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发奖金想到的

图片发自App

领导统计某银行账号,说是要发奖金。然后根据上级要求,计算出了奖金的数量,让得奖的同事去签名确认。

这奖金的来源,据说是上级领导拉来的赞助,奖励的是教学管理出成绩的,教学成绩在镇里排名️前三的以及在音体美活动中获奖的老师和每个班的学优生。

得奖的除了中层领导,大部分是音体美老师,少数语文数学老师!奖励的金额也是各不相同,有个老师两个学期分别一二名好像获得了五百元的奖金,其他多少不一,音体美活动多,成绩好的,奖金数量自然要于其他老师!

年轻的时候,上进心很强,对奖励一类的事情看得比较重,认为那是努力付出的结果,是一种对工作的认可和好评。

如今回过头来再看,却已与当年的想法相去甚远。

就教学成绩来说,语文数学若能够教个镇级前三名,属于很牛的了。若这个成绩不掺水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会很多。自己从教多年,也深有体会。

然而,浮躁的社会风气和人心,在学校这个本该纯净的环境里,一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为了取得好成绩,为了追名逐利,有部分头脑灵活的领导和老师在歪门邪道上下足了功夫。比如设法找到真题,改卷面分,改统计分,在卷子上做记号,在学生数上做文章……林林种种。

事实一度让大跌眼镜。本来我以为人家确实教的好,是凭借正当竞争得到的结果在事实面前如此可笑。老师还能做这个?而且还是管理层带头或者默许的行为?

后来,看得多了,反而看淡了!每年都要经历至少两次大点的考试,平时不愿努力,到了考试时处心积虑地想这些,太累了吧?只愿上好自己的课,拼尽自己的努力,考不到前一二又能怎样?那些龌龊的事是我所不齿,我是做不出来,所以又何必在意?

好在大多数的老师还是跟我一样的想法,因为努力,成绩也从来不会差!

而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年龄的不断变化,教育早与刚参加工作时的形势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师们的思想也随之改变,成绩不再是衡量老师唯一的标准。

特别是绩效考核出来,标准在不断地改变着,加上了很多其他方面工作的量化标准,有了很多人为操作的因素在里面,扎实努力工作,成绩好的老师未必受到重视,所以在成绩上歪动脑筋的老师基本消失不见了!

因此,此时的教学成绩奖对绝大部分老师来说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随他去吧!

而近几年,学校的很多工作来源于其他非教学方面的事情,各级行政单位的干预,让老师的教学成了非主业。各种检查工作的应付,政府部门一些工作的分担,让领导和老师们苦不堪言。教学奖金这样的事情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提过了。

新上任的领导想要创出点特色,所以有了这些奖励的产生。

有句话说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发奖金是个好事,领导干部在管理方面也出了一些力,做了一些工作。但是,领导工作忙的时候,自己担任的课程让班主任或其他老师顶替,转过身来还感觉自己多做了很多工作,加在其他老师身上的工作量怎么算?

音体美老师得奖金的挺多,在训练过程中也确实出了力,但是,平时的课也经常耽误,而耽误了的课都是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来承担了,主科老师的课时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却根本没有什么办法体现出来,这一点不知道领导有没有考虑过呢?

绝对公平是没有的,但是当老师们的热情已经进入冰冻状态,心里怨言四起的时候,奖金的作用到底是激励还是泼冷水,有待观察后期效果。

若是领导萌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解决老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比如中午吃饭问题,注重饭菜的质量;比如日常喝水问题,出现自来水停水情况能够及时发现,不让老师们上完一节课口干舌燥下来却没有水喝;师生上厕所一起,没有隐私可谈……老师的基本需求方面都无法解决,又何谈热爱呢?激励的效果能产生吗?

但愿管理者不要老是高高在上,能够脚踏实地为老师们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是因为一次次的管理失败让老师们的心慢慢变冷,热情尽失!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发奖金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