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
铲根除蔓法强调注重根蔓关系。根决定枝蔓,枝蔓反映根。
而根蔓又有三种情况:一为根所生出的枝干、叶蔓,它直接产生于根,依附于根,反映着根的情况,与根的联系是直接的;
第二是外物寄生于枝干之上的,它与枝干看似一体,而实非一物,但是因寄生体与被寄生体之间有着一些特殊关系,因而常常同时出现,这是一种间接关系;
第三是其他藤蔓攀援生长、交织缠绕其上,看似一体,而根本不相干,只是在某些情况下同时存在,并且互相产生一些影响罢了。
这些根蔓关系与某些疑难病临床发病情况极为类似。
疑难病症中的顽证或病情复杂、波及面广的一类,本病之外,不仅每有并发症、继发病陆续出现,而且身体的原有宿疾或潜在的其他疾病可能被引发或加重,导致主病引起多种纷繁见症,并诱发宿疾的复杂局面。
这种局面与上述根蔓情况完全相同,因而用“根蔓论”来分析和认识这类病症,可以收到条分缕析的效果,用以治疗也可收到明确主攻目标、指导合理治疗的效果。
因而,将其作为诊治疑难病的一大法门。
如胃癌,其出现的上腹不适、胀痛感、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嗳气、进行性消瘦、腹部包块等为其枝。
其不同情况的转移所导致的淋巴结肿大、腹水、浮肿等则酷似“寄生枝”。
而此时若某患者身上原尚有偏头痛或风湿性心脏病等任何其他病症所导致的症状,则可视作“攀援藤蔓”。
又如流行性感冒,其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全身疼痛、咽痛、咳嗽等为病之“枝”,而喘咳、气促、唇绀、舌暗、咯血、心悸,或高热不退、谵语、抽搐、神志昏迷等则为“寄生枝”。
而若某患者原患有慢性肝炎或慢性胆囊炎等被导发的症状则是“攀援藤蔓”。
将这一类比运用到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较之标本治法,有着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
在当代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诊疗模式的大趋势下,铲根除蔓法既可在上述“病”的辨治中发挥辨析作用,更可在“证”的辨治中发挥更为具体的辨证作用。
如曾治一73岁老翁,出现全身无皮疹性瘙痒20余年,并有腹泻、头昏,常有飘浮欲倒感。
曾3次住院被诊为“非特异性结肠炎、心肌缺血、脑动脉硬化”等病,经中西医治疗而无效。
来诊时患者全身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甚,头昏,行走有飘浮感,腹鸣便稀,日三四次,面萎黄少华,憔悴无神,全身皮肤松弛,遍布抓痕,脉弦,舌质微暗,散见点片状乌黑斑。
本患者病程特长,符合久病多瘀;奇痒难耐,符合血燥风盛;
老年患病,每多气血运行迟滞,兼虚夹瘀,符合脉络失养;
其舌呈暗片状更为瘀血明证。
据此可将之辨析为:气血亏虚,皮肤失养,脉络瘀阻,瘀血生风致瘙痒;
脾肾亏虚,肠络瘀阻,运化失司而致泄泻;精血亏虚,血脉瘀阻,清气不升,脑失充养而致头昏。证属气滞血瘀,予血府逐瘀汤加味。
服药当晚睡至子夜,头皮突然奇痒难耐,不断拍捶揉搓,但都无济于事。其瘙痒程度为20年所未遇。
幸好仅一二分钟即自行停止,而自此以后肤不再痒。
及至服完2剂后,全身瘙痒竟完全消失,患者欣喜若狂地说,20年缠身的痛苦,没想到服2剂药就这么好了。
由此,提出另一要求:治疗腹泻、头昏。此二症与皮肤瘙痒几乎同时存在,因较瘙痒能忍受些,又怕述病太多,医生用药不专,影响止痒,故常在就诊时稍稍提及,而主要要求止痒。
多年来,止痒完全无望时,也曾专门以泄泻、头昏为主证各处求治,并保存有10多年来服过的一大摞处方。细检诸方,均健脾燥湿、祛风涩肠、温阳益肾、补气导滞之品。
二症既均为瘀血作祟,仍当用活血化瘀为治,遂于原方去所加之虫类药,并小做加减。服药2剂,大便由日4次变为1次,且已成形,头昏、飘浮感大减。腹尚有微鸣,冷感,病已近愈。
用上方3倍剂量为丸,继服1月。后随访,所患20余年之三种痼疾,尽得荡除。
这是采用铲根除蔓法而获奇效的成功典型。
其身患瘙痒、泄泻、头昏,无论在中医学还是在西医学里,三病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从发病情况看,三症难分新感宿疾,亦无从辨析其标本关系。
而采用铲根除蔓法,在确诊了其“根”为血瘀后,理清了三症均为血瘀所直接生出的“枝蔓”,症状虽杂却既无“寄生枝”,也没有“攀援枝”,因而只需铲根而不用旁顾,果一方而收根除枝萎之效。
分析这例病人病程20年,历经中西医长期治疗不效的原因,首先是辨证不确,没有认识到瘀血为其病之根本。
这样,当然就无法辨析根蔓关系了。
以致在治疗泄泻时,将本为瘀证之“根”所直接生出的泻与昏等“枝”,做各种另类处理,导致久治不效。
1、关于受害者心态。
如果你觉得你身边的人都在为难你,你已经百般隐忍,他们还变本加厉,那一定是你自己有问题。
你的自我认知、为人处世、做事能力、个性习惯等,一定在某个方面甚至某几方面有缺陷,而你不自知。
抱怨,哭泣,愤怒,都没有用。
自查,自省,找出问题所在,解决它。
2、真诚,要留给值得的人。
而表面工夫,就留给过客的。
千万别对过客真诚,对值得的人做表面工夫。
如果搞反了,你会发现来来往往,竟然连一个真心的人都没有
3、一个很棒的对学习的定义:
学习的根本价值是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
改变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方式,
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
而不仅仅是拿个高分,更不是刷书、刷题。
学习的终极目的,在于训练自己进行改变,在这个世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