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报表”折叠了时间

卢卡·帕乔利和他的《数学大全》

意大利威尼斯人近代会计之父,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又译:帕西奥里1445年-1517年)。他是同时期的另一个名人“达芬奇”的好基友,他与达芬奇一样也是一个全才型人物,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衡量的话,“帕乔利”比“达芬奇”更具有改变人类发展进程的划时代意义。他最有价值的一项整理工作,就是在他的《数学大全》中所记录的“复式簿记法”,这一重要的记账方法改变了人类的财务记账方式,甚至可以说他这项重要的发现,让大规模商业行为和工业行为有了最基本的可能性,有了数学的基础。直到今天,几乎所有学《会计学原理》课程的人,都受惠于他的最初发现。“复式平衡记账法”在差不多500年后,让中国的钱庄在西方的银行面前,变得毫无竞争力,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原本的经济体系的崩溃,和对外金融的绝对依赖。很多人都不明白,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并不是简单的船坚炮利导致的,而是大规模经济管理能力不足导致的。说得极端一点,也就是类似于“复式记账法”这样的现代财务管理能力不具备导致的。

今天在这里提到帕乔利,并非是要讨论他本人,而是想借用复式记账法中的一个惯用表格模式,来告诉读者,我们人类是怎么用账本来折叠时间的。

稍有会计知识的人都明白,通常我们在记录会计账本的时候,都有一个“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概念,在会计方法中,只要对照这两个数字,无论中间实际发生了什么具体的商业行为,最终可以得出是盈余还是亏损的结论。也就是说,我们采用约定时间段的方式,截取其中的两个时间点,进行比对从而发现其中的变化差异,就能得出一个我们希望看到的结论。就经济行为而言,那就是亏损还是盈利;就小孩的身高而言,就是长高了还是没长;就一个渔民而言,今年是多捕了鱼还是少捕了鱼;对一个女人而言,今年是又胖了,还是瘦了……

恒河猴动态平衡实验

这一看上去极其简单的记账方式,却是一次重大的思维突破。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二维空间思维,转向三维空间思维所创造出来的重要应用。过去的传统单式记账法(也称为:流水账),容易出现错漏,而且复查起来特别麻烦。复式记账法是一种“试算平衡”模式的记账方法,说简单一点,就是一种不会错的记账方法。因为一旦出现了记账错误,就无法实现“借贷平衡”。之所以称它为三维空间思维的代表性应用,就是它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第三方出来,这个第三方就是看报表的人,整个记账是否正确,由这位负责检验平衡与否的第三方来完成。

举个例子来说明,大家就很容易明白了。人脑中有个负责平衡系统的脑垂体,如果身体失去平衡了,脑垂体会发出指令,让人自己调整过来,从而保持身体在任何状态下的平衡,这也是人类之所以能直立行走,而不摔倒的重要进化要素。复式记账法就相当于设计了一个“脑垂体”功能,时刻提醒账目是否平衡,并指引制表者哪里出现了不平衡。

复式记账法是完全以结果为导向的,而且只注重结果,并不在意过程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账目只需要平衡了,它就不会报警。可是采用什么方法实现的平衡,复式记账法是没有办法去判断和管理的。当然如果样本采集足够细致,也可以对关系的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起到一定的预判效果。但这些都不重要,就这种手段和方法本身,一定是以一段时间内变化比照,来看评价事物的结果的。而这个结果本身,又变成了下一个复式记账法的“期初余额”,作为下一次比对的初始数据。

西方经济学至今,也还是遵照这一评判标准,来观察经济行为的。无论是企业的年度利润,最后以市盈率的方式表现在股价上,还是国家GDP增长,最后以汇率变化,表现在国民购买力上,整个现代社会的经济行为都是建立在复式记账法的思维体系和标准评估机制上的。可这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因为这种记账法折叠了时间。它简单粗暴的把行为的结果比照,看成了是事物的全部。也就是说,用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会导致一个严重的恶果,那就是只要结果,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因为手段方法,通常不会在复式记账法上体现出来,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表现出残酷和缺乏远见的根本原因。在这种对过程的严重忽视的机制下,人们疯狂追求利润,追求结果,集体忽略了对没有计入财务考核指标的重要要素,进行评估。例如大气、水、植被环境、公共卫生、资源的可持续性等等要素,都在这样一个简单的财务报表上,被严重忽略了。

复式记账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人类经济行为的管理能力,同时也严重忽略了事物的变化过程,一味用结果说话。除此之外,复式记账法还有结果滞后反馈的毛病,在预设的时间段内,并不会提出预警和提前发出任何指导性指令。所以一切人为设计之外的后果,该方法是无法进行管理和平衡的。只等到公共资源出现枯竭,社会环境出现恶化,才来做事后的弥补。到目前为止,这种滞后性带来的恶果,比比皆是。

也许这是人类必经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在现状已经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还熟视无睹。

这种期初期末的对比,直接折叠掉了期中的管理和监督,直接忽略了时间段之内的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么这种断章取义的时间经济管理方式,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答案是:出在了对“时间”设定本身。

人类恰恰是在用定义时间本身,来折叠了时间(前一个时间,指的是刻度时间;后一个时间指的是变化时间)。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时间是怎么诞生的吧,它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

时间是速度的导出值,时间本身并不存在。没有人能证明时间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时间的本质是对变化的测量,时间只是用来维持空间变化一体化的中间媒介”。

按照爱因斯坦的空间相对论描述,物体接近或等同于光速的时候,时间将会静止。虽然我并不认同爱因斯坦的这个观点,关于光速和时间的关系,在之后的“空间相对论”中我再做详细的阐述。但无论如何,时间是衡量变化的一个尺度,如果变化停止,时间则没有意义,也静止了。一个不再变老的人,时间就是静止的;一个不再与其他要素发生关系的物质,它的时间也是静止的;一个不会忘却的记忆,它的时间也是静止的;一个死去的人,他的时间也是静止的;一个稳定的氦分子,虽然它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边,但由于它足够稳定,对它而言时间也是静止的。时间原本就是人类自己定义出来的一个概念,但时间只有相对价值,没有绝对意义。

而时间所能代表的绝对值,是“变化”本身。

通常我们的时间单位“年”,是地球公转太阳一周的周期。我们衡量宇宙空间的距离,则用的是光年。可没有任何办法证明,这些衡量标准是恒定不变的。如果这些全都是变化的,那我们就是在用一个弹簧秤在称量无论多大,也无论多小的物质了。而什么样的弹簧,会有那么准确绝不变形呢?时间完全是人类自己设定的一个概念,它其实在很多状态下就不存在。或许在粒子世界里,计时方式是“夸克年”,按照人类的计时则不到11秒,对粒子而言那就是10亿年。

所以时间是相对的,是用钟表作为时间的尺度,来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方法。就如同数学中的1,你永远无法找到那个绝对的1到底存在在哪里,你只能看到以1作为计量单位的不同物质的数量,从而让人类更加容易理解和定义这个世界。1存在于任何场合,可以用来描素任何物质,但是1本身并不存在。时间也是如此,时间只是人类自己构想出来的一个概念,而时间本身并不存在。

之所以时间被广泛的认同,就在于这个宇宙的变化无处不在。宇宙第一规律就是“变化”,只不过相对变化速度的快慢而已。如果“时间的本质就是‘变化’,则时间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成为一切变化的“参照物”。因此时间是维护空间变化一体化的中间媒介”,这意味着“时间是静止的”。只有静止的时间,才能成为一切变化的参照物,也就是速度的参照物。这意味着一个重大的设想:空间在以光速,在静止的时间环境中运动(具体构想会在空间相对论中描素)。

如果时间可以是静止的,那么“折叠时间”就很容易理解了。只要把变化的速度降下来,时间就慢下来了;相反把变化的速度提高,则时间变快了。这就是“当某些事物,处在不变化的阶段,对它自己而言时间就可以停止或被忽略”。

变化有两种,一种是与外部环境或个体发生关系产生的变化,叫“公平与效率变化”简称:“公效变化”;另一种是个体内部发生的分解、演变、重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叫“现实与梦想变化,简称“现梦变化”。这样就会产生两个时间,一个内部时间,一个是外部时间。这两个时间独立来看待,都可以被折叠,但是如果一体化之后,则无法被折叠。因为这意味着它们进入了一个更加大的公共空间。

有趣的是,人类理解宇宙万物,一旦采用时间来衡量,则意味着人类在不停的折叠时间。

举例子:通常中国人描述自己的朝代历史的时候,都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来概括,很显然这样概括就把很多历史时期给折叠了,其中包括“五代十国”“五胡乱华”“李自成的大顺朝”“太平天国的短暂天朝”给折叠了。再一次举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为例,在这本书中,虽然描写的都是在那一年的事情,但是并没有以时间作为一个衡量标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大量的事件和数据,来试图展示一个更为全面的历史时期。从简单的期初期末来看,万历十五年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重大的事件,历史也没有在那一年终结明朝的统治,但是那一年所体现出来的各种看上去不相关的事物,恰恰给之后的历史,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时间和空间一样也是一体的,不能用简单的时间要素比对,来说明这期间发生事件的来龙去脉。

时间从来都是一个认知概念,当不被认知的事物,是无法给它计量时间的。例如梦境就没有时间,一个脑海里的梦想也没有时间,一颗完成使命没有钻进卵子的精子生命,一个失踪从此再也没有被找到的人。时间对于这些事物,都没有任何意义,也相当于被折叠了。但是,不能因为没有发生变化,就不记录这个过程,也许它内在的一些关键要素,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而无法用时间去比对。

所以时间是衡量变化的尺度,当一个事物不变化了,则时间静止了;如果我们有意识地让一些事物不再变化,那就是对时间的驯服。就如同把房间里的所有物体都做成一米的尺寸,就没有必要去测量房间里的物体了(脑测一下读者:这样的房间存在吗?)。所以显而易见,“当变化没有了,时间也就被折叠甚至停止了”。

空间对时间的驯服方式,就是在空间内的要素,变得彼此少发生关系,甚至不发生关系。从而让时间变慢下来。当一个博物馆里面放的都是1000年前的艺术品和陪葬品,你走进这个博物馆空间,你会明显感受到时间在变慢,因为这个空间已经被不变的东西占领,则这个空间的主要空间要素就是不变化的物体了,那么时间的存在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参观者明显会感觉到,在那个空间里,时间变得缓慢了。

地球的转动带来了公共的时间观念,地球公转一周的年、自转一周的天,经纬度不同的时区观念也随之形成了,再进一步的就是因此演变出来的时钟,分钟,秒钟的观念。你们看,人类在时间的驱使下,开始变得精确了,甚至精准了起来。人类自己开始被自己发明的钟表,追赶着跑了起来。可是跑向哪里?为什么要拼命奔跑,到底在害怕什么?再后来有了毫秒、微秒、纳秒、皮秒…空间距离也开始细分到了毫米、微米、纳米…这不仅仅是一些换算数字,由于视野的微观带来了思维的微观,“降维思考”再次发挥了作用,人类在思维可以通达的领域,开始了“空间生产”,纳米技术的不断突破,就是这种创作的物化过程。科技作为实用的技术工具,再次发挥了巨大的生产能力。

人类在时空的赛跑中,忙得不亦乐乎。可是这个科技的“陷阱”变得越来越深的时候,人类开始“忘本逐末”了。时间的不断细分化之后,人类自己到底应该去向哪里?宇宙万物的本源到底是什么?在和世间赛跑的目的地到底是什么?人类集体忽略了对空间的理解,否认了几千年甚至万年来,人类总结的大量对空间的理解和应用,“空间的抽象思维”被淡漠了。古代人的感性思维,形象思维都慢慢的被更具象和度量的“科技思维”所取代,这些思维方式其实归根到底,可以把它理解为“时间刻度思维”。

自古以来,人类并没有那么急迫的追问时间,而更多的是感悟空间的奥秘。人类一直都在应用空间驯服时间,而不是被时间牵着鼻子走。人类在追求生存的每一个阶段,都没有忘记对美好、和谐、平衡的追求,可是当今的人类却忘记了这些,他们集体在和时间赛跑,在毁灭地球、破坏环境、撕裂人性的善与恶、召唤充满敌意的灵魂,彼此厮杀吞噬。与此同时,人类还在用赛跑的节奏和科学的力量,大规模生产人类自身,以此为代价的就是毁灭了数以千万的地球物种,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将一个原本和谐的空间,变得极致重复和同质化,将一个美丽的地球变得乌烟瘴气起来。

解决这一困局的唯一办法,就是人类理性地掌握“空间思维”的方法,唤醒人类除了逻辑思维以外的,包括感性思维和模糊思维能力在内的综合思考能力。这种唤醒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超越。超越东西方以往的思维模式,达到一个人类更高的哲学高度,用俯视人类以及万物的视角,去感知宇宙及空间的规律。

那么如何超越呢?超越什么呢?答案是,首先学会“超越时间”。

超越时间就是,不被时间的刻度所左右,用心去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比如人类的进化过程,不要在意什么阶段用了多长时间,而是去观察和结构性思考,人类进化必不可少的几个变化阶段。用提问的方法,反向追索人类变化的历程。比如说,今天的人类是怎么发明“我”这个抽象概念的,发明“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要素,“我”被验证出来的,还是被实证出来的?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概念,还是一个在某个维度空间里真实的存在?

哲学思考采用的方法,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忽略时间的存在,用拷问的方式寻求对事物的判断。

启示录:时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时间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相对值,也就是说时间是相对存在的,目前还没有办法证明时间的绝对存在。而经过长期的概念植入,人类已经被时间所捆绑,似乎时间就在那里,我们只能被它鞭策着往前跑。本章内容通过对财务账本的记账方法,揭示出人们通常是怎么用期初期末的结果,来评估变化的。也通过这一章节第一次提出了,怀疑时间是否真的存在的观点。如果我们用时间希望观察的是变化,那么恰恰是时间的计算方法,掩盖和折叠了事物变化的过程,我们只是通过变化的结果,野蛮地判断事物变化的中间环节。时间的折叠,恰恰是通过时间来完成的。打开时间折叠的办法,就是忽略时间的存在,去深入观察事物变化的完整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一节:“报表”折叠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