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 流浪大师,一个纯粹的人

(1)

看书

这两周的媒体圈,一直被一个流浪汉--沈巍霸屏,自从被人发现腹中饱含诗书,语出惊人,能与人道古论今,谈治国理政,便迅速成了网红,众多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直播,蜂拥而上,以最快的速度红遍全网。他的爆红源于他内外的强烈反差,在当下猎奇为主的自媒体时代,成功吸引了无数的好奇的人。

(2)

拾荒

沈巍原来的生活很简单,每天就捡捡垃圾,然后把垃圾分类,垃圾卖掉后,用得来的钱买书,他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这两件事情。然而,爆红以后,他的平静瞬间被打破,每当他出现,好几百人就如闻到了肉香的狼群,围着猎物打转,他们所要的,只不过是他带来的流量,至于那他看了什么书,根本不是他们关心的内容。

被媒体包围

现在,他无法安心地捡 自己的垃圾,无法安心地看书,连睡眠都成为奢求,一天只能睡个两三小时,这些自媒体日夜无休,直到把他的价值榨干了或出现了另一个更吸引人的人或事件。

(3)

沈巍的书法

沈巍是一个纯粹的人,心中只有两件事情,捡垃圾和读书。捡垃圾是小时候家境贫困,靠捡垃圾来赚钱买课外书看,养成了习惯,哪怕是长大后毕业,到了地税局成了公务员,也改不了这个习惯,于是被劝休病假在家,从1993年到今,已有26个年头。他不仅在单位爱捡垃圾,回家也爱捡垃圾,于是家人不堪忍受,给了他一个独立的住处,就算有了自己的居所,他依然为人所不容,邻居无法忍受这位爱捡垃圾的新邻居,于是投诉到居委。没有办法,他只好选择流浪,因为这个世界容不下一个爱捡垃圾的人。

(4)

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在平静的状态下作出的选择,就好像爱好音乐的人选择了音乐创作,爱绘画的人选择了画画,爱打球的人选择了打球,这很正常,无可厚非,捡垃圾和看书,就是他的个人选择。他很享爱这种生活,因为已经这样过了26年,如果不是真心喜欢,是不可能持续这么多年的。为什么他的选择在我们看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因为,他与我们认为的正常的人(有工作,有家庭)有极大的出入,不符合这个世界的人设。但请我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方式真的比他好吗?我想,在他的心里,应该是如唐寅在《桃花庵》里写的那样“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5)

他的生活方式,让我想起了前几年风靡日本的极简生活,把家中众多会带走注意力的东西搬空,只留下一个衣柜,几件衣服,一张桌,一个坐垫,一个杯子,一盏台灯,一架书,整个房间空空荡荡,空间满满,不再有充斥整个房子的物品,去掉了多余的物件,就给了自己更多的面对自己心灵的时间,留下更多人生的思索。而沈巍的生活方式,与极简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他更简,连房子都不需要了,他只要一个桥底。不需要电视,不需要网络,只要一个能遮风挡雨,有书可读的地方,就可 以了。至于吃的,都是捡 来的。他说,现在的食物太富足了,以致于到哪里都能找到吃的。自己吃不完,还能喂一喂那些跟他一样的流浪猫猫狗狗。

(6)

      沈巍有没有病?有病的不是他,而是我们当中的路人甲乙丙丁,这些人不学无术,便以为那些看似也不学无术的人也胸无半 点墨才对,然而沈巍的出现打翻了他们的猜测,看似胸无文墨的人却能谈古论今,国学典籍信手拈来,毫不费力,惊掉了一地下巴。不学无术的人,不读书的人,原来是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文化人”。

(7)

       国人读书少是出了名的,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2011年调查显示,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不读书,所以浅薄。宋朝诗人黄山谷句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不读书,灵魂便无处安放,不能沉下心来做事,凡事想求捷径,总想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人生的颠峰,殊不知,以这样的方法到达颠峰的,用不了多久,就会重回谷底。那些中了彩票两年之后便欠债几十万的人,就是这样。无德之人,就算给了他权给了他钱,他一样驾驭不了,厚德载物,颠扑不破的真理。查理芒格说过,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必须先让自己配得上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3-27 流浪大师,一个纯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