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自律:事不拖、话不多、心不乱

“做事不可迟缓,言谈不可杂乱,灵魂不可焦躁不安,生活才能平稳无忧。”

一个人最好的自律,是管好自己。

专注于该做的事情上,则水到渠成。

沉住气,事不拖延

听过一句话: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我们往往陷入胡思乱想,却忘了该怎么行动。

越是犹豫不决,越滋生出焦虑。

勤,能解决生活中大部分问题。

石悦是《明朝那些事》的作者,他的成功源自于每天的积累。

5岁时,石悦开始阅读历史书籍,每天读2个小时。

11岁,他把《上下五千年》读了7遍;

12岁后,他翻阅《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明实录》、《清实录》……

在这样的坚持下,他十几年来,看了6000多万字的史料,最终写出了《明朝那些事》,获得无数喜爱。

“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

人生就像一棵树,务必扎根深厚,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定成不了大事。

曾国藩在写给儿女们的家书中说到: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

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沉住气,打硬仗,吃硬饭。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为人处事,需要踏实勤勉,切记三心二意,拖延不定。

管住嘴,话不多说

俗话说:

“一壶水不响,半壶水响叮当。”

人生在世,言语要谨慎,行动莫轻浮。

丢掉抱怨和争论,是最高级的修养。

稻熟低穗,人熟低声。

三国时期,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却隐居隆中,躬耕陇亩。

在当时复杂局势下,诸葛亮不愿意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谋。

干脆选择闭嘴,不管是非,静待时机。

晴天耕种田地,雨天饱览诗书、研习兵法,韬光养晦,被称为“卧龙先生”。

最终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选择步出隆中,留下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后来诸葛亮在临终时,写了《戒子书》留给儿女: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言语,代表一个人的三观。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选择安静,不评判是非。

不经他人事,莫论他人错。

心中有尺,说话有度,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弟子规》云:

“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宁肯沉默,也不要谄媚讨好。

英雄无言,岁月有声。

话不多说,静可内省。

与耍嘴皮子功夫,不如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的本领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好的自律:事不拖、话不多、心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