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
DAY1
细节里的功夫背后透露的是对于细节的疏忽,将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还有学生本身纳入当下的“场”里。唯有对此三者有一份深入的洞悉,这样的细节的关注才得以达成。这的的确确是一份锤炼的功夫的,不仅是教什么,怎么教,还有交给谁,那个内容都得下一番功夫的。教什么,文本解读再怎么深入,但不能深入浅出,考虑到孩子认知水平和特点,两者接续不上,教育还真的无所谓真实发生了。所以,需要下的功夫要有,但也不可偏废,讲求一种平衡。这也许就是困境的卡点吧。
闫学老师的《祖父的园子》,因势利导中从反问-追问-猜测以验证-学生得出结论。一个孩子,一个答案,在这样的互动中完成了浅层次到深层次的深入,学习的确真实发生了,这是语言的精确,也是思维的思辨。我想这样的过程收益的不仅仅是这个孩子,课堂上其他孩子也被带动,跟随深入思维的。不禁想起前些日子看窦桂梅老师的实录,那一次老师去的别的地方讲课,课堂上孩子开始有一点点羞涩,发言的很少。鼓励无效后,我注意到老师针对于班上一个资质并不那么优秀的孩子,一些问题直接把话筒递给他,启发诱导,甚至于等待,在这样的两个问题里,一对一的引导启发,孩子的思考发生了,学习发生了,当然也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还记得,孩子在思考好一会之后说出的答案,窦老师开玩笑说道:早说嘛,跟我这装啥深沉~哄堂大笑之后,课堂很明显放松活跃很多。以前的我总以为课堂懂规矩的可贵,殊不知放松与规则并不冲突,放松是思维活跃的前提,而规则并不意味着死板,只是需要一种平衡。平衡的达成不靠要求,而靠的是学习与思考真实发生而引发的积极与主动。
我想在老师的一系列追问的过程里,更可贵的是看见课堂,更见学生。教师心胸在课堂之中,体现出来的是对于学生的关注,还有接纳,甚至是悦纳。那潜藏在“小动物”背后的主动思维的可贵。需要我们对待春天嫩芽似的珍视态度来面对的,唯有细心呵护,潜藏在普遍自卑情结的孩童才愿意挣脱之后,选择勇敢面对,这是信心的源头。
放眼于课堂,而非单单课堂(教案)的完成。从这个角度,是给课堂留白,一点点空间。想到前段时间糊师讲的人生留白,给自己,也给他人一点空间,还有时间,也许就不会陷入内卷里,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了。
细节微处的敬畏,让老师认真对待每个“不如我意”的回应,这样的课堂,还有这样的应对,把更多的空间给到学生,允许随机的生发生长,这通向的也许才是真正的教育,却得“我以为的”教育。
DAY2
1.静水流深,静下来的课堂。
这里老师谈到了静,课堂里有动,亦要有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是写作手法,是不是也是深刻的人生智慧呢?古人有云:可以动静。可以,是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盘坐下,便能感知到自己静的功夫如何?围着小区跑一跑,也就知道自己动的功夫怎么样?实际情况真是不堪啊。课堂的动静如生命雷同,动静功夫在于可以动起来,也可以静下来。只是在这里,我继续深入,思考在课堂之中呈现出来的:何为静?何为动?朗读是动,书写是静。讨论是动,圈画批注是静。回答是动,倾听是静。忽然想到了中国的阴阳的智慧,也许在动静之中,我们应该窥探到动静之间和谐的转化,深化的余地。
2.教育原点,从学生出发。
这一堂看似精彩的习作课,逻辑起点错了,一切也都成了枉然。是啊,课堂如果被演绎成了秀场,是对课堂的亵渎。只是这种敬畏从何而来?又表达成如何的样态?不得不深思叩问,从学生出发,以儿童本位是值得被重视的。
一个是精美绝伦的开头实例,一个是从学生作文为起点发掘闪亮之处。前者是高不可攀的附庸风雅,有一种不属于一个圈子硬生生一块凑的牵强,而后者是发现,是呵护,更是培育。今晚日记本的日知录反思了自己"严格",或者更准确的是严苛,我想找到这背后的原因,才会从根本改掉自己时候追悔莫及的急躁与自大。也许,这份严苛只因为从教师出发的视角让我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看不到儿童世界那质朴笨拙的"嫩芽"的可贵,眼中没有当下,有何谈成长与未来呢?
3.写作与阅读,核心在实践。
回观读书写作研究之路,不自觉选择了一条课外拓展实践活动的思路,一路尝试,也一路收获。这样思路的启蒙来自于湖南长沙朱爱朝老师,也源自于儿童阅读师资认证课程让我见识了这样一种可能性,让我不自觉联系起来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大学那会熟背的知识在十多年后用实践教学印证后的感受是学而时习之的欢喜吧。如今整本书教学有点死胡同的感觉,但走下去,也许走着走着就看到路了呢。
DAY03
不知道的精彩里,才知道步步深入的路径,从降低难度调整追问的角度,到寻找学生的认知起点,再到缩小问题切入口…这些细微之处不经解读,还真不容易读懂看懂呢。从这个角度看待教师课堂的专业,真的是需要我们下番功夫走进的。当我们抱怨孩子思维惰性时,其实应该换个角度叩问自己,到底是自己什么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依稀记得有段时间面对志姐怀疑人生,怀疑自己误人子弟的时候,认识自己真心不易。只是这样的优秀实例的的确确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借鉴反思的范本,打开我们认知的死角,让课堂愈来愈清明起来。
再者,挤牙膏模式的追问模式以前一直嗤之以鼻,总觉得找不到这样的意义,明明课堂是全班的,把时间耗费在一个人身上是不是一种不公平。其实不然,这样的一种追问,当推进深入时,这种思考的力量会产生一种引力,结合自己上学的经验就知道了,这样的深度思考与情感体验其实也在班上大多数积极参与课堂的孩子身上发生着。这一点是更新了自己原有的固执观念。
还有,关于教学理念。年轻那会就爱看的就是实打实的教学经验分享,最好的是什么问题怎么处理,直接直白。拿来主义也最是简单方便。可,如今想来,那是最直接最省事,也是缝缝补补模式,有问题处理问题的被动操作。往前走一步,是理念的更新,也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是把一个理念化进骨血里,然后将其融会贯通。比如,儿童本位。少年学习的儿童师资认证课程,教育理念中第一个就是儿童本位,无数次听老师解读,然后无数次反思里反思自己这一点,才会发现这个理念原来不单单是阅读课里,甚至于自己音颦笑貌,一言一行都是流露。我想每位老师成长路上总会相遇自己,那个自己有自己认肯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还有学生观。在点滴中发现可以恪守的,用日行而日知,总不算虚度光阴了吧。
今天读另一本书,里面提到的在爱中,不断奉献自我价值,以此超越自我边界,完成生命的心智成熟。当我们试着打破固有认知时,开启一个维度,即生命境界的提升,也许也就意味着超越个人得失利弊的一份自由吧。打怪升级,总有高处风景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