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字化生活来一场断舍离

近年来,国内开始逐渐流行“断舍离”的概念和想法,很多人希望生活简单,不去囤积不需要的物品。

在我们的数字化生活空间里,也有大量应用软件、电子文档、视频、音乐、照片等。每次升级我们的电子设备,存储空间都进一步变大,保存这些视频、照片和其他电子资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每次的升级,又往往是因为存储空间不够了。

数码堆积

这些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累积下来的电子资料越来越多,我们却不愿删除。和生活中的杂物一样,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我们太多注意力和存储空间。平时不会去看,但需要的时候要找到却比登天还难。

日语里有个词语叫“”(tsundoku,堆读),指那些买回来堆在那里还没读过的、后来干脆再也不看了的书。

積ん読

这些电子资料也算是一种数码堆积。出去旅游一圈,我们可能会拍摄成百上千张数码照片;上一个学习网站,可能会下载几十G的电子书籍和视频资料;微信收藏夹里的文章虽然再也没看过,但却坚信它们将来会有用处……

对此,国外还有不少专门的课题研究,叫做数码囤积,其定义是“毫无意义地囤积数码文件,最终导致压力和混乱”。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囤积课题研究组的组长尼夫(Nick Neave)说,实物囤积的研究课题如今转移到了数码空间。如果你问一个囤积症患者,“你为什么觉得扔掉东西很难?”对方可能回答“将来也许会用到。”——这和现在很多人对待电子邮件、电子照片的态度是一样的。

回想过去一周,是否还记得自己难以找到手机或电脑中的电子文件?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教授赛德拉开始探究数码囤积时,问了好几个人这个问题。他发现几乎每个人都能回想起很难找到要找的东西的经历。赛德拉说,传统的囤积症会让人们难以做决定,还能引发焦虑难过。“我们发现,在数码空间里,我们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的进入了焦虑状态。”

威斯康辛大学白水分校信息技术与商业教育教授奥拉维茨说,囤积并不是说我们储存了多少信息,而是我们对数据是否有“有切实的掌控感”。如果有,就不是囤积。但奥拉维茨指出,当我们储存的数据越来越多,大多数人会失去这种掌控感,看到乱糟糟的照片时会感到头晕眼花。

我们为什么会弄得一团糟呢? 奥拉维茨说,谷歌云端硬盘这样的平台“公开引诱”人们囤积,因为储存文件太容易了,又几乎不提醒人们翻阅。“存起来就能找到的想法给人们提供了虚假的安全感。”

的确,电子资料存储不仅方便,成本也很低。就算不用云存储,我们为了囤视频、囤电子书、囤工作资料,满足对工作重要性和生活乐趣的心理需求和“安全感”“幸福感”,买几块大容量移动硬盘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唯一的麻烦,可能就是在需要的时候如何找到这些资料。相对于互联网搜索引擎来说,对于未联网的个人电子资料,好用的查找工具还真不多。

在断舍离里,收拾是最重要的。要掌握这种不收拾的收拾法,就得从一开始进行取舍,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东西,放弃对“安全感”“幸福感”的执念。注意这里说的是安全“感”、幸福“感”,而不是安全、幸福。尽管只差一个字,但如果混为一谈,就会产生纠结。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在此时、当下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各居其位、各得其所。

设置标签,分类存放,也是对付电子资料的不二法门,要把整理归档当作一件日常工作,打好标记,建档备份,定期删除。

标签,作为web 2.0的重要元素,可以帮助我们轻松的描述和分类内容,便于检索和分享。

这段时间,我就抽空为重要的历史资料打好标签、创建目录、分类归档。以后新产生的资料也照此收纳。

对于文档来说,和平台终端无关的跨设备文档检索和处理工具已经有了,方便好用,如石墨文档、印象笔记等。

对于自己拍摄的视频、照片,从产生那一刻开始,就删除不满意的吧,剩下的打好标记。

而对于电子书、学习资料等,及时看、及时学吧,纸质书籍还可以拿来装点门面,电子书籍留着只是欺骗自己,给自己一种虚妄的满足感。

技术带来的问题,也许终会有技术来解决。期待更多好用的工具和解决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数字化生活来一场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