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论语》有感

早晨听开车交通频道,主持人问今天是谁的生日,孔老夫子的生日!2569岁!天啦,好巧,三年前的今天,是我荣耀生产小崽的日子,今天才知道,圣贤孔子是公元前551年的9月28号诞生,突然有一种力量催着我再深入学习孔子,再仔细读一遍《论语》。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但是后来家族逐渐没落,算起来,孔子算是个落魄贵族。但是孔子父亲在孔子不到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其母颜征在带着他移居曲阜阙里,生活非常艰难。他在15岁的时候就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他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孔子的一生,是好学的一生;孔子的一生,是积极有为的一生,坎坷的政治抱负,不可为而为之;孔子的一生,是追随理想的一生,时时守住充盈的精神家园,43年教育人生,他创办了中国影响最大的平民教育。孔子的一生,是我们后人的一座精神丰碑,为我们立了标杆。

每一个心怀理想,对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的人,都如孔子一样,一生在现实的大地上寻求理想实现的可能性。追求、碰壁,然后坚定信念或修正理念,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逐步完善自己,最终找到在人间安然栖居的方式。两千多年过去了,他依然在引领我们的生命。

细细品读《论语》,我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多么智慧,幸好,他的智慧已成为文化流传下来了。试想,他来为现代人讲学会如何?

我想说,他的话语能治愈现代人的焦虑。

有人形容现在是全民焦虑的时代,想想为什么会是这样?面对房子、车子、医疗、养老、教育、职场竞争、人际关系……财务焦虑、人际焦虑、职场焦虑、孝道焦虑、带娃焦虑等等各种。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角色,应该相信什么样的行为原则。它是一种基本的关于我们该何去何从的混乱和困惑,关于目标和价值观的困惑。

这种困惑——这种关于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应该做什么的混乱——是关于焦虑最为痛苦的事情。

不过,积极的、充满希望的一面是,就像焦虑会摧毁我们的自我意识一样,自我意识也能够摧毁焦虑。这就是说,我们的自我意识越强大,就越能抵制和战胜焦虑。像发烧一样,焦虑也是某种内在斗争正在进行的征兆。正如发烧是身体正在调动其机体内在力量与细菌感染作战的情况一样,焦虑也是心理或精神战争正在进行的证据。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探索——我是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自我力量的中心,这些中心能使我们抵制住周围的混乱和困惑。

首先,我们是子女。今晚在公司开会,我还接到老爸的电话,关心我关心小朋友,说帮我准备了很多菜,有空回家拿,我心里软软的。突然想起《论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需要的是能长看见子女,我们能给他们一些陪伴,行动起来,踏踏实实地聆听父母的唠叨你会感到心安,尤其是当看到费玉清写公开信离开演艺圈,其中提到双亲去世后留下的只剩归途,而我们还有机会回到父母身边,我们何来焦虑?只要我们行动即可。

然后,我们是对方的另一半。我们的婚姻走在怎样的风景中?《论语》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意思是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我常说,婚姻是恋爱的加长版,我们共同承担责任,同时还像谈恋爱的时候一样欣赏对方,尊重对方,这样就容易幸福。而孔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时时刻刻都这样行,夫妻之间的和谐就很容易做到。"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我们得用好这个发明!

当然,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我们得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是什么时候,我们可爱的孩子变成了让妈妈脑梗的应激源?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孩子的学习是孩子的事,我们的日子是我们的事,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成就他一生的根基。要知道,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地陷入焦虑,他的身体就很容易遭受心身疾病。焦虑是许多心身障碍——溃疡以及许多不同形式的心脏病等在心理上常见的共同特征,而我们的孩子正在长身体,焦虑于他有何益?我们与孩子都不需要一时的落后而焦虑,毕竟人生是长跑,放下焦虑,忍耐、鼓励、赞美、做榜样,帮助孩子长成他自己的样式。

身处职场的我们,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说:“不担心没职位,只担心在位没本事;不发愁没人了解自己,只发愁没什么本事让人了解。”我们要关心的是怎么长自己的本事。人工智能时代,10年后,50%的工作岗位将完全消失,这真的可怕吗?这是我们再次成长的契机,尝试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新的职业技能,关键是是否愿意行动起来!

最后,孔子还说“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要慢慢说话,敏捷快速行动。《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凡事要反复琢磨多次才付诸行动。孔子听到后,说:“想两遍就够了。”

让我们谨记孔子的话语,用行动治愈焦虑!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论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