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为复兴中华而读书(李星海)

国庆中秋双节的喜庆余兴犹在之际,首先我请大家分享我自己的一个好消息:不久前我得到了北京大学免试接收我为国际法律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的通知书,明年此时我就将成为一名研究生,继续我的读书求学之路。感谢大家的鼓励!与在座的诸位一样,亲朋好友得知这一消息后,都祝贺、勉励了我。但我一位师弟的反应却有些与众不同,他当时问我:师兄,您读了这么多年书,不久还要去北大读,究竟为了什么?我当时愣了一下,刚张口回答,却发现自己在下意识地重复他的问题——究竟为了什么?气氛一下子严肃起来,我就那样沉静了一会儿,头脑中飞掠过许多答案,都不能让我满意地答复这个很少有人正面提及的重要问题。

我在思索之际,依稀想起了小学时的自己。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目睹遭列强欺凌的中国,毅然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年幼的心灵。老师也曾像周总理的先生那样在课堂上问我们,为什么来学校读书?轮到我回答时,我站起来说“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因为我觉得周总理读书的目标的确实现了——中华已经崛起,但我们毕竟还不像古代文明史上那样举世无双的强盛,复兴似乎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老师肯定了我的答案,勉励我也应该像周总理那样为了自己的志愿而不懈地读书。那时起,我的心田里就像种下了一颗读书志愿的种子,它钻入好奇求知的土壤,吸收着刻苦学习到的知识养分而萌芽。因此小学到初中不仅书读得十分痛快,还获得了云南省二级雏鹰奖章、昆明市三好学生等等荣誉,顺利考入了云南师大附中。然而,当我自信地认为16岁花季更是推动读书志愿的发力阶段时,高中时代的雨季却不期而至。难度、负荷明显加大的课程和不断升级的应试压力,伴随着青春期的烦闷如无边的乌云袭来,让一直善于平衡好学习、生活的我苦于招架。更严重的是,我还像一本尘封的薄薄的书,原本没有多少晦涩的内容,可偏偏紧闭着,不愿让师长等过来人了解点拨。我深深质疑着读书的意义,仿佛不是第一名的成绩就注定会扼杀掉我的高远理想。高考后,与北大无缘的结果很令我失望,但要将这个消息告知刚做完胆囊手术的母亲,我当时觉得像是又要残酷地给她心上一刀。高中的这个雨季,降下的不是我读书志愿的树苗所企盼的甘霖,而是一场弥漫着挫折气味的酸雨。一个长期适应了顺境中鲜花掌声的少年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危机。身处逆境,这个书继续读还是不读?

追忆到这儿,我忽然明白为什么会自言自语地重复师弟的问题——读书究竟为了什么?那不正是当初最失落的时候,我扪心自问的话吗?路漫漫其修远兮。求索是每个读书人都要经历的艰难过程,即便像周总理这样的伟人,何尝不是在血与火的锤炼中最终实现其读书的崇高志愿?读书,是为了让一个无知的人睿智起来,让一个浮躁的人稳健起来。古往今来,挫折何尝不是许多成就大事者发奋读书的契机?人类的挫折史何尝不是一部悲壮而珍贵的巨著,中华民族又何尝不是最善于对其解读而继往开来的族群?痛定思痛,2006年我利用一个暑假尽情地旅行以开阔视野、阅读经典以滋养心灵,随后迈入了云南大学,立志在家乡的红土地上重新为自己读书志愿的树苗浇水、施肥。

这棵树苗在本科4年中茁壮成长起来,为我带来连续2年国家奖学金的鼓励以及云南省三好学生的荣誉。更使我欣慰的是,通过大学的学习,我真正放下了对于名次、分数的执着,克服了浮躁自闭的毛病,而能够充分享受读书思考、治学争鸣的自由乐趣。无论是与美国高校的师生一起去红河州麻风病村支教,还是独立在国家汉办的夏令营中教英国学生汉语,我都感到快乐、充实,一如我发现了好书、掩卷品读时的满足。我读书志愿的树苗成长拔节,对于往昔的挫折,它已然迎风展枝,不再挂碍。2008年,我还有幸受邀赴美到世界顶级学府交流学习。期间,我旁听了哈佛、耶鲁的课程,参加了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大学的活动,逐渐领悟到“与真理为友”是人类求知的共同目标,只有养成了求真务实的品格,复兴中华才不会只是一个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立高远的读书目标不仅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更是一个国家实施人才战略的关键。16年求学的四个阶段是我个人探索读书终极目标的心路历程,而60年来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带领各族人民建国创业的光辉岁月是共和国实践复兴中华之使命的卓越轨迹。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在读书路上的悲欢起伏,共和国在一个甲子的征程中也同样体验过,但她早已更深刻地读取了史书的经验,以前所未有的胆识和魄力超越着一个个令世界惊叹的目标。心中有个大目标,千斤重担不弯腰。为着复兴中华这个大目标,峥嵘岁月里,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地为国捐躯;今日的华夏儿女更是在世界屋脊架天路,在银河苍穹展红旗,在一国两制下设特区。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华盛世美名扬。作为读者的国家和个人都不会忘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我们为复兴中华而读书也将坚持到底。

思考至此,我终于坚定地对耐心等待答复的师弟说“我读书究竟还是为了复兴中华”,他微笑着感慨地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啊”。我也笑了。是的,我的确是个书生,但绝不是封建社会那种百无一用的书生,而是这个新时代用知识建设国家、成就自我的青年人。我有自己的信念、理想,有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既然是新时代的书生,我读什么书呢?我将读课堂中的专业知识之书;读社会实践能力之书;读游学留学、创业奋斗之书;读传统文化美德及爱国主义事迹之书;读我党推动改革开放的先进理论之书;读全球化趋势下一切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之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相信自觉主动地读这些书,必然能够积淀文化底蕴、练就专业本领、塑成开放心态,在未来广阔的天地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社会需要我们的地方俯首甘为孺子牛。江泽民同志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座谈会上讲过:“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年。希望广大青年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指引下,同心同德,勇于开拓,向着新世纪前进,向着现代化的光辉目标前进,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今天我的演讲不仅仅是详尽地答复一位师弟的提问,宣示我个人的读书志愿,还是回应江泽民同志及所有师长前辈对我们这代年轻人的期望,更是向所有的中华儿女——尤其是我们大学生、青少年郑重地发出倡议:让我们热爱生命、珍惜青春、继承传统,刻苦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坚持不懈地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演讲稿——为复兴中华而读书(李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