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学习》-5/7-2组-菲比

R原文

我们经常会拿时间去换钱,因为我们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值钱,而正是因为这么想,我们决策的时候不会把时间当作很重要的资源,我们会惜金,但是我们却不会惜时。而我们浪费的时间,会造成我们无法进一步升值。而无法升值其实是收入无法提升的瓶颈,因为你不能给其他人提供更多的价值,就无法得到更多的价值。
所以这个坏循环差不多成闭环了,在这个闭环中,我们绝对忙碌,忙成狗,但是内心未必会充实。在瓶口放一圈毛毛虫,它们围成圈往前赶,多么匆忙又充实的景象啊,但是它们不知道自己只是在转圈。在坏循环中的我们,也像虫子,只是不经意间才发现,那时人生已经走完好多路程。
处在坏循环中,如果要突破,至少要先出来,别陷入其中。如果你一个月的收入是8000元,按一个月22个工作日、每天8小时计算,一个小时的时间价值大概是50元。那么,如果你一天用两个小时通勤,那一个月损失的时间价值大概是2000元。
当然前提是,省下来的时间你拿来多做一些事情,如果光用来打游戏,那还是去挤地铁好了,哪怕是用来谈恋爱也比这个好……我把省下来的时间拿来写文章,持续三年,积累了100多万字。
但是不管怎么样先从这里开始吧,把时间省下来,多做一些事情,把该投入的钱花出去,追求效率。我们自己的路线图,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一笔笔地画出

I便签

WHY

有时候我们想要省钱,所以把很多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但是结果却变成做了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家里需要修下水道,本来花100块钱请专业人士可能就解决了,你花了几个小时还没弄好?亦或者是想要找个免费的背单词app,因为口碑好的都要交费,结果花了一个下午就为看哪个app最便宜最好的blog。把原本的初衷:背单词忘的一干二净。

我们总是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有成本。但是我们却常常陷入如何找到免费的替代品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就像互联网里有一句老话“免费的其实是最贵的。”。免费的产品之所以免费是因为它在别的地方拿到了收益,比如说你的信息是打包卖给其他公关公司的,或者说看一个10分钟的视频,广告时间就占了三分之一。

WHAT

这样的做法在作者看来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比钱还重要的升值机会。那如何才能跳出这个瞎忙的怪圈?作者给出了一个方法,我总结为“时间衡量法则”。具体方法如下:

HOW

1. 计算时间成本单价

我们可以用你的工资来做个初步计算。假如你每个月工资10000,一个月22个工作日,每天8小时。那你一个小时的时间成本就是56元左右。

2. 计算事件总时间成本

然后根据这个时间成本去计算你现在为某个花费时间而做的成本。

比如说你现在每周3次每次3个小时去外面聚餐加上1个多小时等叫号,哪外出聚餐的时间成本是:56*3*4*4=2688元。

3. 对比你做这件事情的收益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主观的事情。但是我们判断的重点应该是这件事是否给你带来了正面的作用。比如说出去吃饭这件事情,如果单单只是吃饭,你并没有得到某种升值,某种成长,我们就不能把它当作正收益。

如果你每次吃饭都谈成了一件生意,或者学到了某个知识,认识了某个能过帮助你成长的导师,那这件事情就是有正面作用的。

WHEN

当我们苦恼与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时候,时间衡量法就能很快速的帮助我们判断当下某一些行为、事情我们是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达到的,比如说花钱请专业的人,而不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当然,这个回报的评判标准是因人而异的,我们需要对比成本和收益来做出选择。

A1便签

故事

之前我们在开发一个产品的时候,正缺乏一个专业的有经验的产品设计师。而当时我们就为了节约成本也想着能够自己学到关于产品设计的东西,我和

团队开始找线上的课程来进行学习。虽然我们之后对产品设计的工具和理念有了更好理解。但是做出来的产品设计并没有达到公司的标准。结果最后需要请第三方来进行大改造。

团队的士气不仅变低了,还延迟了产品的上线。

反思;

当时我们如果使用“时间衡量法”,计算出我们每个人为了去学习设计而花费的时间,那我们很可能就不会自己去动手,而直接请别的公司来做,不仅节省时间也保证质量。

A2便签

目标:这周周末决定需不需要请清洁工来每周打扫房间。

行动:今天晚上和老公讨论:

1。计算如果我们自己打扫的时间成本vs 请人打扫的成本

2。如果请人来打扫卫生的时候,我们能够用相同的时间做什么。

3。如果不请人来打扫而是我们自己做,带来的收益有哪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学习》-5/7-2组-菲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