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写在前面】

关于「刻意练习」其实早在《原子习惯》中已经有所耳闻。只是在原子习惯中,受限于篇幅,作者没有办法非常细致地讲述如何进行刻意练习。于是也就有了这本书被放进书架的一幕了。最近豆瓣将写书评、写笔记、评分等功能全部关闭一个月,只能在这边写,确实有点不太方便了呢。

【金句分享】

1、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正确的练习”需要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

2、心理科学史上从来不存在一个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

3、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

4、这显然意味着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5、学习不再是挖掘某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发展这种潜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无论我们的目的是成为钢琴家,或者只求自娱自乐,能弹得一手漂亮的钢琴,是加入美国职业高尔夫巡回赛,或者只为了能打几个好球,都是这么回事。

6、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7、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8、如果在你所处的行业或领域之中,刻意练习可以实行,那么,你应当采用刻意练习。如果不是,那就要尽最大的可能应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在实践中,这往往归结为带有几个额外步骤的有目的的练习:首先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们那样表现卓越。

9、要记住,理想的情况是找到客观的、可复制的测量指标,以便前后一致地从普通从业者之中挑选出最优异的从业者。如果这一理想的状况不可能实现,那么尽可能做到接近理想。

10、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最佳的方法几乎总是找一位优秀的教练或导师。

11、当他和公司领导者交谈时,听到有的人说出了“我不能”或者“我不是”之类的句子,他就像全国橄榄球联盟中的教练抗议裁判的判罚那样,抛出一面红色的挑战旗。意思是向表达了消极思想的那个人发出信号,请他重新评估自己并改正这一说法。会议室内突然冒出一面红旗,气氛一下子便活泼起来,同时也以一种人们可以记住的方式阐述了他的观点:心态很重要。

12、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进步就只取决于你想出什么是“正确的方式”了。

13、在专业的或商业的背景中涉及提高绩效和表现时,正确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改进相关的技能”,而不是“我们怎样传授相关的知识”。

14、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它针对每个想学习怎样画画、编程、变戏法、吹萨克斯管、写出“伟大的小说”的人。它针对每个想提高自己的扑克牌技巧、垒球技能、销售技能、歌唱技艺的人。它针对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潜力、不向命运低头、不甘心于现状的人。

15、导师只是能够引导你达到他们或者他们的学生曾经达到过的水平。

16、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

17、反复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在那些方面取得进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你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18、我们只有努力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19、你要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20、你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实现某个目标时,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和你自己达成一个协议,你将尽自己的努力回归到之前的状态或者跨越停滞阶段,然后你再放弃。到那个时候,也许你不会放弃了。

21、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哥哥或姐姐在从事某项活动,并且获得父亲或母亲的关注和表扬时,自然也想加入进来,获得父母同样的关注和表扬。

22、创新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各自的领域或行业中工作了很长时间,已经成为杰出人物,然后再开始开辟新的天地。

23、有了足够的单独练习,区分两位棋手的最重要因素不再是他们的智商,而是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以及他们可以多么有效地运用这些表征。

24、练习是决定某人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行业中最终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如果基因在其中发挥作用,那么,它们的作用会慢慢消失。

【阅读感受】

太有趣了,书中提到的例子也是《原子习惯》里所提及的,大概意思就是,练习会让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链接越来越紧密,以至于我们能越做越好越做越顺。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频繁使用某些能力的话,大脑的对应部分会比其他人更发达。例如,海马体控制的是我们的空间记忆能力,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世界上道路最复杂的伦敦的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比其他人的都要发达。再比如,小脑控制的是音律,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音乐家的小脑会比普通人的要发达。还有数学家们大脑的灰质面积等。

书中提及的盲棋的玩法,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很喜欢的一档节目《最强大脑》里的魔方盲拧,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选手在1分钟内把魔方的各个面的颜色都记住,然后再小黑盒里凭记忆将魔方还原。一开始我把这个当作是魔术来看,后来想想,这些厉害的人其实也是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达到的。

早几年非常红火的「一万小时定律」,被很多营销号奉为经典,一直号召大家要花时间去做一件事,做够一万小时就能成为行业里的大师。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无论是本书还是《原子习惯》都抨击过这种不负责任的理论,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你只要做一件事情做够一万小时,你就是大师了。《原子习惯》里,认为,我们所需要做的不是时间的长短,而是频次,每天1小时,你每天都去做,以及一次5小时,重复频率不规律,所达成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本书和《原子习惯》都认为,除了必要的重复之外,更重要地是有意识地去改善小错误,如果不改善小错误,即便是十万小时,也不可能成为大师。所以说,不是所有的理论都可以经得住推敲,没有经过推敲的理论是不应该直接纳入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的。

找到行业里的标杆人物并用他们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这样,有了目标之后就更容易进行刻意练习了。让我想到了《原子习惯》中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妹子要瘦身,她用的方法也简单,就是做决定之前她都会问自己,瘦身中的人如果面对这个问题会怎么做?譬如吃比萨还是吃沙拉,瘦身中的人会吃什么?她就选择了沙拉。再比如,打滴滴还是走路,瘦身中的人会怎么做?自然她也就选择了走路,通过这种方式妹子最后瘦了100磅。

书中还提及了拉斯洛的三个女儿,拉斯洛的三个女儿都在国际象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比起本书,《原子习惯》描述得就更为细致了,拉斯洛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一位老师,老师赞同他的想法「可以培养孩子成为任何人」。于是,他们就重新布置了房子,周围都是国际象棋,而且父母还鼓励孩子下国际象棋,电视上都是国际象棋,还有国际象棋棋手的分析书籍等等。孩子做某件事情做得好,父母都是以国际象棋来奖励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三姐妹为何如此热爱国际象棋,因为热爱所以愿意投入其中,并进行刻意练习,所以也就成就了国际象棋大师的美名。

其实,这本书真正的内容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数据上的说明以及例子上的补充。刻意练习真正的核心就是,将练习变成习惯,而在习惯中又有意识地去改善,让习惯出现的频次增加,提升就会随之而来。但是,整本书看下来的话,其实学术味道更重一些,少了一分通俗易懂,如此看来,我会更推荐《原子习惯》。可以去我的公众号「利卡的一生」阅读中文版哟!

【阅后收获】

1、所谓的刻意练习,不仅仅是练习,还要刻意改善提升,找导师是最快捷的方法;

2、一万小时的悖论,听听就可以了。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自己去验证,而不能盲目相信;

3、正确的观点会在不同的书中体现,我好像找到这个正确的观点了呢~!

4、读书可以去魅,所谓的魅就是「一万小时理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从新手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