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特点:发病高峰:30~50岁,病程发展较缓慢,白血病细胞可找到Ph1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中位生存期为3~5年。

时期:1~4年慢性期(CP)、加速期(AP)、急性变期(BP)


临床表现和病程演变

(一)慢性期: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患者可因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才发现血常规异常、脾大。

此期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①代谢亢进(乏力、低热、多汗/盗汗、体重减轻等);

②脾大→左上腹坠胀感

最突出的体征:脾大(多为巨脾、质地坚实、平滑、无压痛)

(二)加速期:常有发热、虚弱、进行性体重下降、骨骼疼痛、迅速出现贫血和出血。脾持续进行性肿大,对原来治疗有效的治疗药物无效。持续数月

(三)急性变期:临表与AL相似,多数为急粒变,少数为急淋变和急单变,红白血病变与巨核细胞白血病罕见


实验室检查

(一)慢性期

1.血常规:WBC明显增高,血涂片中性粒细胞数增高,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原始粒细胞<10%,嗜酸和嗜碱粒细胞增多。疾病早期血小板多正常或增多,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无明显减少。晚期血小板减少,并出现贫血。

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减低或呈阴性反应。治疗有效时NAP活性可以恢复正常,疾病复发时又下降,急变期或合并感染时可略升高

3.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粒系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分类以中、晚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原粒细胞<10%

4.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90%以上的CM L细胞中出现Ph1染色体(小的22号染色体),显带分析为t(9;22)(q34;q11)

5.血液生化:血清及尿中尿酸浓度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

(二)加速期

1.血和(或)骨髓原粒细胞≥10%

2.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3.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加

4.除Ph染色体外又出现其他的染色体异常

5.粒-单系祖细胞(CFU-GM)培养,集簇增加而集落减少

6.骨髓活检显示胶原纤维显著增生

(三)急性变期

1.外周血中原粒细胞>20%;

2.骨髓原淋+幼淋巴细胞/原单+幼单核细胞>20%;

3.骨髓中原粒+早幼粒细胞>50%

4.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需与CML鉴别诊断的疾病:

1.其他原因引起的脾大:血吸虫病、慢性疟疾、黑热病、肝硬化等(有各自原发病等临表,而血常规和骨髓象无CML的改变,Ph染色体阴性)

2.类白血病反应:常并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并有相应原发病等临床表现。

3.骨髓纤维化: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大显著,血常规中白细胞增多,但罕见> 50X10^9 /L,可见幼粒细胞及幼红细胞、泪滴状红细胞;NAP阳性,Ph染色体阴性;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干抽;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阳性。


治疗

1.治疗策略:着重于慢性期治疗,并力争分子水平的缓解和治愈

2.白细胞淤滞症的紧急处理

(1)白细胞淡菜清除

(2)并用羟基脲——防止大量白血病细胞崩解引起的心、肾并发症要注意水化和碱化尿液,并保证每日尿量> 2000ml

3.伊马替尼

(1)原理:特异性阻断ATP在ABL激酶上的结合位置,使酪氨酸残基不能磷酸化,从而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的增殖;伊马替尼还能抑制另外两种酪氨酸激酶c-Kit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活性

(2)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肌肉痉挛疼痛、水肿、皮疹,但通常症状较轻。

4.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Allo-SCT——根治性治疗

5.化学治疗:注: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每日2500ml以上

(1)羟基脲(HU)——慢性期CML最常用的首选化疗药和基础治疗药

1.原理:降低过高的WBC数,当WBC降至约20x10^9/L时开始使用伊马替尼或干扰素

2.优点: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与烷化剂无交叉耐药性,不影响患者以后接受HSCT

(2)其他:白消安/马利兰(BUS)、Ara- C、高三尖杉脂碱(HHT)、靛玉红、6-MP、美法仑(马法兰)、6-TG、CTX、砷剂及其他联合化疗亦有效,但仅用于HU无效时,或用于与α-干扰素联用时

6.α-干扰素(IFN-α)

(1)原理:直接抑制DNA多聚酶活性和干扰素调节因子(IRF)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自杀因子(Fas)介导的凋亡;通过增加Ph阳性细胞HLA分子的表达量,有利于抗原呈递细胞和T细胞更有效地识别而杀灭之。

(2)不良反应:畏寒、发热、疲劳、恶心、头痛、肌肉及骨骼疼痛。

7.CML晚期的治疗(晚期:对药物耐受性差,缓解率低,缓解期短)

(1)加速期治疗

① Allo-SCT:HLA相合同胞间移植和非亲缘间移植的DFS分别为30%~40%和15%~35%

②伊马替尼:HCR、MCR和CCR分别为34%、24%和17%

③其他:联合化疗或干扰素联合化疗药物

(2)急性变的治疗

①化疗:髓系急变者可采用ANLL方案化疗,急淋变可按ALL方案化疗

②伊马替尼:HCR、MCR和CCR分别为8%、16%和7%;且疗效短暂;

③Allo-SCT:复发率高达60%,长期DFS仅15%~20%,对于重回慢性期后做移植者,其效果同AP


影响预后的因素:初诊时1.脾大小;2.血中原粒细胞数;3.嗜碱/嗜酸粒细胞,Ph染色体阴性者预后差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血病(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