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源记》谈谈死后的世界

作者:黎荔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又到了扫墓祭祖的清明时节。

在碧草绿水的春郊,村落边,陵园里,火光雄雄,纸灰缭绕。风吹旷野,在火光处,有纸钱儿在缓缓地飞。古墓垒垒,春风吹来,又生出了离离墓草。如果此时,再下一场淅淅沥沥的清明雨,如烟,如丝,迷濛,若有若无,一如扫墓人心头之余悲袅袅。这就是清明节独有的凄清与哀思的氛围。为逝去的亲人斟一杯水酒,摆一束菊花,那些故去的亲人,今生今世我们都不可能再相见了。只能在哀痛悲伤之余,让亲人知道,即使阴阳两隔,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也会与其同在,与之分享。

已经永久逝去了,那些在大地上活过了一生的人们,不能随墓草而复生。他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走出了时间,从此在时间之外——那个几乎不可能再与我们发生任何交集的世界。正所谓“人间生离犹可见,一入黄土两不知”。这就是人世间最远、最不可触及的距离了吧?

不过,那个死后的世界,也是有个别生者去过的,当他们不慎打开了时空虫洞,在各种灵异故事和民间志怪里,都有类似的记载。那不一定是一个阴森可怖的世界,也可能是一个美好的所在,作为人们最后的永久归宿之处。

比如,《桃花源记》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在传为陶潜所撰的《搜神后记》中也亦可找到,只是版本略有差异。在《搜神后记》卷一,《桃花源记》是其中的第五则故事。《桃花源记》的上一则故事,即《搜神后记》卷一第四则故事,讲一个姓何的隐士,某一天,遇到一个跳上古《韶舞》的人,他跟着这个人追去,径直追到一座山上。山上有一个洞穴,只能容一个人通过。这个人叫他进洞去,他便跟着进入了洞穴。开始时洞内很狭窄,越往前走就越开阔宽敞,这个人就突然消失了。他看见这里有数十公顷良田,于是就在这里开垦耕种,作为世世代代的事业。他的子孙至今还定居在这里耕作生活。

《桃花源记》的下一则故事,即《搜神后记》卷一第六则故事,讲南阳刘子骥入衡山采药,深入山中却忘记了返回的路。他在一个山谷中看见一条溪流,溪流南岸有二座用石头修筑的圆形粮仓,一座门关着、一座门开着。溪流水又深河面又宽,无法渡过去。他想要回去,却迷了路,好在遇到一个为做弓箭来砍伐树木的人,问明路径,才得以回到家。后来刘子骥想重新去寻找圆形粮仓,但却再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

这两则故事,可以说是《桃花源记》的前传与后传:进入狭窄的山洞,越往前走就越开阔宽敞,穿过山谷中的溪流,溪岸有石头修筑的圆形粮仓,耕种良田,粮食充足,迷失路向,伐木标志,这些元素与《桃花源记》都是衔接在一起的。

桃花源记到底写的是什么?有人认为《桃花源记》是纯虚构的创作,有人认为它是基于实有其事的纪实文学。有人认为桃花源是神仙故事,荒唐传奇,有人认为它是陶渊明寄寓抱负的理想国“乌托邦”,还有人相信一定有这个地方,并言之凿凿它在某郡某地,其中有人说它在南方,又有人说在北方……

而如果从《搜神后记》的上下文语境来看,《桃花源记》分明是一个灵异故事。中国的鬼故事很多不是恐怖片,而是恍兮惚兮、脊背生凉的悲情故事而已。比如,偶遇一个人,和他或她交谈吃饭甚至共度春宵,事后才知道那个人已经死了。或是无意中走入一个所在,流连多时,醒来之后发现是坟地荒宅,之后再想寻找,发现这个地方再也找不到了。从这个角度来,《桃花源记》其实讲的是渔夫误入死后世界的故事。一村的人幸福地生活在某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早已忘记自己其实已经在秦朝战乱中惨死。时间就一直定格在秦朝,而这个地方就类似于坟堆。这是亡灵留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幻影怨念,还是他们毕生求之不得的美好愿望?

渔夫不慎打开了时空虫洞,他是如何误入其中的?先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为什么是连片的桃花林?桃木亦名“降龙木”、“鬼怖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至今民间还认为桃木制品可驱除鬼怪,辟邪。穿过桃花林来到的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处有山,山脚下有一个小洞,渔夫从小洞口钻了进去,进入桃源世界。桃源村落的布局结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空,屋舍俨然”,这个结构很像墓室结构。渔夫和跟村民讲到晋朝的事,村民“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因为这是死后的世界,时间已经如果冻一样凝固。渔夫走出山洞后,很有心机地“处处志之”,他回到武陵,就到太守那里说了这事。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夫前去查探,寻找回来时所作的标记,却再也找不到了。

为什么找不到?这个无官府、无战乱、景美人善的避世村庄,并非实存于世,你可以理解这是理想之国,也可以理解这是阴间世界。阴间世界不一定阴惨恐怖,人死了是去了另一个世界,他们在那个世界过着跟我们无异的生活。因为解脱了一切,回归到了本来的纯净与自由,所以甚至更为美好与纯粹。


那么,将桃花源解作实有可不可以?在深山老林与外界甚少来往之处,有些过着古老生活的人们,这种情形应当是存在过的,也是可以想象的。因避乱而进入深山的情形在古代确曾发生过,如“四皓”就是如此——夏黄公、绮里季、东园公、甪里先生四位因避秦时乱而跑进商山深处,朝廷聘之不出,稍后一度出山仍复归隐,就确为真人真事。《桃花源记》确实给人以深刻的纪实印象,刘子骥也实有其人,是当时的渔隐名士,也是陶渊明的远房亲戚,他们俩人还一起被列入了《晋书·隐逸传》,只不过桃花源故事仍然是虚构的,并且在创作中有过前后两个版本。

根据陈寅恪先生《金明馆丛稿初编》中的《桃花源记旁证》的考证,他明确指出《搜神后记》中“桃花源”一则“实陶公草创未定之本。而渊明文集中之《桃花源记》,则其增修写定之本,二者俱出陶公之手。”《搜神后记》中“桃花源”,从上下文语境来看,更符合灵异传奇事件的设定。而后来人们在陶渊明的诗文集里读到的文本,与此文大抵一致,也有若干变动,除个别字句的增删修润之外,主要的不同有两点:一是删去了渔人(黄道真)和太守(刘歆)的姓名;二是文末加了一小节尾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南阳刘子骥听到这个故事,也去寻找,但没找到,病死了才把心愿了结——是死后才能找到桃花源的意思吗?

《桃花源记》是一篇千古名文、奇文、隐文、谜文,因其虚实相间、藏头露尾的笔法,后世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猜测,桃花源是渔夫误入死后世界的故事,也是《桃花源记》的一种解读。之所以不复得路和无人问津,因为那个死后的世界我们在世的人都无法前往,而已经去往那个世界的人再也没有返回人间。

也许阴阳其实无隔,死亡之后,肉身和灵魂换了另外一种我们并不清楚的方式存在而已。我们那些在生死间离散的亲人们,所有那些沉睡在地底的人、栖身在树根下的人,在点点滴滴的清明杏花雨中,他们都在哪里在某种形态存在?是不是在某个落英缤纷的地方,一个行到水尽处的地方,他们正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惜不足为外人道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桃花源记》谈谈死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