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活出自己

前段时间,一篇叫《30%北大新生竟然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的演讲稿在朋友圈热传,文章里提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优秀学生患上了“空心病”,对很多事都没了兴趣,包括:活着。

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好学生,乖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

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演讲者北大精神科医生徐凯文在阐述原因时说道:“他们为什么找不到自己?我跟那些空心病的学生交流时发现,他们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这个大概是根本原因。”

孩子都是带着“成为自己”的任务来到世上。

如果在家中,父母过多地要求孩子听话顺从,按社会功利而不是要他真实成为自己的观念看待、发展孩子的话,孩子就容易堵在人生的这一道坎上过不去。

换句话说,孩子对自我的认知需要父母前期尊重自由的教育作铺垫。尊重自由环境下,孩子才可无所顾忌地做自己。

尊重且信任孩子的选择,她才走得从容有力量。

要充分地信任孩子,相信他有足够的智慧和判断力进行选择,即使不合适,他也有能力做出调整,这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谁也不可替代。

对自己做出的选择,孩子更愿意去承担责任。

正如西方的一句谚语所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

帮助孩子探寻到他的人生目标吧,那是他对生活充满动力的来源,弥足珍贵。

在无法改变当前整个教育系统的情况下,父母们至少可以从保护自己的孩子做起。

比如,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和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不要因孩子成绩不够好就否定他;接纳孩子的一切,努力帮助他感受生活等,因为活出自己,远比考入高校,进入名企这些更加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孩子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