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抓鱼

我们村子不大。

打开“咕咚”的健走,绕着村子走上一圈,不过40分钟、3公里多路。

我们家今晚餐桌有什么菜,村里不少人是知道的。同样的,村里不少人晚餐的内容,我也是知道的。之所以一清二楚,并不是“走街串巷",加微信群之类,而是农耕社会古老的四字真言一一“口口相传”。

早上,有人告诉我爸,后山洪塘放水了。

我们村的山塘水库,是蓄水灌溉养殖一体的。

趁着秋收一时不用灌溉,市水利部门忙着水库坝体的修整补漏。昨夜分段泄水清淤,而这放水就意味着有鱼。只要愿意下水,就意味着有鱼吃。你若是觉得塘里的鱼肯定有土气、泥腥味,那就小瞧了我们村的山塘。虽说是塘,却是一眼望不到头,走上一圈,至少半小时,所以鱼的品质完全没话说的。

匆匆吃过早饭,带上网兜,开上三轮车风驰电掣往后山而去。

停好车,迎面已有不少人拎着水桶满载而归。

塘里还有好几个人,水面不时有鱼窜出。

天热水浅淤泥多,抓鱼并不容易。

我是岸上闲人,看越来越多的人下水抓鱼,仅仅是看,也是津津有味。

一个小时后,老爸上岸,渔网上“硕果累累”一一挂满了活蹦乱跳的鱼儿。

回来时,特意数了下路边所停的三轮车,有7辆。这意味着今晚村里有七户人家,餐桌上有鱼了。

半途停车,在水堰边清洗雨裤水鞋。听老爸和人说话。前后不过五分钟,我亲眼目睹“口口相传"的魅力:看着那户主干净利索带上抓鱼工具,骑上三轮车往后山快马加鞭而去一一又多一户人家晚餐有鱼了。

一个多小时的收获,让父女俩几乎忙了一天。摘鱼、剖鱼、炸鱼,那美味,终于,弄好了。

当我端起饭碗时,我们村十几户人家和我们家一样,今天加餐是鱼。

我说过的,我们村不大。

尤其是在“口口相传”的乡音中。

当我打开手机时,觉得隔壁村似乎也越来越近一一地球村。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塘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