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阳《写作,照亮我的教育之路》

在东哥社区,朱胜阳老师做了一次成长分享,记录如下:

01.讨厌写作:一个不会写文章的人


发表在《教师博览》上的一篇文章,被评价为:写的实在,文从字顺又立意高远。

从小不会写文章,讨厌写作。从小是一个顽劣的孩子。小学时抄作文,把自己以前的作文再写一遍是常事。

进入师范后,仍然讨厌写作,请人代写。老师没有评语,也不批评。代写的文章每次分数都比自己写得分数高。

参加工作之后,仍然如此,每个学期,论文写作,每一次评比,写不伦不类的文章。没有专业成长的念头,质量差。最好的一次,是获得街道举行论文的评奖。

前七年的最主要成绩是街道班主任论文优秀奖。

02.开始写作:鲶鱼的出现到树立写作自信


七年之后突然开始写文章,山村小学时期,玩游戏,不反思,没有写文章。唯一的成果是结婚,找对象。

2005开始写文章。有鲶鱼的出现。一方面思考今后的路,另一方面,一位男同事的影响。这位男老师,让我又紧迫感,暗中较劲。他开始发表书法作品,我开始投自己的国画作品。

这位老师开始写文章,并发表,对我的打击很大,暗自努力,想写文章。开始大量看书,打下了阅读的底子,背宋词,唐诗,还读儿童文学作品。慢慢地想表达。开始想当美术老师,但是画国画是自学,没有老师教,所以国画是自学,是临摹。中国画拿过一等奖。最终选择走语文这条路。开始看书写作。2005年一月开始看书,这年8月写了一首诗歌,在语文版上发表,从这一首诗歌开始连续发表了5篇,让我品尝了发表文章的乐趣,树立了写作的自信,我这个不会写文章的人,会一直坚持写到今天,最初发表的5篇文章功不可没,那个时候什么文章都写。有读后感,有语文教学,也有自己成长感悟,那时没有师傅引领。

没有师傅引领,外出听课的机会很少,怎么办,啃读名师的课,临摹,身边没有师傅。和学生一起读书,课堂案例,讲课堂朗读。

这些文章发表后非常高兴,怎么写出来的,只有自己知道,呆坐在电脑前,一直到10点后,每天在晚上写,写好都在凌晨2点以后,感觉非常惊讶,总感觉这篇文章就在自己心中,如果自己不去写,是不是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一直到现在,都感觉这些文章,不是自己写的一样。

虽说当时写文章如此不易,真的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也是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了写作的作用,它能让你主动思考教育教学,然后在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用张万祥老师的话说,写作是总结,是反思,是提升,这必然会使教育更上一层楼。当然,在这过程中,收获最大的使学生。

03.学习写作:写文章就是有话想说,把话说好

一直在学习写作。为了写好文章开了很多写作方面的书。像吕叔湘《语文漫谈》、《怎样写作》,叶圣陶的《文章例话》,朱光潜的《天资与修养》,其中朱光潜提到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

文学的条件很简单,第一是有话值得说,其次是把话说得恰到好处。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朱光潜在《流行文学三弊》,正式这句话让我觉得写文章不难,照着这个方法写文章把话说到恰到好处,我多看名家作品,揣摩他们并学习它们怎样把文章写道恰到好处之外,自己文章写好后,反复修改,先自己修改20多遍,再请同事修改,之处问题,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文章写好。



04.认识写作:说真话是写文章的底线

直到那个时候,向茅老师投稿,他收到稿子后,给我回复:

读这类文章,撇开有的人虚情假意不论,总让我很矛盾。一方面,我非常认同人需要有信仰,有“心”;另一方面,我又总是怀疑信仰本身就能解决复杂的世俗问题,包括为教育开除良方?不论是当年作为教师还是现在作为编辑,我都不能接受教育过程中温情的东西。这中东西,一是太虚,而是太弱。我们是老乡,希望有机会面谈。

那个时候, 看完回复,真的是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三言两语把我虚情假意的皮撕了下来,他看完,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是谎言,一语惊醒梦中人,茅老师的话,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话,什么是谎言。

而之前的明白是假象,回过头来再读自己文章,说的话太过温情,太过正能量,都是正能量的。从那时起,我尽自己最大能量,把自己的话说真,说实。从茅老师开始,我开始知道,说真话是你写文章的底线。


05.感情写作:不是写得好,而是做得好


有这样一个感悟,是有一个故事,当时有一个校长,把握的文章《读过10年,越有滋味》的文章,下发到每一位老师,让他们去学习。这篇获得第三届教师周刊有奖读书一等奖,当时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得到那么多的肯定。后来,那位校长说,不是你写得好,而是做得好。道出了教师写作的真谛:我们老师不是作家,文章写得好固然重要,但是做得好更重要。

因为写作的天赋,毕竟不是人人都有,但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当老师的却是人人都可以。自己的这篇文章写的不正是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吗?听了这位校长的话我更加义无反顾地先花时间去做事,回过头来,再去写文章。

身边经常有老师跟我聊起说自己如何写文章,问我文章应该怎样去写作,其实不是我们不会写文章,而是我们没有花时间去做事情。我们没有研究学生为什么这个字会错,也没有花时间钻研学生为什么作文写不出,更没有话时间去思考班主任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如开家长会,家访,班级管理策略,所以让我们去写任何一篇文章时,我们就会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回过头来看自己抓些年写的文章,好多文章真的是自己做出来。

像这样一篇文章,2012年5月《有些事情看不见,看不见却在那里》,发表在《读写月报》上,讲的是我带女儿做的亲自阅读,花了四年去做的亲子阅读,四年下来的一个总结,这是我花了四年时间去做的事情。

像这样的文章,我跟着名家学写作,做了七八年的时间,也写了七八篇文章。

“跟着名家学写作”

跟着林海音写童年,跟着冯骥才写人物;跟着鸠十写动物;跟着比尔写愿望;跟着鲍雷伊写日记;跟着新美南吉写童话;跟着欧亨利写小说……这些文章已经做了八九个专题。

走读绍兴,这是自己做得事情,也做了七八年的时间。这篇文章《走读绍兴,开启乡愁之旅》,这个课程在整个绍兴推广,这是我这个普通教师难以想象的。

近两年时间,出版了三本书:《跟着名家学语文》,《文化寻根》,这都是做出来的。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同学会笑话我。一件事,你做上几年,肯定会有话说,肯定会有心得体会。

所以,像我们老师写文章,还是那句话,不是写得好,而是做得好。我们老师你就为学生去做吧,去思考,你肯定会有更多的文章出来。

06爱上写作:从影响别人到影响自己

写了15年,现在爱上写作,我写文章很慢,但是不写,我会很难受。现在如果问为什么写文章,我也有我自己的理由。

第一,想要有话语权。我要表达,要证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从小调皮捣蛋,没有阅读习惯,也没有看过过少书,不会写文章的人,当了老师后,他会怎样发展,不会写文章的人,他会怎样发展,会最终成为怎样的样态来。之前我们看到更多的例子是,是一些从小听话懂事,好好学习,当了老师之后,一帆风顺,有名师引领,底子又厚,最后出类拔萃。

像我们这样普通的,从小调皮蛋蛋的,或者像我这样从小不会写文章的人,有没有出路?而且我发觉,许多名师专家,他们表达的观点,和我也是有区别的,因为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他们这样的心理,我所经历过的,他们也都没有经历过。

所以,我的文章写出来,我这一类老师可以怎样成长,可以怎上突围,这是第一方面的原因。

第二,留下了自己的故事。现在已经教了23年,回过头看,我作为老师,我究竟留下了什么,现在。我觉得我留下了故事,一个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有思考课堂,有思想启蒙,有阅读推广,有我与孩子一起玩耍的故事。我想这20年,有了这些故事,我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没有虚度,我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有故事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也曾迷失过,不是15年成长是一帆风顺的,这中间有两年没有写文章,人也颓废,心理空虚,想用其他东西填补,去唱歌,去徒步,都不能填补。后来重新写文章,让我充实起来,许多时候,写文章还是为了梳理自己的思绪,调整自己的心态。寻找自己的方向,然后从容上路。

从这个角度来讲,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许多时候,文章的读者恰恰是自己。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会多写一些文章,给自己看,能不能发表不重要,能不能影响别人也不重要,而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交代,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而不是交了20年后,没有故事的人。因为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会遗忘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胜阳《写作,照亮我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