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击》观后感

迷茫的年代,孩子是最无奈的牺牲品.

                    —— 致缺爱的大小孩子们


电影《四百击》

首先介绍下故事内容

本片的主人公 达诺

是一个处于初中学段的孩子.

他有一个傲慢的继父 一个嫌弃自己的母亲

一次在学校互传美女图片被抓后

受到了学校老师的不理解 体罚

在被发现黑板后的字后,老师恼羞成怒

打发达诺回家检讨

刚回家的达诺

又遇母亲的指责 父亲的傲慢

这个家里满是父亲的掌掴和母亲的责备

以及无休止的谩骂.

他感受不到爱

于是愈发胡作非为.

怕父母不理解 就隐瞒学校发生的一切

伪装好了假条却选择逃学.

疯玩时撞上母亲外遇.

回到学校 老师逼问之下

编排了母亲死亡的消息

却惨遭同学戳轮胎

父母双双来校.

决定离家出走

好哥们儿一次又一次帮助自己

住工厂 住储藏室 偷爸妈的钱

在饥寒交迫下 偷牛奶 偷闹钟

最后俩人甚至想到父亲工作的打字机.

卡着点搬出机器

偷摸寻找合伙人当掉机器换钱

最后却因无法换钱

在归还时被抓捕.

有意思的是

这次

他的继父直接送他去了警察局.

离家出走和偷窃

这是他的罪名.

他被送去不良少年研究中心.

又因为母亲害怕被邻居说闲话

一举送去感化营再也回不去

感化营里形形色色的不良少年们齐聚一堂

他们被管教 被监禁

他们逃跑 又被抓回来

一次外出的踢球 小达诺瞅准时机

在长达三分钟的逃跑长镜头后

成功脱逃 看见了心中没见过的大海

一个回头

画面定格在了达诺迷惘的脸上

至此 全片结束


回顾时代背景

二战后 受到重创的欧洲 百废待兴

战争后尚未理顺的社会秩序

变革期间的矛盾

让社会的各个角落充满迷茫.

影片里 警察在工作时间下棋娱乐

电影院里天天坐满了人

好朋友的父亲沉迷赛马

他的母亲日日饮酒

又通过父亲嘴里平平无奇的艳情轶事

告诉我们这个迷茫的时代

母亲的偷情也好像带上一丝情有可原

另一方面

监牢里犯人层出不穷

厂房里机器压垮地面 工人们昼夜不停

还只有周日一天休息

影片中的父亲没一件干净的衬衫

袜子破了洞才换

就连工作都需要用人情晋升.

母亲白天家务 晚上兼职

家庭的困顿

以至于让作为孩子的小达诺

直言学校教育没用 不如现在就去挣钱

我想也是有存了一份为父母分担的心思在

我们一刀切的指责父母

没有给予足够的爱

好像对他们并不公平

因为维持生活本身 就已经艰难万分.


关于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学术传授一样重要

本片中的教师 并非独立的个体

他恰恰代表了

对学生体罚 照本宣科的教学

以自我意识决断的教师集体

这个群体在教育工作者中占据了很大比重

他们意识不到人与人的生理缺陷

一味要求学生达到自己的要求

在本片中 就像那个“father”的读音

生来不会翘舌 便永远读不准

联系现实 这样的老师又何曾消失过?

孩子是家庭和老师共同的事业

我们呼吁家长的同时也要注重老师

现在不鲜看见教师分配责任给家长的情况

背诵家长检查 默写家长批阅

课堂下课 机构上课

学校减负的同时 家长身上的担子又重了


说回电影本身

新浪潮电影的叙事开放性和浓重的个人风格

给影片打上了浓重的导演个人色彩

由自身经历拍摄成的影片极具真实性

对白口语化 表演生活化

把电影镜头化为导演手里创作的笔

重新对准了活生生的现实

极大冲击了“电影制造幻境”这一陈旧的观念

我们看到达诺借胡作非为

释放天真 表达反抗

挣脱束缚(感化营)

又见自由(心目中的大海)

随后发现所谓的自由

不过是又一片的束缚之后的迷惘.

他好像永远都挣脱不开

外界的冷漠(父母 老师)

和对青春的迷惘(模仿大人的姿态)

或许就像《这个杀手不太冷》

玛婷达和里昂的对话

“人生总是像童年一样充满苦难吗?”

“还是说 只有童年是这样?”

“总是这样.”


题外话:

关于达诺是否天生不良?

有一个小插曲 母亲用1000法郎贿赂达诺

只要考上法语前五

这里我们看见

小达诺并非天生不爱学习

相反 他爱巴尔扎克

看过的诗都成了他写作时引用的佳句

他好像成了一个

被庸师和不负责家长埋没的少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百击》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