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总结上

       本书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纽约时报》知名科学记者。拥有科罗拉多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和西北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从事医学和科学类新闻报道超过30年,深度采访过众多脑科学、认知心理学领域专家学者,并把该领域的前沿成果转变成权威性报道。他的职业要求他具备非凡的快速学习能力,《如何学习》这本书介绍的,就是他总结的一套颠覆传统的高效学习法

       本书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学习时,大脑的工作机制,包括记忆是如何形成和存储的,记忆的遗忘规律又是什么。在了解大脑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作者介绍了众多脑科学、心理认知学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了一系列颠覆传统认知的学习方法,帮你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本书思想核心是:我们对学习这件事的传统认知可能是错的。你可能认为找个安静的地方学习比较好,实验结果却是在有打扰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更好。你可能认为最好找个特定的时间段,集中学习一门课程,实验结果却是不同内容掺杂着学效果更好。本书结合了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提出了许多刷新常识的高效学习方法。

       介绍完这本书和作者的基本情况,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本书的重点内容:首先,我们来看看在学习的时候,大脑是怎么工作的?然后再来了解本书介绍的三个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本篇我们学习第一个方法。

       先来看看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是如何生成和提取记忆的,又是如何遗忘的?人的大脑中,平均有1000亿个神经元,也就是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大多与千千万万个其他脑细胞互相连接,组成一张密网。如果用互联网形容,这张神经细胞密网,存储和传导着上千 T B的无声信息风暴——“上千TB”这个数量级的信息密度是个什么概念呢,简单类比一下,大致相当于300万部超清电影同时在大脑里播放。

       在这张神经细胞密网中,用来学习和记忆的核心部位有三个:内嗅皮层、海马体和新皮层。内嗅皮层类似一个过滤器,负责过滤涌入大脑的海量信息;海马体负责组合这些信息,把和这些新信息相关的神经细胞,通过神经突触连接起来,新记忆就这样构建起来了;新信息被打上“记忆”的标记后,就会存储到新皮层上,新皮层就是大脑最外面那层褶皱。每次提取这些记忆的时候,这部分皮层细胞就会活跃起来,同时,跟记忆有关的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也就是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点,就被加厚一次,每次神经突触被加厚,神经信号就会传递得更快些,记忆就这样被加深了。

       为了方便理解,作者把大脑的这套记忆机制比喻成电影摄制组,内嗅皮层负责把信息原材料拍摄好,海马体是电影导演,他会决定将哪段影像编排哪里合适,恰到好处地把前因后果都编织到一起,从而演绎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最后这段“记忆影片”会存储在新皮层这块“大脑硬盘”上。

       但是,我们在提取一段记忆的时候,可不像从电脑里打开一个电影文件夹那么简单。我们刚才说到海马体是“记忆影片”的导演,同时,它也是一个编故事的高手。这位导演要让每一段情节都合情合理,要根据现有材料找出关系、做出判断,把松散的信息拼合成一个能让人理解的整体,用我们平时的话说,就叫“脑补”。比如,你听到别人说悄悄话的时候提到了你的名字,你就会假想出一些事情来,把那段没听清的“八卦”补上。

       这个“脑补”机制的存在,是因为大脑在接触信息的一瞬间,吸收的东西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多得多,这些我们没意识到的东西,也被组织成记忆,加入到神经细胞这张密网中去了。这就导致,每次我们要提取一段记忆,出来的总是神经细胞密网中的一连串信息,这串信息是含有杂质的,比如你想起一个从哪本书里看到的故事,想回忆出这本书的名字,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比如你当时坐在图书馆的4层窗边看书,比如你看完书去买了一个汉堡吃……所以你看啊,我们在提取记忆的时候,是没办法做到十分精确的。

       了解完大脑是怎么生成和提取记忆的,我们再来看看“遗忘”是怎么回事。在作者看来,“遗忘”是大脑的一个重要功能,它能帮助过滤垃圾信息,使大脑专注在某一件事情上,只让跟这件事有关的信息被提取出来。这是什么意思呢?作者举了个“全美拼字大赛”的例子。普通的美国成年人掌握的词汇量一般是两到三万个,而参加“全美拼字大赛”的青少年要掌握的词汇量一般在十万个左右,请想象一下,那么多生僻的单词全都装在脑子里,大脑肯定要做信息过滤处理。换句话说,大脑必需屏蔽那些争先恐后往外冒的信息,来保证参赛选手不把一个生僻词中的A拼成E。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这种“专心的遗忘”,只是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你要输入一个刚换的密码,就要屏蔽掉对老密码的记忆习惯。这么看来,遗忘并不全是坏事,那么遗忘这件事,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19世纪80年代,柏林大学的教师赫尔曼•艾宾浩斯发明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示新学到的东西将以什么样的速率被遗忘。根据艾宾浩斯的实验,当人们新学到一样东西,20分钟后,就只能记得学到的内容的58%了,1小时候就只能记得44%,一周后呢,记忆只有最初的1/3,一个月后,记忆就只剩下1/5了。也就是说,人对新事物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弱,而且最初几天遗忘的速度还特别快。但是,这个结论很快就被颠覆了,你还记得咱们最开始讲到的巴拉德效应吗?巴拉德让小学生背一首诗,两天后再次考试的时候,全班的成绩反而提高了10%,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反而增强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20世纪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一对姓比约克的教授夫妇,他们提出的“记忆失用理论”,完美地解释了巴拉德这个实验背后的原理,以及各种关于记忆和遗忘的现象。比约克夫妇的理论认为,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纬度,一个是存储强度,一个是提取强度。存储强度不会随着时间减弱,一旦一个电话号码、一个英语单词被你记住了,它就会永远存储在你的大脑里。那为什么我们会忘记一些东西呢?其实是提取强度出了问题。

      比如让你回忆起多年没见的小学同学的音容笑貌,你肯定想不起来什么,但如果你突然遇见了小学同学,俩人一聊天,儿时的情景一下就全回来了。记忆一直都在,只是不好提取了。比约克夫妇认为,如果没有经常复习,提取强度就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但反过来说,提取强度是可以越用越高的,每一次提取记忆,提取强度都会增加,而且因为这段记忆在你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所以存储强度也增加了。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巴拉德效应,学生们第一次考试的时候,他们提取记忆的动作把对这首诗的记忆加强了,相当于一次复习,两天后再考试,上次已经写出来的诗句这次就不费劲了,学生们就有时间去想想上次没写出来的诗句,而诗句之间都是有语音语义的关联的,所以这次就能多写出几句。可见,考试也许就是最好的复习,每次提取都是对新知识的巩固,而且提取的时候越困难,提取强度和存储强度的提升就会更多

       说到这,大脑的运作机制就讲得差不多了,我们总结一下这部分的重点内容:我们聊了学习时,大脑是怎么生成和提取记忆,又是怎么遗忘的。大脑中,用来学习和记忆的核心部位有三个:内嗅皮层、海马体和新皮层。内嗅皮层负责过滤涌入大脑的海量信息;海马体负责组合这些信息来构建新记忆;新信息被打上“记忆”的标记后,就会存储到新皮层上。但是因为海马体有“脑补”的功能,我们在提取记忆的时候,是没办法做到十分精确的。

       比约克教授夫妇的“记忆失用理论”提出,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纬度,一个是存储强度,一个是提取强度。存储强度不会随着时间减弱,而提取强度就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但通过复习,提取强度和存储强度都是可以越用越高的。另外,作者认为遗忘也有正面作用,它能帮助过滤垃圾信息,让大脑能专注在某一件事情上。

        好了,本篇我们就学习到这,践行很重要,学习的新知识不运用到实际就是浪费。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学习》-总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