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的苦恼【原创】


    今天,好友又向我哭诉,儿子幼儿园的班主任再一次向她发出“通牒”,你儿子到底明年升不升一年级了,看看,坐,坐不住,干什么都慢,什么也跟不上,看看,写字都要出格,怎么说,都不管用......你们做家长的,回去好好辅导一下吧,照这么下去,明年还得上一年大班......这已经是儿子班主任向她发的第三次“通牒”了。每次说完好友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确实这样,儿子活泼好动,不喜欢静,写字也辅导过,可是,他总是不认真听,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怎么办?好友愁眉苦脸的向我“求助”到。

     听完她的话,我的气也不打一处来,什么老师啊?怎么能说这样苛刻的话,留级早就不兴了,况且还是幼儿园?幼儿园老师的素质真是太有待提高了!可是,再骂也不管用啊。怎么办?我顿时想起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推荐给了她看。这虽是一本儿童读物,但对家长教师都会有所启迪的。这两天我看了一部分,深深的被里面的情节吸引住了,也深深的被小林校长的“赏识教育”所打动。主人公豆豆是一个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眼里,她似乎有着太多稀奇古怪,难以理解的举动,而被原来的学校责令退学,而后,来到了巴学园,遇到了小林校长,一个懂她的校长,一个听她喋喋不休讲了四个小时,“连一个呵欠都没打”的校长,一个耐心细致,让每个学生都会找到归属感的校长,让豆豆霎时间爱上了这里。在这个学校里,门是从地底下长出来的,教室是废弃的车厢改造城的,每天都是从让学生喜欢做的事情做起,吃着“山里的东西”和“海里的东西”......最终,在小林先生的爱护和引导下,别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为一个受人喜欢的孩子。

      希望这本书多多少少能给好友带来收获。

      回到办公室,我静静地坐在电脑旁,“好友的苦恼”挥之不去,想想她那天真可爱的儿子,想想班主任那最后通牒,想想好友苦恼的样子,该怎么办?换成我会怎么做?这时,一个故事浮现在我脑海前。《是谁把儿子骗进了清华大学》,这个故事我不知听了多少遍,家长会上不知领着家长学了多少遍,每次听,每次读都是一次震撼,今天我又翻出这篇文章,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又重新看了一遍,今天,这个故事,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今天,我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那位母亲的不平凡与伟大。是啊,对于那位母亲来说,对于好友来说,对于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来说,班主任,我们无法改变,儿子的习惯也一时地难以改变,能瞬时改变的是我们自己,自己的心态,自己的立场......

    学学那位可敬的母亲吧,最了解孩子的人是母亲,让我们一起做孩子们的“伯乐”吧!

经典教育故事——《是谁把儿子骗进了清华大学》

一位年轻的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然而,看到等在外面的孩子她还是平静下来,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并且没让母亲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对这位母亲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倒数第二,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最好你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眼泪。然而,当这位母亲回到家里,儿子害怕地问老师是不是说了他,母亲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细心些,一定回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35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地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这位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这老师点他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他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他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也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目前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母亲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来让她儿子去一趟。此时,这位已是中年的母亲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相信儿子能考上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了,并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母亲的手里。突然,儿子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你说的都是骗我的话。我知道这些话只是一层纸,一捅就破,但我还是喜欢听,因为她成了我学习的动力。”听了这话,两鬓已经斑白的母亲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信封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友的苦恼【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