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读书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我不知道学历史的人,会不会时不时地涌起一种淡淡的忧伤,为湮没于史卷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近日,先是开始重读《明朝那些事儿》,而后有幸听了一堂讲《孙子兵法》的课。于是,淡淡的忧伤情绪就一直围绕着我。
历史,淡淡的忧伤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让我想起一本老书——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很多年前在学校时,导师就推荐说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自己买了一本后,就把此书当作“五星级”的藏书之一。
《万历十五年》先有英文版本,叫“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译为“1587年,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后来三联书店译成《万历十五年》。
有意思的是,这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写成的书,在国内出版后,读者群几乎涵盖了各类职业,尤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非历史专业生为主。
说到这位已作古的前辈,一直以来学术界都有人不买他的账,称他是“历史学界的琼瑶”。但他的“大历史观” 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事实上,他在相关学界所受欢迎程度,的确远比在历史学界高得多。
我觉得现在这套《明》书与《万历》是一脉相承的文风。都是讲明朝那些事儿,小说的笔法,冷峻的思索。叙述残酷的历史事件来不动声色,但却能让你读得惊心动魄。期间也不乏幽默诙谐的评议。
读书明智,滋养心灵
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那么历史应该怎样读?
都说读书可以明智,可以滋养心灵。我认为读史尤其如此。
正如讲《孙子兵法》那位老师所言:反思历史,反思人生,前瞻未来!
老实讲,最初吸引我听这一堂课的原因是老师是个女性。很少有女老师讲孙子兵法这么好。
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说到这一点时,也用了“淡淡的忧伤”来形容自己研究历史的心情。
前有道,后有法,中间研究天地人
以下引自我的课堂笔记——
历史如此漫长,2500年以来我们留下的兵书何止《孙子兵法》一本。然而大浪淘沙,这6072个字最终成了历代将军与战争研究者最看重的遗产。
战争的筹码是生命和鲜血,战场可以让一个士兵成为将军;同样,市场的筹码是资本与智慧,市场也可以让一个穷人变成富人。
我记得曾经采访过一个德国药企的老总,问他最喜欢看的书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如今已走进MBA课堂成为一门课程。
这里面蕴涵的智慧,绝不是听了短短3小时的课可以学到的。但我记住老师分析孙子兵法的精髓:前有道,后有法,中间研究天地人。
具体来说,她认为孙子成功的原因一是抓形势;二是找明主;三是知进退。
老师尤其提醒对于现代人来说“知进退”的重要性。
在我们不够成熟的时候,眼中往往只有“进”,只知如何去“获取”,往往不去尝试“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境界。
因此这位老师说,遇到危机时,不妨多用这种“静止疗法”。
传统思想的精髓总是相通的。这种“静止疗法”让我想起《明》书里有这样的评议: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前几日,在一本时尚杂志的主编寄语里也看到几句话,引起的共鸣与此类似——
一只盛满了水的茶杯,如果不舍得倒出杯中的一些水,就不能再得到另外一些新鲜的水。
一棵长满了叶子的树,如果不能在秋天舍去一树的叶子,就不能再拥有嫩绿的下一个春天。
在这个世界上,奋斗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获取。人获取得越多,仿佛才越成功。
可是,许多人忽略了一件事:获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就是在大家常说的“舍得”。
所谓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得,就在于不舍。
舍,首先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舍,还是一种勇气。
把自己千辛万苦获得的东西舍出去,没有一点儿勇气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或许重新获得。
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越!
坦然于一份放弃,豁然于一份超越,这就是人生!
思想总是相通的,研究某一专业的人绝不能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
比如这位老师,在讲到如何抓形势时,居然引用《红楼梦》里薛宝钗一句迷语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让我好生敬佩!
只是,在这些深入浅出描写他或她,或是它的历史事件中,你能看到多少个自己的影子呢?(pengshanxiaojing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