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讲苏东坡》读后感/小能(四月读后感)

        非常感谢抽到樱苔姐的这本书,读完后觉得远超预期。很多XX讲XX这种快餐文学,里面只是寥寥草草摆布一下他人生平和轶事之类,缺乏作者本人的思考,这本就不同了,看的时候屡屡觉得心有所感,下面结合自己书中写的一些小标签来总结一下吧。

        便利贴一:“职场可遇到陈公弼这样的上司真乃幸事也。另苏轼所作《凌虚台记》中‘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也是极有气势和抱负,单就表达不满这层意思境界也是颇高。”

        苏轼可谓少年成名,而且他所达到的高度可谓天才级别,在他科举中一举成名后便踏入仕途,第一站就遇到了陈公弼这样一位严格又犀利的“老领导”。在几次不愉快后,年轻气盛的苏轼等来了一个报复的机会——陈公弼在后院建了一座楼台,叫“凌虚台”,苏轼为此写文章纪念,其中有一段写道“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大概意思是说“登上凌虚台,远观可见方圆四周都是秦汉隋唐以来帝王的宫殿遗址,想当初他们是多么的富丽堂皇,坚不可摧,比这小小的凌虚台可要宏大的多了。然而多年以后,想要再看看他们的模样,却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当年宫殿的遗址早已化为一片长满庄稼的破败田地了。宏伟的帝王宫殿尚且如此,这小小的凌虚台又能如何呢?恐怕也很难长久。凌虚台尚且如此,更何况纷纭莫测的人事变换呢?谁又能预料到个人的穷达得失命运的反复忽来忽往真是难以把握。有人想借助在世间炫耀自己来满足虚荣之心这是大错特错了。世间万物的发展自有持久不绝的生命力,哪会在乎凌虚台的存亡呢?”

        这样的文章陈公弼看后却没有生气,他笑了说自己平时对待苏轼分外眼里是怕他年纪轻轻声名大振把握不住自己,没想到这个小伙子还往心里去了。他让人把这篇文章一字不改刻在石碑立于凌虚台旁。

        便利贴二:被贬黄州是苏轼政治生涯的一个低谷,却也是他精神历程中的一次升华。在黄州的日子里,苏轼三游赤壁,三次歌咏成为千古绝唱。“这段所含意思很深刻也很丰富,不是说‘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等于及时行乐,也非‘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就是超然物外,其中的哲学与深意应当仔细品味思索。高中学习又背诵为啥没有好好的体会,还是肤浅了。”

        便利贴三:苏轼与程颐结下仇怨,为未来的三党混战埋下一个伏笔。“苏轼、程颐文章读来只觉文章好。观景做赋咏古谈今,只把每人当做独立个体,每个人从他文章看去皆是谦谦君子旷达好人。可不想古人与古人之间却是实实在在有交集有复杂关系的活人,还是叹句古人不简单”

        便利贴四:直接摘抄一段康震老师的原文:苏轼在惠州时住在嘉佑寺中。时常登山望远,每一次他都拄拐疾行,一口气爬上山顶,可是有一天刚刚走到松风亭附近,便觉得十分疲惫,很想靠在树边休息休息,抬头看时,山顶依然遥不可及,心中不禁有点泄气,暗自发愁还能不能爬到山顶,但转念又一想爬到山顶又能如何呢?能上则上,不能上则就地休息,甚至转身回去,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想到这里,苏轼顿时“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觉得轻松自在(《记游松风亭》)。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地画地为牢,在自设的陷阱中难以自拔。苏轼当时由三品高官直降到九品小芝麻官尾,花甲之年远发海南,他面对人生忧患时,心态已经转变,正如同游松风亭时所得顿悟一般。他突然了解,人生并非只能一味地向上爬升,只要自己愿意暂停脚步,沿途欣赏风景也无不可。人生往往如此,有时只需换一种思路,换一个角度,便能从盲目荒谬的自我桎梏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

        我觉得当代人就是不知道被什么力量洗了脑,不断抽离我们的安全感,总觉得自己要更高更快更强,自己的家庭要更强,自己的子女要更出色。人人要抬头仰望高处期许自己成为人上人,但是人生短暂,如果一味沉迷在这样的目标里就显得十分盲目了。如果乐在其中也就罢了,若总是令到自己痛苦万分,那么荒谬这个形容就十分妥帖了。

        便利贴五:记录一个有趣的点,苏轼在儋州蓄养了一只叫乌觜的狗,苏轼还为它写了一首名字超长的诗《予来儋耳得吠狗曰乌觜甚猛而驯随予迁合浦过澄迈泅而济路人皆惊戏为作此诗》,诗中说“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哈哈,黑黑的乌觜,黑黑的碳碳,想不到我和东坡先生还有相似的狗狗。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震讲苏东坡》读后感/小能(四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