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和《认知觉醒》

想写一点读后感,以便于留念。因为我发现有些书,我看了一遍就过了,后续也不记得自己看过。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写下来,也算是对不成熟想法的一点记录。

我想介绍两本对我的认知有很大改变的两本书,恰好它们都是同一种类型,不是小说,不是诗歌,仅仅只是一种励志成长类的书。我以前接触很少这种书籍,也是近一年多才开始慢慢接触。但不得不说,对我的影响还蛮大的。

现在,你准备好,跟随我一起去看看了吗?

“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收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

···································································································

首先是第一本书《终身成长》。

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这本书里面主要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它们体现了应对失败与成功、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

在本书的第一章,便介绍了思维模式。首先从人为什么会有不同入手,为什么有些人会更聪明或者品行更佳。关于这个问题,有正反两个派别,一个派别认为是物理上的特性从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另一个派别认为是人们的背景、经历、接收过的教育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

当然,现代理论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这样会使你急于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作者在书里面举了一个例子详细说明这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

当你去上一门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课,而你非常喜欢这门课。你的教授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你得了C+。你非常失望,等到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车上贴了一张违章停车罚单。你感到非常泄气,打电话给最好的朋友想要倾诉,但是却没有打通。

你会怎么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会怎么做?

固定型思维的人会回答说,我感到被拒绝了,我是个失败者,我是个傻瓜,我感到自己很没有用而且愚蠢——所有人都比我优秀,我太差劲了。

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回答说,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下次停车的时候我要更加小心一些,我依然有半个学起的时间来提高我的成绩。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智力是可以提高的,首先产生学习的欲望,因此会倾向于迎接挑战,面对挫折坚持不懈,认为熟能生巧,从批评中学习,从他人的成功中学到新知,获得灵感。结果就是他们能够取得很高的成就。

··········································································································

然后是第二本书《认知觉醒》。

这本书有很多颠覆性的认知,对我而言,影响比较大。

我想说一下自己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触比较深的点。

第一个点是出现在下篇第五章的第四节,小节的题目是“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厉害?

要是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体系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他必定是个厉害的人。

书里面借用了万维钢老师的一段话,“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确,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这注意,这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才是知识,而是在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书里面继续说道,“只学让自己触动的。”

也即是在阅读时,作者唯一会做的事情就是:寻找触动点。作者会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大量能联想到的思考,书读完之后,作者会放上几天,然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

我回顾自己多年来的看书经验,有时候在图书馆为了使得自己看起来好像是在努力学习,拿起来一本《知识产权杂志》,然而里面的知识却始终进不了我的大脑,仅仅匆匆而过。现在我意识到这些都是伪知识。因为我并没有实际运用这些知识,即没有像书里面说的,“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而且很多时候我是在假装学习,遗忘的速度太快了,且这些知识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

作者在书里面提到,“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

第二个点是出现在下篇第五章第五节,“打卡: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作者在书里面提到,“一件事若迟迟没有完成,心里就总是记挂,期盼着早点结束;此事一旦完成,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立即趋向于零。”

所以作者建议用记录代替打卡,每次学习后只做行动记录,不做打卡展示。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既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轨迹,也便于每周复盘。

同时,作者还提出,在任务设置时要使用新策略:设下限,不设上限

每天打卡五个单词,那么你实际学习时就不会限于五个单词。

我想起我在大学备考六级英语考试时,我考了四次六级才考过,我当时给自己的学习计划是每天早晨起来背单词,通过百词斩APP每天背100个单词,而我也热衷于打卡,想要快速的完成打卡记录。因此,实际记住的单词数量并不多,很多都是一下子就过去,没有形成深刻的记忆。

所以在我坚持了一个学期后打卡背单词后,六级依旧没有通过,下一个学期,我继续打卡背单词,再加上反复做真题,终于在第四次通过了考试。

同样的,我在大学也有办健身卡,一年的健身卡,当时很便宜,只要400多块。

我每天都去打卡,因为不想浪费办卡的钱。有时候在锻炼时,脑子想的是别的东西,思绪完全不在锻炼上。踩着椭圆机就这样让时间过去。

第三个点是在下篇的第五章第六节,“反馈:是时候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了”。

作者在书里面引用了古典在《跃迁》艺术中这样描述高手的破局战略:找到自己的高价值区——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再借助头部效应的系统推力,从一个小头部不断地向大头部移动,实现跃迁。而抢占头部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持续打磨高价值的作品,凭借作品换取反馈。

由此,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身成长》和《认知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