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小记忆(其一)

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一个还喜欢写点东西的人,而我自己也一直都深以为然。之前,一好友跟我探讨,才华(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也觉得,知识可以是后天的学习和积累,才华大多数还是得益于天成。所谓天成,亦即天成就了你,也就是说与生俱来的东西才让你与众不同。就像写作一样,书海徜徉,可以让人学富五车,却不足以让人才高八斗。你或许可以用上华丽的辞藻、可以模仿恢弘的篇章,你记下了很多很多适应于不同场合的套话,但你的文章、你的立意却很难体现创造性,这中间的差距就是天分使然。当然,无论什么时候,知识储备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说道这儿,想起了一件高一时的小事。想想那会儿还蛮有意思的,刚踏入高中校园的我们,还是稚嫩的娃娃,至少在有些方面看来是这样的。语文老师叫我们平时多看看书,有什么好词好句就摘抄下来。对此我嗤之以鼻,却又持之以恒,而这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段摘抄是这样的(主要是情节而不是文字):

老刘来到卫生间里,看着镜子中瘦骨嶙峋的自己,大腿根部的那一片黑毛显得那么惹眼,尽管此时的他还戴着一副厚厚的老花镜。老刘喃喃自语了一句:该长的地方不长,不该长的却那么茂密。正低语中,便拿起洗脸台上的剪刀,撩起了一撮惹眼的黑色,小心翼翼地剪了下去......

时间过去很久了,具体的描述我已经记不清了,情节大体就是这样的情节。说不上为什么,我当时就觉得这样的描写很好,一小段文字,将一个老头子的孤寂落寞写得那么真切真实,那种与其说是猥琐倒不如说是可怜的独居老人形象跃然纸上。而这样的描写方式,也渗透在我的很多文字中,而今已十多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写作的小记忆(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