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位真的决定家庭地位吗?价值贡献就这么粗暴定性?

我有个女性朋友,她说: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只有当你有足够的钱的时候,你在家庭才有足够的话语权。当她这样表达的时候,我是不敢苟同她的想法的,为什么要用收入来衡量对家庭的贡献呢?为什么要去争夺家庭地位,谁更加有话语权呢?难道一头压过一头就是幸福吗?

争夺家庭地位是没有意义的事

在现代化、民主的社会里,我们追求的是平等、自由。无论男女,皆是如此。男权也好、女权也罢,我们想要的不过是平等的权利、选择的自由,不被旧俗所束缚,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或许,现实并不允许我们自由、洒脱,因为我们还有责任,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向从前一样,在家庭的掌控权中获得绝对地位。

没有人是愿意被控制的,如果我们组建一个家庭,一个人必须附庸另一个人,那么必然是不幸福的。因为长期的压抑,会持久的积累。换位思考,我们女性并不愿意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同样男性也不愿意。

所以,在争夺家庭地位这件事上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还会带给对方长期的伤害。

家庭贡献价值不能仅靠收入这么粗暴定性

如果用经济收入来决定家庭的贡献价值,再去决定家庭的地位,是及其的粗暴的。价值的衡量是无法用一个数字化来衡量的。正如:我们现在经常会提到的全职妈妈,全职妈妈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她对家庭的贡献价值并不会低,那么换一个说法,如果是全职爸爸呢?他也是为这个家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的,这个价值绝对不是数字来进行衡量的。

越来越理性的我们,不再从单纯的数字化收入来衡量地方的付出,价值这个本身没有标准,你觉得值它就是值,如果你觉得不值,它便是不值。所以,不要去和外界的表象进行对比,用心去感受,你感受到了什么,那便是价值所在。

建立家庭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将人生课题分为三大课题,其中爱的课题是最难最难的。所以用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来创造爱的课题。

共同体感觉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一种让自己很舒服的感觉,很难去用语言表达,是你用心去体会的时候,感受到了爱与幸福。家庭更是让我们找到幸福和爱的地方,所以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人生有共同的目标,在家庭这个共同体里面,我们有各自的位置和自己擅长的领域,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擅长的领域贡献自己的价值,最终实现我们家庭的小目标。这个目标或许是显性的或许是隐性的,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是美好与向往。

当然,这样一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波折是必然的。重点是,我们永远没忘我们共同的目标是什么?就算争吵到翻脸,还是会冷静下来,和好如初。

如何才能实现家庭共同体感觉?

实现共同体感觉到三个关键要素: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首先是做到自我接纳,不再去和任何人去比较、评判自己的得与失,接纳自己已经做了和对方共度一生的决定,不再去考虑过去自己是否还有其他选择。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生活中的小美好、接纳对方的小脾气。

其次是他者信赖,无条件的信赖对方,给对方空间,而不是总担心对方背叛自己,或许真的会发生,但是你要先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给到对方爱的养分。

最后是他者贡献,价值不分大小,阿德勒说,只要你活着对于你的家人来说就是价值。我们在家庭里贡献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价值的,没办法用数字去衡量,但我们可以用心去体会,对方的行为、我的行为是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呢?

最后,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营造属于自己的共同体感觉,在共同体里贡献彼此的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地位真的决定家庭地位吗?价值贡献就这么粗暴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