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讲思考感悟

梁宁-产品思维30讲-15讲

梁宁-产品思维30讲-16讲

直指人心的产品

如果我们把写文章当成一个产品来运营的话,我们需要有什么呢?我想,首先你得有字吧?其次,你得有逻辑吧?再然后你得有内容吧?一堆无聊的字,是拼不成有内容的文章的。然后再加一些装饰,比如标题美化和插图之类的,最后再起一个标题党一点的名字。我暂时能想到的也就这些。

但你说,咱们真的一开始就要全方位的去做好吗?不得不说,这很难。产品要直指人心,而我的文章,也一定是从最开始,最简陋的那一个点出发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想拿出一个完美的产品。

从最简陋的一个点出发,你得有字,才能算文章。也就是说,你得坚持,你不能放弃写作,因为你一旦放弃了写作,这个产品就不复存在了。然后我们在坚持的时候,直指人心的一个点就是,得有内容。虽然这可能太宽泛了,但没有什么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一步一步叠加上去的结果。一步一步来呗,一开始没有内容,后面多写自然就有内容了。

系统运维能力

文中讲了,微信赢了米聊和陌陌的例子。讲了微信是如何在早期那一个最不起眼的点,开始变成一个体的故事。首先是系统后台的支持能力。也就是你一个产品,你得保证它能用,最简单的功能,最核心的功能,它能够使用。就上网来讲,这个系统需要后台很多服务器的支持。

很多人说,微信的成功是因为,它有腾讯这一个爹,他从QQ上导入了很多的联系人进来,所以它使用的人才这么多。其实并不是的,像现在的我很少使用QQ,一般是使用微信。为什么呢?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微信它比QQ好用。它功能更多,更能满足我的需要。

而你看早期的微信是什么样子呢?早期它定位在熟人社交,他最主要的4个功能也就是导入通讯录,发送信息,发送图片和设置头像和微信名。你看看,这么low的四个功能,QQ上早就有了。你会愿意用一个,比自己现在用的聊天工具更差的工具来聊天吗?我相信很少会有人这样选择。所以腾讯真正做的不是给微信从QQ上导流,而是他QQ上积累了大量的后台服务器资源,可以投入到微信上,保证微信的正常使用。

迭代与创新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的米聊,远远超过了微信。但它也止步于此了。一开始的默默,和微信几乎同时,开发了一个新的功能。但它也止步于此。米聊专注于内部社交,而微信开发了陌生人之间的社交,微信超过了米聊。而和微信几乎同时上线基于陌生人之间社交的陌陌也微信领先了一步,开发了新的功能。比如公众号和朋友圈,还有现在出来不久的小程序。

文中有一个点,很不错。就是腾讯为了一个小小的功能体验,而讨论了好几天。那就是要不要显示消息的状态,比如已发送和已读之类的。当然,我们现在知道微信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因为腾讯拒绝了这个选项。就我个人而言,我也不赞成这个选项,因为它总会造成很多的误会。比如你给朋友发了一条微信,你就会一直在关注他有没有看,等到他真正看了之后,你又会一直关注,在等他回复,这样子的心情是很焦虑、很急躁的。甚至你会直接怪他,怎么回消息这么不及时?你明明都看到了,却不给我回,这是几个意思?总之,这对人对己都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微信直到4.0版本的时候,才开放了朋友圈。而这个,早几年的QQ,早就有了QQ空间,也就类似于朋友圈。也许是因为有了QQ空间的经验,所以他们每一步的迭代都进行的,非常的意外和刻意。早些时候,我在玩QQ空间的时候,半天刷不出一个动态来。身边好友几十人,也不怎么发动态,发了也就是发一两句听不懂的人话,感叹一下自己的心情。

然后微信5.0,开始要绑定银行卡,开始玩支付这一套了。文中微信的例子让我觉得很高明。你逼用户去升级你的系统是没用的。你要让用户身边的人,都升级了这个系统,并且告诉他,升级之后的好处,那么用户才会升级。所以我特别反感iphone手机的一点就是,它总是自动在我充电连着wifi的时候,下载更新安装包。我即使不想更新,但我也不想下载,因为每次下载下来,我都得手动去后台把这个安装包删除掉,要不然它每次又要再提醒我安装。不过庆幸我现在不用iPhone,用安卓。

圈层壁垒

接下来说到文中的圈层壁垒。文中说微信红包天然的极限就是458万人,也就是互联网当中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当年也就这么多。至于剩余的大部分,像我爸妈都是最近几年,才把微信绑定上银行卡。我想首先是因为他们不理解,腾讯是什么?微信是什么?他们有把钱存银行一样可靠吗?我绑定上银行卡,里面的钱会不会流失呢?因为有担心,所以他们宁愿选择用微信,去进行简单的聊天,也不愿意产生更进一步的支付。直到微信和春晚合作,才打破了这个壁垒。更多不懂微信的人,他们看到了,微信能够在春晚上出现,看到自己的儿女们和朋友也在使用微信,并且也在使用微信支付,所以自己也就放心的,把自己的银行卡绑定上微信。可以说,微信是用春晚,用国家来为它的信用背书。能上电视的,不一定都是真的,但能上春晚的,多半不会是假的。

反例

而支付宝的红包,我简直是不忍心吐槽。详情你可以点击最上方的链接,阅读这篇文章。说回来,支付宝第一次集五福的活动,我也是差一张敬业福。结果算了一下,集齐了五福的人,平均每人分到了160多块钱。我没集齐,又花了很多的时间在上面,很不爽。

然后第二年,支付宝又来了个集五福的。这次支付宝很良心呢,放了很多的万能卡,变成你所缺的那张福,给你集齐五福。这次我集齐了五福,大部分人也都集齐了五福,然后支付宝给我发了一个红包,我清清楚楚的记得是一块多的红包。这时我就有点不甘心了,我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天天在那边扫码,做各种活动任务,去集齐五福。在这里面一共花费的时间,至少也有七八个小时。但最后你却给了我一块多去糊弄。我还不如给别人发个十块钱红包,然后告诉朋友,你不用集五福了,反正这红包一定比你集五福来得大,花这么多时间上去不值得。于是,在第三年,我压根就不参加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了。

其实我想,这和玩游戏应该也类似。你给用户一个虚拟的头衔称号,哪怕是奖章。我都觉得比直接发钱要好。因为虚拟的东西,如果说它稀缺的话,是能够给用户带来成就感的。就算它不稀缺,至少用户心里的那杆秤能过得去,比如直接发优酷的黄金会员,反正也是自家的网络产品,不增加太多的成本,发个两个月会员,让用户心里算一账,你大约给他发了40元价值的产品,起码比一块两块的要好。当然,我这样也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凡事没如果,事后也没重来。每种方法都各有利弊,可能我的方法更会惹恼用户也说不定。但我还是反对活动直接兑换成钱,因为这不就是让用户,把自己所付出的,等价成钱来计算吗?最后当然是不如人意的。你问用户要多少钱才满意,用户只会说,你有多少钱我就要多少钱,甚至你能借来多少钱,我也照单全收。

完结

至此,也差不多完结了。微信的成长例子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第一,不求完美,但求迅速。迭代要迅速。早失败、快失败、常失败,才能带来更大的成长;凡是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加强大。第二就是持续迭代。迭代就是永不满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永远的不安现状,永远的不舒服,永远的寻求创新,寻求改变,寻求更多可能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15、16讲思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