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2月共读《非暴力沟通》,今天看完,用时近一个月,实际只有八天翻看了这本书,每次都是到了读后感的最后期限,匆匆看两天。

该书不长,作者是[美]马歇尔·卢森堡,阮胤华先生翻译,对于想提高沟通能力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有效的工具书。

非常感谢群主的推荐,让我有机会翻开这本书,不断实践与自己的沟通。

非暴力沟通模式分为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

在与自己沟通时,“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自问:为什么我不能坚持日更呢?

观察:当我翻看日更的记录,从去年2国庆开始,没有超过10天的日更,基本在5天以内。

感受:我感到失望和伤心。

需要:因为我需要通过日更来锻炼文笔和思维,我看重日更给生活注入的活力和生机。

请求:我是否愿意坚持日更?

自答:我愿意,但没有信心能做到。

(观察)当我想到每天必须拿出半个小时以上来日更,(感受)我就焦虑,(需要)我需要大量空闲时间,(请求)我是否愿意早起,从而有更多的空闲时间?

自答:我想早起,但早上我一起床宝宝就醒了,我要陪宝宝睡觉。

(观察)当我想到宝宝也跟我一起醒,睡眠时间不足,会影响生长发育,(感受)我很担心,(需要)我需要宝宝多睡长高高,(请求)我是否愿意轻轻地早点起床,不打扰宝宝,请老公协助安慰宝宝睡觉。

自答:明天可以试试。

在与他人沟通时,“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想到的是工作中的例子,不想写。今后听到,不要自责,不要过度解读,自己就会有一个好心情,好心情有利于倾听他人的需要。

我们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到底有什么样的需要,别人又需要什么,才会那样说,做那样的事。

用心体会自己,也用心体会他人,不带自责,也不带指责。 “当我们生活在平静、爱与和谐之中,我们也就融为了一体。”

最后说一下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回顾以往经历,不管是关于自己,还是涉及他人,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做得不太好的2%,而不是做得不错的98%。

感谢2月共读的组织者,受大家的影响,我选择读这本书,因为我有自我提升的需要。

感谢自己的阅读,通过实践书中知识,善待了自己,也善待了家人。

我们的心情都比以前阳光了,努力让家成为充满爱的地方。

2020.2.27风飘啊飘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