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写一篇评论文章可以做这么多事情

1

很久以前看了一篇关于《人生七年》的评论文章,很受触动,于是跑去把56岁的那集找出来看了一下。看完之后发现自己连人和名字都对不起来,想:评分这么高,好像并非每个人都能欣赏啊。

前些天翻自己过往的朋友圈再度翻到那篇文章,觉得文章的内容我依然很感兴趣,于是决定再看一遍这个片子,从七岁那年起,从头到尾完整地看一遍。这个系列每七年一集,一共八集,从头到尾加起来十几个小时,深感应该写一篇文章才不浪费花的时间。于是就这么决定了。

看完七岁那集的时候我很晕,每个孩子都很可爱,可我无法记住名字对应的脸。看完十四岁那集的时候我更晕,7岁时的脸还没记住,7岁和14岁的脸还完全不同,谁是谁的小时候,根本认不出来啊。一直到21岁那集时,发现每次都会不停重复前几集的很多内容,才觉得片子里面的人渐渐变熟了。

2

然而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写些什么。复述一遍片子的内容么?那还不如直接建议别人看全片;发表自己的感慨么?很多人已经写了很多文章,我能想到的观点大家都已经说完了;写片子的拍摄花絮么?我虽然可以翻译过来,但也早就有人说过了,虽然用的是英文。

因为写不出内容,我就边看片子边把别人写的东西全部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

1)里面错误好多,大部分估计都是看过一遍或看过一集就直接开写,所以难免记不住一些内容;

2)随意贴标签好严重,片子中其实并没有给大家加这个那个的标签啊,但文章中遍地都是;

3)感受真的好个人化,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大部分情况下跟事实相差很远……

4)就算说的是事实,14个人作为统计数据而言,样本太小,推论也未必可靠。

莫名觉得很糟心,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我,我就是这么写文章的。

3

翻了一堆文章之后,发现其中最靠谱的是维基百科关于这个系列的介绍。其它写文章的人,都要用很长一大段去介绍片子中的某个人,而维基百科把十四个人全部介绍了一遍,每个人都只用了很短的篇幅却交代得格外清楚,文字水平的差异让我觉得很神奇。

可是,就连维基百科,也有一个地方让我觉得难以置信——它说Nick后来的妻子比他大十岁(因为不确定自己的英文水平还特地去查了senior这个词的用法),而网上可以直接找到他妻子近期发表论文时候的照片,怎么看都不像六十几岁的人,小十岁才更有可能。

人们写评论的时候都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反而让看文章的人搞不清楚纪录片本身到底讲了什么;等到我写的时候,与其再加一些似是而非、自己也不确定对不对的结论,还不如尽可能陈述事实,补充一些别人也不知道的内容——至少人家看完还能得到一些新的信息,而不是变得更混乱。

于是我决定不考虑文章的问题,而先做一个Excel表——难得终于想起来自己是理科生了。

4

因为记着要做表格,49岁和56岁那两集,我开始边看边做笔记,看完全部的时候列出了我的表格格式。结果发现很多内容都记得不太清楚,于是不得不回到某一集的某个点,去寻找我要的信息——这个过程中,我又完整地看了一遍前两集,快速浏览了一遍后面几集。

做表格的过程中,因为看到福利院的孩子、贵族私立学校的孩子都在说boarding school,觉得很困惑,于是查了一遍英国的中小学制度,以及片子中提到的几所私立学校的学费;因为有人说有些工资高的蓝领行业也付得起私立学校的学费,只不过他们不会这样选择,于是去查了下英国的工资水平;因为出租车司机看起来过得还不错,还特地查了下出租车司机的工资水平;因为看到一个没去成心仪大学的人后来辍学了,想知道他的大学到底有多差,于是查了英国的大学排名;因为看到他们的父母离婚的很多而他们自己离婚的也不少,查了下离婚率的变化;又因为都已经查到这里了,想到换成在现在的中国会怎么做,然后惊异地发现里面的很多内容,跟现在的我们有多么的相似......

然后忽然觉得纪录片里的那些人,再也不是我最开始连脸都记不住的那些人,而作为背景的英国,于我也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背景板。

我终于有点明白,怎么在看过一部片子、一本书之后,把它变成“我的”。

对了还有,因为今天已经来不及写完正文,所以,先写篇前奏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写一篇评论文章可以做这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