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先农坛(二)皇帝的一亩三分地

在先农坛里游览,有一处不起眼但值得仔细一看,而且揣摩起来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观耕台”和“一亩三分地”。

     “一亩三分地”这几个字听起来十分的耳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其实就是将“一亩三分地” 隐喻为个人利益或个人势力范围。据考证,“一亩三分地”这句人们常说的口头禅,其来源就与先农坛里皇帝“亲耕”的这块耤田有关。当时皇帝“亲耕”的这块地面积恰好为市制的“一亩三分地”,于是,人们推而广之,将个人利益或个人势力范围称为“一亩三分地”。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皇帝的“一亩三分地”是什么样子吧。

  这块用黑色石碑标明的地块就是先农坛里皇帝的“一亩三分地”,这是皇帝祭祀先农神后亲耕的田地。祭祀先农和帝王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但不是每年举行。明清两代,这种仪式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每年仲春亥日,皇帝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并亲耕(称为“藉田礼”)。在先农神坛祭拜过先农神后,在俱服殿更换亲耕礼服,随后到亲耕田举行亲耕礼。亲耕礼毕后,再登上观耕台观看王公大臣耕作。秋天,亲耕田收获后,将其谷物存放在神仓院,供北京九坛八庙祭祀使用。

  站在这块涵义丰富的地块旁,我联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何皇帝的示范田面积是一亩三分地而不是其他的面积呢?我查了一下资料,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取其像征之义。在中国古代,一、三、五、七、九被视为阳数,一和三为阳数中最小的两个数。因为皇帝是天子身份,既要亲耕又不能太劳累,所以定个符合皇帝身份的最小土地面积作为耕田,权作意思一下“示范性耕耘”,故为一亩三分;第二种说法是认为与当时中国明朝的行政区划有关,明朝时共有十三个行政区划,时称“十三都司”,所以取了“一”和“三”作为耕田面积,以此代表皇帝对天朝疆域的管理。

      如果更进一步的考证,可以发现其实“一亩三分地”这一说法更早来自周朝时对老坟地面积的规定。周朝时,当父母亡故后,有点身份的儿子要在坟前守孝3年。3年期间,就在坟旁搭个房子,在坟边的土地上自种自食。当时国家规定坟地面积一亩三分以内不需纳粮缴税。在那时,一亩三分地可以供养起一个人简单的生活。守孝结束后这块坟地就属于个人的“自留地”,仍不用纳粮缴税。但要卖了,买者就需纳粮缴税了。据说,这才是“一亩三分地”说法的原始由来。

  这是先农坛里的观耕台,位于先农坛东南。为明清两代皇帝于仲春亥日主祭先农神,亲耕完毕后,观看王公大臣耕作的地方。初建于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原为木质结构,每年皇帝亲耕时临时搭建。现存的观耕台为清乾隆年间建造,占地面积约508平方米。台高1.9米,东、西、南三面设九级台阶,台阶踏步为汉白玉条石,边沿雕刻莲花图案。台上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板,望柱头为龙云雕刻,地面方砖细墁。台底须弥座由黄绿琉璃砖砌筑,琉璃砖上雕刻花草图案。台须弥座结构层次完全依《清式营造则例》规制,为典型的宫殿坛基建筑。

观耕台的说明。

  “一亩三分地”的中间部分为皇帝亲耕之位,三王九卿位于两侧从耕。依照古制,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作示范性耕耘,以此劝天下从农。时过境迁,估计今人来此见到的这“一亩三分地”已不是数百年前的原样了,其中的一部分已成为铁丝网外现代化体育场的一角,只有兀立着的说明牌,记载着这曾经的一切。

   此为观耕台台面,为长宽各18米的方形。前面的红色房子为皇帝在亲耕前更换服装的俱服殿。先农坛内,从“观耕台”到“一亩三分地”近在咫尺,当年皇帝、皇后每年一次在此演试“亲耕”情形,表示普天之下该种五谷了,并以此显示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即便觉得身着龙袍的皇帝和装饰华丽的皇后有点做作,但也是用心良苦。时代的脚步将我们带到现代化的今天,还要把我们带往更遥远的未来,但我们不可忘却我们的祖先原本都在这片广袤的黄色土地上辛勤耕作过,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依靠五谷杂粮繁衍生息,在当今社会里我们更不应该忘记那些仍以“面向黄土背朝天”的方式劳作在田园的农民兄弟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故事的先农坛(二)皇帝的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