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读《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刺秦王》)时总有一事不解,荆轲有胆有识,谋略过人,况且能深受燕太子丹倚重,派他去杀秦王,剑术自然也不可能太差,可结局却让人意外……

      那么他为什么会失败呢?还有原文中有这一句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到底有什么含义?

        细读之下,偶有所感,今日浅谈荆轲刺秦王一事,仅个人见解,虚实不论。

        原文中说:“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秦军都打到家门口了,这还了得!

      在此背景之下,燕太子丹坐不住了,当初丹在秦国为质,秦“遇之不善”如今新仇旧恨一起算,于是想出了一条自以为很高明的计策——刺杀。

      就干就干,还为之做了很多准备,就比如“ 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也就是从这儿开始,有了蹊跷,从上面这句话可以知道匕首是淬了毒的,可是到后来刺杀的时候,图穷匕见,荆轲是可以近距离接触秦王的。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这里就可疑了,荆轲身为一个刺客,怎么可能一次都刺不到?

      所以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他是故意的……

      当然,这种故意肯定不是他怕了,不是想反悔。从在易水上送别,他即便对太子丹的态度感到愤怒,却依旧选择远赴秦国就可以看出。

        因为他身后承受的是一国人的性命,承受的是太子丹的恩情。有很多人猜测金科面对燕太子丹的怀疑,他犹豫了。

      我却不以为然,荆轲生性重情重义,面对怀疑,他只是气愤,却从未改变过心意。

    既然未曾犹豫,那又为何故意?

    大抵他发觉了一个所有人都忽视的现实,那就是刺杀,本来就是下下策。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细想一下刺杀的结果。

    假设这次刺杀成功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大概他们苦心经营刺杀秦王,搭上了那么多条人命,到最后对于秦国仅仅是换了一个君王,之后继续攻占各国,百姓依旧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韩国已被灭国,赵国被破,燕国势弱,而秦国自经历商鞅变法之后国富兵强,历代君王积攒下来的实力可不是一场刺杀就能打破的。

      所以这场刺杀对燕国无益,而且败了更会给燕国招来祸端(秦国破赵,在燕国门口驻军,这架势谁都明白,但你无端讨伐燕国,总得给别人一个说法,而荆轲刺秦,正好给了秦国一个借口发兵,到时候燕国危矣)。

      很显然那时候的背景注定了这次刺杀难以成功,也不能失败,由此落入了两难之地。

    可是当时燕太子丹急于救燕,报见陵之仇怎会细想这么多。但这一切荆轲懂了,可是以他的性格,为报知遇之恩,他根本没有退路。

    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踏上了这条路,却上演一场滑稽的刺杀,追着秦王环柱而走,却始终没有下手。

      直到最后他说了一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这场刺杀不能成功,不能失败,唯一的方法,就是挟持秦王,刀抵在他脖子上逼迫他写下约契,以解燕国之围。

    即便失败了,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拯救燕国,易水上的悲歌,大概就是诀别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