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概述
1) 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后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通常是在创伤事件后经过一段无明显症状的潜伏期才发病。潜伏期大多在6个月之内。症状持续时间须超过一个月。
临床表现
1) 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三个方面:
• 反复回忆创伤性体验:无法控制回想遭受过的创伤体验,如同电影中“闪回”
• 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木:患者回避谈及与创伤有关的话题,或回避可能勾起恐怖回忆的事情和环境。有时可表现出一种“麻木”感(情感迟钝),对生活中某些重要方面不能提及和不感兴趣,对周围环境漠无反应,快感缺乏,与人相处不自然。
• 警觉性增高:植物性神经过度兴奋,易产生惊跳反应,易激惹或暴怒发作,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
2) 在DSM-IV中,若创伤后的精神障碍不足4周,并且在创伤事件之后4周内发病者,称为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与PTSD相似,主要区别是分离性症状比较突出。
病因
1) 病前的人格特点:依赖性人格、边缘性人格。
2) 童年的创伤:受歧视、受虐待、被遗弃、性的创伤、与父母分离的创伤等(战争国家的儿童,经历海啸的儿童)。
3) 既往有过某种精神障碍如惊恐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缺乏社会支持。
4) 生物学:遗传。创伤可激活 NE 系统,导致警觉性与情绪体验比正常人强烈。
5) 心理分析理论:痛苦记忆要么通过分散注意力加以克制,要么无意识被压抑,而患者在是否把创伤整合到自己原先信念中内心存在着冲突。
6) 行为主义理论:PTSD 产生是害怕的一种条件反射。
7) 认知理论:PTSD 病人发展了一种内部认知图式
• ——夸大危险信息(如被强暴时有烟味,以后闻到烟味就会觉得很危险。)
• ——对创伤性事件的消极解释(被强暴后认为是自己不好,自己不配有好的家庭和配偶)
治疗
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目标之一是使病人面对现实,回到现实处境中来,削弱以至削除病人对已经创伤的情感体验和反应。
• 支持心理治疗(对病症不严重者有效):鼓励倾诉其痛苦体验,设身处地理解患者的情感,向患者说明各种常见症状(如失眠,易激惹,与家人疏远)的来龙去脉。
• 集体治疗:如美国对越战退役军人的 PTSD 的小组治疗。
• 行为治疗:主要采用暴露法的技术。如: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或生物反馈。
• 认知治疗:常与行为治疗结合,治疗过程中,支持系统起积极作用。
2) 药物治疗
• 急性期,尤其是病人焦虑的痛苦严重时,药物治疗往往是必要的。
作者 | xiezj
编辑 | xiezj
(本文由xiezj原创,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