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己迷茫问题的时候怎么办?

最近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个,面对自己迷茫的时候怎么办?跟很多人一样,当我面对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用读书去补习自己的问题,希望从书中找到所谓的适合我的答案,但在读书的过程中却发现,好像自己读了很多书,好像自己懂了很多道理,但就是莫名的陷入在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里出不来,甚至有种越读越迷茫的感觉。

直到看到日本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在他的《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一书中提出:事业、交际、幸福……所有的一切都被读书左右,他提出了用恰当的读书方法改造大脑,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睿智地面对生活。

所以我更加坚定,读书会让我改变现状,但随着看书量的增多,好像迷茫更多了,因为看得多了,自然就会让自己处于一种要么极度亢奋,要么极度低沉的状态,因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想急切的改变现状,越是急切,越会发觉目前的状态跟理想中的预想有差距,反复摇摆在急切与差距中,不自觉的产生了焦虑的心态。

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马上停止了继续读书,开始让自己静下来思考,就像书中虽然介绍了很多阅读的好处,但是作者茂木健一郎始终强调一点:一味的读书并不能使人发生质的飞跃,独立思考才会。

最近大量的书籍输入,是想让知识大批量的进入到大脑,但却忘了,批量化的输入会让大脑进入麻醉的误区,也就是看似读了好多书,但大脑还是一片迷茫,如此看来还不如沉下心来读一本书。

好在现在不晚,知道停下来,让大脑飞一会,把独立思考的翅膀装上,开始问自己:

看书目的是什么?

合上书你能回忆起书里哪些内容?

回忆的内容对你有什么指导作用?

问过自己才发现,大脑回忆起来的书籍内容比起看过的书籍,少之又少,所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将我能回忆起来的书籍重新整理,再次阅读,而复读这些让我能回忆起来的书,让我明白,读书也是有选择的,之前一直不明白读书为什么一定要选书,现在经历过才知道,选书的过程是促进自己更好的内化过程。

那到底我们应该怎么读书,才会让我们有更强的动力,内化书中内容并运用于人生呢?

1. 大脑适合“杂食”,不分领域地杂读。

读过一千本、一万本的书,大脑中就积蓄了相应的养分,但不要短时间内只读同类书籍,比如工具书和传记可以相互交叉阅读,这样在思考的同时可以将传记人物想象下,他如果使用工具书里的工具应该会出现什么结果。

2.同时阅读多本书。

有时我们读一些生硬的书,觉得啃不下去,中途可以换上另外一本书来读。这个是我需要改善的,我通常读书的时候喜欢一气呵成,不太愿意中途打断,但这个提示可以让我后期尝试下。

3.打造作为自己轴心的“教典”。

反复阅读自己爱不释手的书籍,会让你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并且将你自己的每次阅读感受记录下来,你会发现1年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想法可能就会不同。

4.与“万事通”做好朋友。

你想要读书但又怕坚持不下去,那么就可以找一个热爱读书的朋友。就像我最近准备参加的读书会,我想有一群同频的人一起走,会是件痛并快的事吧。

5. 对速读应用自如。

你可能觉得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遇到“索然无趣”的内容,直接略过就可以啦!通过快速阅读掌握百分之五十的内容就够了,我对于速读来说,基本属于眼睛略过即可总之,如果出现了迷茫,那就去读书,我们对阅读的限制,意味着我们的世界的限制,而读书没有限制,读书的结果,一定是独立思考,如果能将知识内化并传递、分享给别人,你会发现你的精神世界会更加饱满,尤其当别人反馈给你正面信息的时候,你的独立思考力会不自觉高度提升,不信你试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对自己迷茫问题的时候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