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第五~六章丨大脑是如何拖延的--教你两招,和拖延说“Bye-bye”

作者简介/

Author

[美]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

现为工程学教授,本科专业(居然是)俄语。

小学到高中数理成绩一路垫底,因此热爱文学。

职场生活,不得不学习大量新鲜知识,甚至是头疼的数学知识。放下工作,回到学校,竟然学成了工程学博士,后留任教授。

在MOOC、Coursera上开创最受欢迎的学习课“learning how to learn”,数十万人报名。

本书一出版即高居美国亚马逊学习类图书榜首,是一本学习神书,看过的人秒变“学霸体质”,开启外挂模式。

--选自《百度百科》

「深入理解拖延的习惯」

Procrastination

拖延是指把事情拖到很晚才做。

拖延就像在服用微量的毒药。一时看不出影响,但日积月累,危害极大。

1875年,有两个人在一群观众面前吃砒霜。人们认为他们必死无疑。但是让所有人惊讶不已的是,第二天他们又出现在大家面前,而且活蹦乱跳的。这怎么可能呢?吃了毒性这么大的东西后怎么会毫发无损呢?

原来两位实验者事先服用过极少量的砒霜。微量的砒霜对人的危害并不大,甚至会让人产生免疫力。这种做法可以让你之后承受更大的剂量,还显得健康如故。然而,在肉眼不可察之处,它们会一点一点损坏人的器官,最后致命。

如果你把学习稍微推迟一会儿,或者是在微信上再花上“几分钟”时间,这似乎不会有什么伤害。

但是,如果你习惯于拖延,就会使学习变得越发困难,因为当你真的定下心来学习时,你的时间已经变少了。

你会感到压力,你会错过最后期限,你无法好好地学习知识,你在学业上可能严重掉队。所有这些都会让你成为一个效率较低的学生。

拖延的原因是什么?

有太多的事情让我们分心,只想查看一下微信信息,结果看了朋友圈,然后点开一个小视频,结果就刷了半小时的视频号。

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医学成像研究显示,大脑只要想到那些让我们不安的事情,大脑中的痛觉中心就会被激活。结果越回避,越不想做,到最后越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

但有趣的是,一旦你开始执行你不想接受的任务,痛苦就会在大约20分钟后消失。

研究拖延症的专家丽塔·埃是这样解释的,“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学习者,我的首要诀窍是:立刻开始做。不要把工作拖到后面再做。

大脑是如何拖延的?

我们所拖延的都是感到不舒服的事情。但从长远来看,贪图一时之快未必对我们有益。

举一个例子,一想到要写论文就头疼,大脑的疼痛区域简直就是闪闪发光,然后打开电脑查查网上的资料,结果先看到了朋友发来了信息,回复后,又看看百度的每日热搜,结果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而论文一个字也没写。

这就是典型的拖延症状。每次想到不怎么喜欢的事都会激活大脑中的痛觉中枢,然后逃到那些令我更开心的事情中去,以获得暂时性的感觉良好。

久而久之,已经习惯性拖延,会身不由己地寻求那短暂而微小的愉悦感。而拖延逐渐形成了坏习惯。如果放任下去,坏习惯就会根深蒂固。

怎么应对拖延?

陷入拖延很简单,但获得顽强的意志力可就难得多了。因为后者需要动用大量的神经资源。可以说用意志力来对抗拖延,就像在空中喷洒廉价劣质的空气清新剂一样完全徒劳无功。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把意志力浪费在抵抗拖延上。

下面介绍两种方法应对拖延。

1

建立新习惯

Create New Habits

习惯有好有坏。习惯就是大脑进入了预设好的“自动驾驶”状态。就像早上起床刷牙,不需要你想太多,挤上牙膏就开始刷牙了。

因为神经模型从频繁的练习中产生,它们自动联结形成组块,而组块和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你执行习惯性动作的时候,不用集中注意力思考,帮我们节省了力气,能为我们的大脑腾出空间进行别的活动。

那么怎么建立习惯?如何驾驭习惯呢?

信号。这就是使你进入“自动驾驶状态”的触发点。信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你对信号的反应--反应程序才是重点。

拖延问题就出在它是一种不假思索的习惯,你往往在无意识间就开始了拖延。

养成新信号对我们帮助很大,比如一放学回家就开始写作业,或者在课后休息一下之后马上写作业,效果都非常好。

反应程序。你的大脑在接到信号暗示时做出的常规性、习惯性的反应。

改变的关键在于制订计划。培养新习惯可能会很有用。比如按照计划进行工作,工作时把手机放到一个不容易拿到的地方,或者去图书馆找个安静的地方,就可以大幅提高效率。

番茄工作法——设置25分钟计时法,然后休息5分钟,再设置25分钟工作,然后再休息5分钟,在改变信号的反应程序上效果尤佳。

(时间管理小策略:土豆、青蛙、番茄钟丨ATL Skills学习方法)

奖励机制。奖励机制让让我们感到愉悦,使习惯得以发展和继续。拖延是一种很容易养成的习惯,因为它会如此迅速地奖励你,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愉快的事情上去。

要想克服拖延,要在奖励机制上想想自己需要哪些奖励。当我专注地完成一个番茄时间任务(专注25分钟),我会对自己说:“我真棒”,“我很厉害”等等。我为自己能够掌控时间而感到自豪。我提高了效率,也更容易产生幸福感。

习惯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要想克服之前的欲望,就再来一个新奖励。只有当你的大脑开始期待这个新奖励,关键的转变才会发生,你才能养成新习惯。

信念。习惯的强大效果,来自你对它的信念。想要改变习惯,你需要做的是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信念。

改变拖延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你可能会发现,在工作进展中一旦遭遇压力,你就会很渴望退回到原先令你更舒适的习惯里去。但你对新系统效果的坚信不疑,能够助你渡过难关。

“心理对照”(mental contrasting)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它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激励法——想想最糟糕的现状或者不堪回首的过去,然后将它们和乐观的未来做对比。

比如,想象你通过努力获得一等奖学金,站在台上领取奖金,一旦你头脑里有了这样的激动人心的景象,你就有奋斗的动力和信念。

2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Process not product

如果发现自己选择逃避是因为某些任务让你难受,有个好办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学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关注过程(如花费时间的方式),而不是结果(想要达成的目标)。

过程指的是时间进程以及与时间进程相关的习惯和举动,比如“我要工作20分钟”。

比如你不想写论文,你想到要写5000字,还有查找相关数据,你就会觉得特别心烦,这就是关注结果,你可以设定好每天的一个时间,就坐下来写论文,每天写20分钟,在短暂的期间内尽全力去行动——这就是关注过程。

将注意力放在过程而非结果上,可以让你避免对自己做出评价,并让你更放松地沉浸到工作进程中。

以上是避免拖延的两个妙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更多阅读:《学习之道》第二章丨 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在专注和发散模式之间切换

《学习之道》第三章丨有效运用大脑进行记忆的方法--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学习之道》第四章上丨怎么把零碎的信息拼起来--组块记忆法

《学习之道》第四章下丨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如何避免能力错觉

《学习之道》第五~六章丨大脑是如何拖延的--教你两招,和拖延说“Bye-bye”

《学习之道》第十~十一章丨孩子应该知道的增强记忆力的巧妙方法--记忆宫殿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之道》第五~六章丨大脑是如何拖延的--教你两招,和拖延说“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