优惠多少,能少一元算赚到了,在市场这么多年,从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的。若用廉价产品的价格来压质量好的价格,最终受损的还是客户——买的不如卖的精,供应商是不会做亏本的生意的。

3.拿上次清掉的库存清仓价来压价

有一些供应商做一批货,不想压的时间太长,影响了周转和资金流,于是来个清库存大减价,给了很大的优惠力度,而客户当时刚好知道这个消息,并大批量地采购了一批囤着用(反正迟早都要买)。当用得差不多的时候,去原家问,发现货清完了,新货要变成原价才可以买,于是他出来市场找另外的供应商询价——有没有人做到这个价格的?看到一个销售报价比他心理的价格高,就用清仓的价格压一下销售,看看能否做到这个价格或参照这个清仓价打个9折,就成交了。这种情况客户其实比你更精明:他知道有这么便宜的价格,但已经清仓不做了,如果他真要做,还是会从有现货且价格适合的销售手上去购买这产品;如果他不做这产品了,自然会取消采购,然后重新开发新品,开新产品对客户也是一种折腾,非常地耗费精力和时间的。

销售要学会判断和辨别客户大概是属于以上3种情况里面的哪一种,并且向客户提出一些问题来验证你的想法是对的还是不对,该是哪种情况,你才能从要采取哪种措施来解决,而不是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

销售要想从差异化竞争中胜出,就得先找准自己公司的核心能力对这客户有什么样的价值?

1.先找准你的客户群

就算你的产品再好,价格再便宜,你也不可能用一个产品来搞定所有的客户——他们是分层次的,而在你推销前,你更应该分析你的客户群是哪些群体,客户画像有什么样的特征,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找到。在找客户之前,先要审视自己公司的定位、核心能力,该找什么样的客户。公司定位中高档的,那么就应该找对价格不敏感又追求质量和体验效果的客户群体(像苹果手机找的客户)。要是你做的是中高端产品,而客户对这个中高端产品暂时还不感冒,他也知道这个好,但是预算不够买这么高价格的,只能买他原来采购价格的产品,但这个产品的价格对比你公司的价格,实在是太低了,根本成本都收不回来,自然合作不了。你不能拿着这个例来抱怨公司产品生产成本高吧?

另外在拜访客户的执行上一定要有数量参照,而不是一个客户说产品价格高就说产品的问题。比如你拜访100个里面,有20个说产品价格高,有80个客户表示可以接受,那么这个价格和质量被认为是合理的;假设100个客户里面有70个说产品价格高,要么就是没找准潜在的客户群,需要调整销售的渠道和方法;要么就是产品价格真高,没有竞争优势,需要回去给老板反馈去做优化。

2.如果只要把产品的优势和好处一说,客户就会买,那么还要销售干嘛?

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但为什么还需要销售把产品按公司可以接受的价格卖出去,而不是只要告诉客户这些产品的特点和好处,客户就自己买了呢?原因在于就是客户对各公司的产品认知是不一样的。有些客户认为A公司生产的产品好,加上自己被广告的轮番轰炸和朋友的推荐、口碑的传播等,对A产品印象不错,自然会产生品牌溢价,那么这个产品卖高一些,客户也是接受的,真需要买就会掏那么多钱,因为他觉得这个价格值啊。

当你还没有达到品牌溢价这个地步时,你应该先摸清客户对你公司和这产品的认知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客户对友商的产品又是什么样的看法,只有了解客户当下的现状,你才有可能知道你怎样卖,而不是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然后问客户要不要买?客户想都不想问你价格,当你报价了后,就说价格贵了,不需要。实质客户还没有到认为要买产品的这一步,无非就是找个借口打发一下你。

这时你应该要了解竞争对手与你产品的差异性在哪里,一方面要依据客户的真实需求而说出你对他带来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而不是竞争对手的产品?能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和好处?这里千万不要说竞品的坏话,你只需要给他一个定位就可以了:这个产品业内做得可以,但是它擅长是A方面,与你所需要的B方面不太吻合,而这个B方面恰好就是你产品有优势的地方。

3.与客户成交并不是只有产品和价格

很多销售只把眼光放在产品和价格上,并没有从整体上出发,寻找你们公司能提供的优势。优势在做事上的体现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还有售后服务(服务的质量、响应的时间、解决问题的时效等),是否有账期(友商是现金结,你公司可以用金融手段做分期结或月结)等。在做人上则是客户与你有共同的爱好,你们经常结伴去游玩,客户与你聊得来,对你印象不错,愿意帮你一把或被你某个行为深深地打动了等等。从做事和做人上都能改变客户对你和你公司的整体印象,人都是情感动物,这时客户做的决策就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自然会对价格上也会有松动,甚至同意你的价格。

4.摸清客户采购内部的决策链

客户要向你采购这批货,则要经过哪些人?他们里面谁是产品的使用者?谁是产品技术的制定者?谁是拍版者?他们各自的关注点是什么?你知道吗?

在客户采购里面,有一条决策链。使用者对产品使用和体验有反馈,知道自己要什么样功能的产品,并且用的习惯要符合他们现有的习惯,他们并不关心价格,只关心用起来的使用成本会不会很高,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

而技术的制定者不仅是制定产品上的参数,还会对价格进行把控(采购员),他们就关心这个技术是否最新、可靠,能给他人在技术的深造上带来帮助,能否为下一份工作积累专业知识,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为跳槽涨工资带来一定的资本。

拍版者就是批预算的人,你是否接触上,他对想用这产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最紧迫性的问题是什么,你怎样满足并解决他所担心的问题?他做决策有哪些习惯?你怎样遵循他的习惯来提供对应的信息,让他把单子给你做?

以上三类人都要接触到,并且你最好有一个内线(客户内部的人,告诉你真实的内部信息,以方便你采取对应的行动),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在调研期,找使用者,然后回头找技术者定标准,最后在客户内部找一个内线帮你摸信息和说话,最后拜访决策者,了解他所想的解决方案,并证明你是可以满足的,展现出来,了解他个人需要什么(除了老板和企业的利益统一,其它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小九九”——升职、改革做事等),你能识别并满足,自然能把销售做得更好,客户对价格的异议就会没有这么高,这也是为什么需要销售的根本原因。

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产品成本与质量是否有优化的空间?

​1.企业供应商的整合与深度合作。

采购同一种产品原材料,尽量找1-2家供应商合作,不要将同类供应商数增加,我们要学会对供应商进行收纳——质量稳定、价格在市场里面算中等的,并且每年都有一定的降价幅度的,给我们折扣的供应商,应该要紧密地合作起来,同时应该把你企业的生产预测所用的量分享给他们,好让他们做好备货,那么生产的成本就不会因为加班赶交货期而上升。

在开发新产品上,企业所用到的新的材料或配件,也需要与这些供应商合作,让其为你开发所需要的新品,找个3-4家企业合作,当他们满足不了时才从外面寻源,如果满足得上,就从已经合作的供应商里面挑,这样前期虽然成本会高一些,但量产后,成本就会下降,从而使得价格有优势,质量有保障。

2.做好质量检测,判断质量问题是不是产品批次的问题还是生产工艺出了问题导致?

产品质量是公司的生命线,我们自己要做好质检的同时,也要快速地诊断原因发生在哪里,是原材料不同批次导致,还是生产工艺或工人操作上出了问题,要及时发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改过来。同时要做好客户的售后工作:要换呢还是保修?何时能帮客户完全解决?怎样让客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3.生产/研发人员对客户需求的不了解。

客户价格高是真高的时候,我们要想到问题是不是发生在源头——生产人员或研发人员为了自己“爽”,站在产品的角度去看客户,没有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比如客户需要的产品功能,只需要一般的材料就能满足了,而研发用了最好的材料,美曰其名为保证质量,实质上客户从感知上感受不到高价格的存在,区分不出有什么区别,实质上客户也不需要这么高级的,而研发/生产人员为了他自己方便或想研究新材料,专业上对他有帮助就用了。

另一种情况就是生产/研发人员固守己见——认为自己的材料和工艺都没有问题,直到拉他去客户现场交流和沟通,让他真真切切地听到客户对其做出来的产品的反馈,包括正面的反馈和反面的批评,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不改变、不优化不行了,客户的需求变了,自己在研发/生产端也得跟上,然后回去在产品上做合理成本的优化,既能保证质量达到预期,又能把成本降下来。

4.设置的流程/组织机构是否有冗余?

市场变化得太快了,以前需要设立的流程环节,在现在看来已经不需要了,而企业还照着这样做,导致人员臃肿,生产成本上去了,同时在供应链后端没有借用一些IT系统、移动app等工具,把效率提升上来,降低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从而能把成本降下来,管理者要对整个业务流程做一个审视,可以邀请顾客来给意见:哪些流程需要保留,哪些则要取消或合并,做好成本管理上的优化。

5.产品的生命周期到了

产品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当它到了成熟期或衰退期时,加上市场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化,友商都把毛利压得非常低了,那么这时候只有降价拼价格——先砍掉广告的成本,同时做好供应链成本的优化,让原材料供应商做一些性价比高的配件做替换等措施,让产品的成本降下来,同时把精力放在开发新产品上,在这开发前期,一定要让研发/生产人员参与到市场客户的拜访当中去,了解客户真实的想法和需求,让客户给出他的意见和反馈,同时再根据市场对价格、质量、效率、售后服务的要求,开发出合理的新产品,先从让老客户购买与替换,再吸引新客户的进来。

企业的运营实质上是业务价值的交付,它应该是环环相扣的,而客户与销售反馈价格高了时,我们就应该从客户、销售、企业供应链深度三个方面入手,确保从根本上解决系统性的问题,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作为管理者的你学会了吗?

【红尘一醉】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原创首发头条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客户抱怨你公司的产品价格高时,管理者该怎样分析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