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5周易指要(31-36)

【周易指要】(31)坎第二十九

【卦体与易道】

1、坎卦是个失衡卦,两个“跷跷板”都发生了倾斜。

2、大过变坎是一次正常的卦变,大过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变成坎卦后就是乙戊己丙甲丁。

附图:


【象辞与断语】

1、坎卦新提出的象有“坎”、“維心亨”、“坎窞”、“坎有險”、“險且枕”、“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坎不盈”、“祗既平”、“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等。

2、坎卦的卦象是“坎”,坎就是低洼、塌陷之处。

【简译】

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低洼、塌陷,只有“心”是通的,行动遵从了高尚的道德。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兇。

重重险阻,陷入深渊,凶险。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低洼之处有险情,求取小的收获。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来者强弱不等,高低错落,有险情但还能安稳,陷入深渊,不宜有所行动。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

一樽酒,两簋饭,用缶盛装,从窗户接入,最终没有什么灾难。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無咎。

低洼之处不满,指望由此填平,没有灾难。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兇。

用绳索捆绑,放在叢棘之中,三年不得释放,凶险。

【简析】

坎卦为大过卦所变,比较坎和大过,可以看出两卦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大过为二阳四阴之卦,坎为二阳四阴之卦。坎比大过少了两个阳爻,大过卦是怎样变成坎卦的呢?

前面我们在谈大过卦诸爻的性质与相互关系时曾经指出,大过卦是一个平衡卦,但在这个平衡卦中,诸爻的性质是不一样的,这里除了阴阳上的差别以外,还有天道上的差别与人道上的纠葛,具体说大过四是开端,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只要条件适合,就会释放能量。大过二是终结,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只要条件适合,就会积蓄能量。其它爻都是“可出可入”的爻,在这几个“可出可入”的爻中,情况也不一样,具体说大过卦的五初三上顺序为庚辛壬癸,其中庚和癸处在转折点上,本来处在转折点上的爻也有积聚功能,乾卦二五“利见大人”,就是因为它们处在转折点上,但这是在六爻均衡和“天人合一”的情况下。大过卦虽然平衡,但六爻并不均衡,特别是天道与人道发生了错乱,大过的天道转折点一个是五爻,一个是上爻,这与乾卦是不同的;大过的人道转折点是二爻与五爻,二爻是天道的终结,没有继续运行的问题,当然也就没有转折,五爻可以转折,但这里有个“天人相悖”,即按照人道是向上,按照天道却是向下。诸爻的性质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某些爻可以“得”,而某些爻必须“失”,具体说就是大过三必须“失”,如果这个爻不“失”,大过卦就会陷入僵局;大过四要“失”,这是由这个爻的本性决定的;大过二会“得”,这也是这个爻的本性决定;大过五的“天人相悖”却使它能有“得”无“失”;大过初上是“过路财神”,有“得”有“失”。现在可以看出,大过三四两个阳爻变阴不是没有原因的,大过卦的爻位没有变化,再“原始反终”,这样也就变成了坎卦。

坎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二,但主导却是四爻。坎卦蕴涵的主要原则有“維心亨”原则、“習坎”原则、“入于坎窞”原则、“坎有險”原则、“求小得”原则、“來之坎坎”原则、“險且枕”原则、“樽酒,簋貳,用缶”原则、“納約自牖”原则、“坎不盈,祗既平”原则、“系用徽纆,寘于叢棘”原则、“三歲不得”原则等。

1、“維心亨”原则。“心”字是第一次出现,其义有心脏、中心、主导等,“維心亨”的意思就是只有“心”是通达的。

2、“習坎”原则。“習”字先见于坤二“不習,无不利”,我们说这个“習”字也就是重复、重叠的意思。“習坎”就是表明不是一个“坎”,而是两个“坎”。

3、“入于坎窞”原则。“坎窞”为坑底或穴底,一旦陷入,难以自拔,通常“坎窞”指空间上的低洼之处,但时间上也有“坎窞”,那就是指的终结阶段,这个阶段因为“只入不出”,所以也是“坎窞”。

4、“坎有險”原则。“險”字是第一次出现,“坎有險”的意思就是面临低洼之处,有危险。

5、“求小得”原则。“得”为获得,获得有程度上的差别,大的获得是“大有得”,小的获得为“求小得”。

6、“來之坎坎”原则。由此及彼为“往”,由彼及此为“来”,由过去到现在也是“来”,“來之坎坎”的意思就是过去的经历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坎坎坷坷。

7、“險且枕”原则。“枕”为枕头、依托、依靠等,“險且枕”的意思为居险而能安。

8、“樽酒,簋貳,用缶”原则。“樽”为酒器,“簋”为古代盛肴馔之器,“缶”为瓦器,所以盛酒浆。这些器皿、食具,作为原则,意在说明卦体上爻与爻之间的包容或供养关系。

9、“納約自牖”原则。“纳”为接纳,“约”为获取,“牖”为窗户,“納約自牖”是说通过窗户接取,作为原则,旨在说明爻与爻的交往按照纵向渠道。

10、“坎不盈,祗既平”原则。“祗”字前见于复卦初爻“无祗悔”,我们说“祗”为福祗,有保佑、佑助的意思。“坎不盈,祗既平”的意思是低洼之处不满盈,指望由此爻填平,作为原则它反映的是地道与均衡。

11、“系用徽纆,寘于叢棘”原则。“徽纆”为绳索,“叢棘”为长满丛莽荆棘之地。作为原则,是讲爻失去了行动的自由。

12、“三歲不得”原则。“三岁”一辞前见于同人卦三爻,我们说同人三的“三岁不兴”是讲由丙不能直接达己。坎上为丁,所谓“三岁不得”是说得不到甲爻的接济。作为原则,这是讲和合的时间性质。

结合卦体与易道,我们再探讨一下坎卦的卦辞与爻辞。坎卦的天道与此前的无妄、颐是一样的,从失衡的角度看更象无妄,这里我们不妨把坎与无妄做个比较。坎与无妄的两个“跷跷板”都发生了倾斜,当然倾斜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无妄是二弱四强和三弱五强;坎是四弱二强和三弱五强,从这个意义上讲,坎也是个“匪正”卦。当然不同的地方还有无妄初上为阳,坎初上为阴。由于这些不同,坎与无妄的形势也就有了很大变化。首先是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无妄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但初乙与四丙之间是一个“天地相悖”,在一定时间内,四爻还威胁不到初爻的执政地位,只是诸爻的沟通很大程度上要看四爻的行止。坎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二,初二之间是一个“人地相悖”,二爻对初爻的执政地位或执政能力构成威胁。其次,由于坎卦初上为阴,坎卦各爻的处境也就与无妄各爻有了很大差别。

无妄的整体形势是“匪正”,但这个“匪正”并不妨碍初爻的通达与卦体的稳定,只是“不利有攸往”。坎卦的“匪正”却使一些爻丧失了行动的自由,“有孚”一辞最先出现在需卦,它不是说有什么“诚信”,而是说有了主从关系,由于三道的作用,需卦实际上是个“半窒卦”,只有“光”可以通达,在这种半窒半通的情况下,需上只有处于服从的地位,当然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其它各爻不得不服从上爻,因为供需双方谁也没有多少自由。坎卦 “有孚”的情况要复杂的多,单从爻辞上看,初爻、三爻都是“入于坎窞”,上爻是“系用徽纆,寘于叢棘”,这是典型的没有自由,四爻虽有“樽酒,簋貳,用缶”,但一个“納約自牖”说明它的供需渠道不正常,这些爻都可以看作是被俘者。二爻虽处险境,但还有“求小得”这一条路,这可以算是个俘获者,真正的俘获者是五爻,“坎不盈,祗既平”说的就是五爻会给其它爻带来福祗。我们说需卦的“光亨”那是指的需三至上,三为阳,上为阴,如以阳喻明,以阴喻暗,那么这里有一个明暗对比,需三至上合乎天道,这是“光亨”的内容与条件。坎卦讲“心亨”,原来是指初爻至四,初四皆阴,这里没有“光”,又卦体上只有四爻为“不可见”,故以“心”做比喻,坎初至四合乎天道与地道,这些就是“心亨”的内容与条件。

无妄初虽有四爻压迫,但由四至初正逆天时,再加上无妄初是个强爻,这就使它有能力“往吉”,这个“往”可能是往四,也可能是往二,这是在稳定的基础上谋求发展。坎初就不同了,至二是不可能的,至四又可能动而失位,爻辞用“習坎,入于坎窞,兇。”来形容这个爻的处境可谓贴切之至。

无妄卦二爻是个阴爻,但却又是一个坐享其成的爻,爻辞说它“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这是因为由二至三是个“天人合一”。坎二至三也是个“天人合一”,并且还是个阴阳和合,按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局面,为什么爻辞要说“坎有險,求小得”呢?原来就因为这是一个强爻,强大到足以威胁初爻的执政地位,如果进入初位,那就是“大得”,这同豫四行将进入初位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豫四进入初位虽然不合人道,还不是正与人道犯顶,坎二进入初位则是正与人道犯顶,而且进入初位以后,卦体将变成“屯卦”,与真正的屯卦不同的是,天道将是戊丁己乙甲丙,初二之间将是一个“天人相悖”,显然这个变化对坎二极为不利,这就是“坎有险”,如果按照天道与人道至三,这也是“得”,只不过与得到“君位”相比较,这是“小得”。

无妄三辞为“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那是讲三爻的命运与四爻有关,四爻如果上行或下行,都会破坏二爻至三的“天人合一”局面。在坎卦中,这个“天人合一”的局面会不会破坏,取决于二爻的动向。如果是二爻至三,那么对二爻来讲,三爻也是个“坎窞”,因为这个爻是坎卦的终结阶段,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所以是“入于坎窞,勿用。”从三爻为终结阶段的角度看待其它爻,可以看出这些爻来的并不顺畅,有曲折,有险阻,所以是“來之坎坎,險且枕”。

无妄四的爻辞是“可貞,無咎。”无妄四按照地道当至初,按照天道当至上,初四之间是个“天地相悖”,正是这个“相悖”使得四爻可以保持稳定,没有灾难。坎四至初与天道相悖,至上却是“天地皆合”,再加上本身是个阴爻,没有多大实力,所以也就不能保持稳定,但这种局势也使四爻变得通畅,卦辞中的“唯心亨”就是指的初与四的沟通,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四爻可以获得接济,只是这个接济不是依照人道,所以爻辞说“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

无妄五的爻辞是“無妄之疾,勿藥有喜。”我们说那是因为五爻既得不到接济,也不能践履人道,但由五至初却是个“天地皆合”。坎五与无妄五的情况相似,至初也是一个“天地皆合”,并且是个“阴阳和合”,这就是说,坎初这个“坎窞”就指望坎五来填平,这也就是“坎不盈,祗既平,無咎。”

无妄上的爻辞是“無妄,行有眚,無攸利。”我们说这个爻虽然是个阳爻,但却是三道分途,前行如有疾患,没有什么利益可得。坎上至二是个“天地皆合”,没有“行有眚”的问题,但由于本身是个弱爻,得到的接济也很有限,倒是受五爻的拖曳而不能自拔,其情形象是随卦上爻的“拘系之”,所以爻辞说是“系用徽纆,寘于叢棘”,至于“三岁不得”,那是因为上爻为丁,五爻为甲,自甲至丁,恰为“三岁”,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三岁得不到接济,当然是凶险。

                【误区】

    传统易学对坎卦的误解有许多,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坎窞”问题。“坎窞”有两种,一种是指空间上的低洼之处,这种“坎窞”容易理解,另一种是指时间上的终结,这种“坎窞”不容易理解。实际上,两种“坎窞”的共性就是形容难以自拔,难以运动。坎卦初爻与三爻都说“入于坎窞”,前者是空间上的“坎窞”,后者是时间上的“坎窞”,两种“坎窞”都使得爻不能自由的行动,这与“坎为水”没有任何关系。

【周易指要】(32)離第三十

【卦体与易道】

1、離卦是个失衡卦,两个“跷跷板”都发生了倾斜。

2、坎卦变離卦是一次正常的卦变,坎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变成離卦后就是辛甲壬己庚癸。

附图:


【象辞与断语】

1、離卦新提出的象有“畜牝牛吉”、“履錯然”、“黃離”、“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出涕沱若,戚嗟若”、“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等。

2、離卦的卦象是“離”,離就是附着的意思。

【简译】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适宜稳定,通达。畜养牝牛吉祥。

初九,履錯然,敬之無咎。

行动象是走错的样子,保持敬慎,没有灾难。

六二,黃離,元吉。

有黄色附着,作为元首是吉祥的。

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兇。

太阳即将西沉,如果不鼓缶而歌,难免空余嗟叹,凶险。

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突如其来的样子,火烧的样子,死亡的样子,被抛弃的样子。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泪流不断的样子,悲伤感叹的样子,吉祥。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無咎。

奉王命出征,嘉勉那些低头礼贤的人,不擒获同类,没有灾难。

【简析】

離卦为坎卦所变,比较離和坎,可以看出两卦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坎为二阳四阴之卦,離为四阳二阴之卦。離比坎多了两个阳爻,坎卦是怎样变成離卦的呢?

传统易学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坎与離的关系是“错卦”,所谓“错卦”也就是“爻变位不变”,例如坎卦初爻由阴变阳后成了離卦初爻,坎卦二爻由阳变阴后成了離卦二爻,如此等等,这样坎就变成了離。从形式上看,把離说成是坎的“错卦”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关系到卦体诸爻的相互关系,关系到对卦辞与爻辞的正确解释。此前,关于乾与坤的关系,关于泰与否的关系,特别是关于颐和大过的关系,我们都曾经谈到,它们的关系不是“错卦”,而是形同“覆卦”,确切说叫做“原始反终”,在反终的过程中某些或全部爻的阴阳起了变化。離卦初爻不是坎卦初爻所变,而是坎卦上爻所变,離卦二爻不是坎卦二爻所变,而是坎卦五爻所变,如此等等,在探讨卦变时,只有先行弄清爻位的变化,才能研究爻的阴阳变化。

坎卦为什么要变成離卦呢?从根本上说是三道综合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是坎卦内部多种矛盾发展的结果。坎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二,是二爻的强大,造成初爻的凶险,二爻如果遵循天道与人道至三,则初爻的凶险即可免除。坎卦的另一个强爻对初爻不是威胁,而是接济、支援,所谓“坎不盈,祗既平”,就是指坎五会来填平初爻这个“坎”,坎卦的两个强爻都有主动性,也只有这两个爻都行动起来,才能解决坎卦的多种矛盾。坎二的行动影响到坎三,坎五的行动影响到坎卦的初、四、上,它们使这些爻由阴变阳,这里有人道的作用,更主要是天道的作用。坎二与坎五在影响环境的时候,自身也起了变化,这就是由阳变阴。

周易卦变,绝大多数发生在复筮阶段,只有少数几个卦发生在原筮阶段,师为原筮卦,师变比可以算是发生在原筮阶段,但师变比的过程中,爻的阴阳没有变化。第一个原筮阶段发生卦变的就是颐卦,颐是原筮卦,大过是复筮卦,颐变大过是一个全面变化。第二个原筮阶段发生卦变的就是坎卦,坎是原筮卦,離是复筮卦,坎变離也是一个全面变化。这两个卦变都是二阳四阴之卦变成了四阳二阴之卦。从爻数的分析当中我们知道,二阳四阴之卦中的两个阳爻,可能都不临变,也可能一个临变,但决不会两个同时临变,颐和坎卦的两个阳爻同时变化,说明这里一定还有一些中间环节,因为某种原因被省略了。颐是一个平衡卦,颐的变化虽然是全面变化,但变化的结果还是一个平衡卦(大过);坎是一个失衡卦,坎的变化也是全面变化,变化的结果还是一个失衡卦,这说明全面变化不限于平衡或者失衡,变化的结局也不改变平衡或者失衡状态。

離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三,主导是三爻。離卦蕴涵的主要原则有“畜牝牛吉”原则、“履錯然”原则、“黃離”原则、“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原则、“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原则、“出涕沱若,戚嗟若”原则、“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無咎”原则等。

1、“畜牝牛吉”原则。“牛”字第一次出现在无妄卦,无妄三讲“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我们说“牛”这个象与一个特定的爻位有关,具体说就是丙或者壬,離为复筮卦,三爻为壬,正是離三构成了離卦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離卦的命运。離三的作用,显然与这个爻是个阳爻有关,假定这个爻是个阴爻,那么情况也许就是另一个样子,不难看出,所谓“畜牝牛吉”就是三爻如果象牝牛那样温顺就好了。“牝”字最先出现在坤卦,“牝马”强调的是生育,这里的“牝牛”强调的是温顺。

2、“履錯然”原则。履”字先见于坤初,再见于履卦。我们说履就是践履、行动,行动当然有一个方向路线问题,“履錯然”的意思就是好象是走错路的样子。

3、“黃離”原则。“黄”字最先见于坤五,坤五讲“黄裳”,我们说“黄”也是一个与特定爻位有关的“象”,具体说就是戊或庚。坤五为癸,二为庚,两个爻空间相邻,时间上却隔着三个时间单位,所以以“裳”为喻;離卦五爻为庚,二爻为甲,这是離卦中的两个阴爻,空间上也彼此为邻,所以二爻讲“黄離”,是说有五爻与它附着在一起。

4、“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原则。“昃”是太阳偏西,“日昃之離”是从时间上讲附着,即接近垂暮时候,“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则是说这时候尚可有一搏,否则将空余嗟叹。

5、“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原则。这句爻辞是讲四爻与周边几个爻的关系,但这都只是一些现象。

6、“出涕沱若,戚嗟若”原则。“出涕沱若,戚嗟若”的意思是泪流如雨、悲伤至极的样子,作为原则,它也同四爻辞一样,只是一种现象。现象可能反映实质,也可能不反映实质。

7、“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無咎”原则。“折首”为低头,“醜”为类。“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的意思是奉王命出征,嘉勉那些低头礼贤的人,获取的不是自己的同类。

结合卦体与易道,我们再探讨一下离卦的卦辞与爻辞。离卦的天道与此前的大畜、大过是一样的,从失衡的角度看更象大畜,这里我们不妨把离与大畜做个比较。离与大畜的两个“跷跷板”都发生了倾斜,当然倾斜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大畜是二强四弱;离则是二弱四强,从这个意义上讲,离也是个“匪正”卦。由于这个不同,离与大畜的形势也就有了很大变化。首先是二爻,二爻为甲为天元,这个天元在大畜和离卦中都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但出入的程度有差别,大畜二的吸纳能力要比离二小。其次是四爻,四爻为己为地元,这个地元在大畜和离卦中都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但离四的“喷发”能力要比大畜四大。再次是上爻,大畜上和离上都是阳爻,都具有“可出可入”的性质,但面临的形势不一样,大畜上至二是个“天地皆合”,离上至二则是合乎天道而不合地道。正是这些差别,使得大畜二的“积蓄”变成了实际的“喷发”,结果是由阳变阴,成了颐卦的五爻。离卦二爻成了真正的“积蓄”,结果是由阴变阳,成了咸卦的五爻。大畜上“何天之衢”,但自身没有变化,也就是事实上没有至二;离上“有嘉折首,獲匪其醜”,也就是事实上被离二“吸纳”,自身由阳变阴,成了咸卦的初爻。大畜卦主要矛盾是初与三,离卦的主要矛盾还是初与三,但初辛与三壬之间是一个“天地相悖”,在一定时间内,三爻还威胁不到初爻,只是诸爻的沟通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爻的行止。

离与大畜都属于“匪正”卦,但这个“匪正”并不妨碍卦体的稳定,所以两个卦的卦辞都讲“利貞”,不同点就是就是二强四弱和二弱四强的问题,大畜二强四弱,使得初爻根本无法至二,爻辞用“不家食”来形容;离是二弱四强,初爻至二是个“人地皆合”,所以卦辞讲“亨”。从通达的角度讲,大畜三更适合直接至上,所以卦辞讲“利涉大川”;离卦是三爻不适合强大暴戾,所以卦辞讲“畜牝牛吉”。

大畜初受二爻压迫,有至四的趋势,爻辞“有厉,利己”说的就是这个形势;离初没有二爻压迫的问题,但有一个行动方向问题,至二合乎人道与地道,但不合时宜,至三合乎天道,但不合地道与人道,爻辞把初爻的行动说成是“履錯然,敬之無咎。”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里讲的是“数动位不动”,也就是“素履”,此前我们解释过什么是“素履”,“素履”就是在爻位不动的情况下,让爻内的天数与地数周流,但这种周流也有一个方向问题,履卦初爻的“素履”,其方向是由初至五,离初则是由初至三,方向与履初正好相反,所以这里说是“履错然”,由于离卦初三之间是个“天地相悖”,谁也难以伤害谁,所以爻辞又说“敬之无咎”。

离二与大畜二的性质是一样的,要说“輿說輹”它们都可以说“輿說輹”,要说“黄離”也都可以说是“黄離”,那么为什么这两个爻的爻辞不一样呢?原来大畜二的性质虽然是“輹”,但在大畜卦中却没有哪个爻或数回到这里,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輿說輹”,非但没有哪个爻或数回到这里,反而在变颐卦时会有所失。离二也是处在由五初三上这四个爻构成的“圆圈”中央,它也是“輹”,但却没有“说”的问题,从阴阳的角度讲它还有一个阴爻与之相伴,从天道上看它还能得到上爻的接济,所以在变咸卦时这个爻会有所得,所以离二就不说“輿說輹”。至于大畜二为什么不说“黄離”这就比较简单了,虽然两个卦的“黄”都一样,但大畜二为阳,与五爻庚不是同类,大畜四讲“元吉”那是因为它是地元己,離二讲“元吉”则是因为这个爻为天元甲。

離三与大畜三是一样的,都是阳爻,不同的是这两个爻的环境。離三与大畜三都受初爻的接济,但接济的程度不一样,按照天道,接济大畜初辛的四己和五庚都是阴爻,接济能力有限,这就使得初爻“有厉,利己”;接济離初辛的四己是个阳爻,離初的后援要比大畜初强大,这就是離初能够对離三“敬之无咎”的原因。按照人道,大畜三和離三都应至四,大畜四是个阴爻,从现象上看它没有阻挡三爻的能力,实际上四爻无论强弱,三爻壬也是不能至四爻己的,这也就使得三爻可以放弃武备,“曰閑輿衛”。離四是个阳爻,不论从现象上看还是从实质上看,都是它阻挡了三爻,这就使得三爻下决心“鼓缶而歌”,凭借天道向上,如果不向上爻方向发展,那就失去时机,成了“大耋之嗟”。为什么三爻要说“日昃之離”呢?原来在卦体上,二爻在中央,为可见,通常以“日”为喻,三爻在边侧,是由可见向不可见的过渡,通常以“终日”或“日昃”为喻。按照天道,大畜三和离三的运动方向都是向上,但能不能运行,还要看上爻的动向,所以离三与大畜三的爻辞不同,根源是这两个爻的环境不一样。

大畜四为阴,离四为阳,这是明显的,它们都是开端,都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阴阳的差别,只是反映出入的程度不同,为什么大畜四说“童牛之牿,元吉”,而离四要说“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呢?原来前者就是所谓的以柔克刚,而后者则是以刚临刚。离三至四毕竟走的是人道,两刚相遇,难免一拼,四爻被焚、处死、遗弃,也就不难理解,但这只是一个假象,上面谈到,三爻壬无论多么强大,也伤及不到四爻己,因为从时间上看,由壬到己,隔着七个时间单位。

離五的“出涕沱若,戚嗟若”仍然是个假象,似乎邻居遭难,自身也难保,其实由四至五,是一个“天人合一”,也是一个“阴阳和合”,所以爻辞断为吉祥。当然要使这个爻发挥作用也难,因为按照天道这个爻当至初,按照人道与地道当至上,大畜五讲“豮豕之牙”,就是说它没有进攻的能力。

離上与大畜上同为阳爻,居高临下,都有强大的势能,两个爻的爻辞不同,也在于环境。大畜上至二是个“天地皆合”,爻辞用“何天之衢,亨”来形容这个爻;離上至二则是合乎天道而不合地道,但是離二的吸纳能力要比大畜二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畜上保留着至二的态势,自身却没有变化,離上则在实际上俘获了二,或者说是接济了二,使得離二由阴变阳,成了咸卦五爻,离上自身则由阳变阴,成了咸卦初爻。所谓“王用出征”是说上爻受四爻之命,離是复筮卦,复筮卦中的“王”是地元己。所谓“有嘉折首”是说嘉勉那些低头礼贤的人,離卦五初三上是一个“圆圈”,上爻如果至二便是一个转折,又象是低头,这个转折,使得二爻没有象大畜二那样“輿說輹”,而是与其它爻保持着联系,上爻的行动是礼贤下士,确切说是对天元甲的归顺与朝拜,所以这是一个值得嘉勉的“折首”,如果说上爻有所擒获,那么获取的也不是自己的同类,因为上为阳,二为阴,因此不论自身怎么变化,也不会有灾难。

    【误区】

传统易学对离卦的误解有许多,这里我们重点谈谈爻与爻之间的附着关系。爻与爻之间的关系,不只是阴阳关系,还有空间上的相邻与相对关系等等,在相邻关系当中,就有附着或附丽这样一种关系。大体说来,如果两个相邻的爻彼此能够相安无事,既不能分开,也互不相扰,那么它们的关系,就可以叫做“离”。离卦二爻讲“黄离”,就是因为离二为甲,五为庚,二五相邻,又同是阴爻,谁也伤及不到谁,但离二对离五还是有一定吸纳能力的,所以是“黄离”。附着关系也不限于同类,如阴与阴或阳与阳,不同类的爻也可以有附着,例如离三讲“日昃之離”,这个“日昃”首先是因为三爻这个位置处在由可见向不可见转化的这样一个阶段,就像是日薄西山,其次也是因为离卦三爻与二爻为邻,而二爻又是离卦的终结阶段,这样三阳与二阴这两个爻也能够相安无事。离卦的一个主旨是讲爻与爻的附着关系,与传统易学说的什么“离为火”没有任何关系。

【周易指要】(33)咸第三十一

【卦体与易道】

1、咸卦是个失衡卦,二与四这个“跷跷板”发生了倾斜。

2、离卦变咸卦是一次正常的卦变,离卦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变成咸卦后就是乙戊己丙甲丁。

附:

【象辞与断语】

1、咸卦新提出的象有“咸其拇”、“咸其腓”、“咸其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咸其脢”、“咸其輔、頰、舌”等。

2、咸卦的卦象是“咸”,咸有皆、悉、全和感应的意思。

【简译】

31、咸:亨,利貞。取女吉。

通达,适宜稳定,取女吉祥。

初六,咸其拇。

感应其拇指。

六二,咸其腓,兇,居吉。

感应其腿肚,凶险,不动吉祥。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

感应其臀部,牵引其随从,前往艰难。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保持稳定吉祥,悔事消亡,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反复思虑,朋友们会遵从你的想法。

九五,咸其脢,無悔。

感应其胸部,没有可后悔的。

上六,咸其輔、頰、舌。

感应其头部的上颌、面颊、舌头。

【简析】

咸卦为離卦所变,比较咸和離,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主要是阴阳的变化,而不是易道的变化。当然阴阳的变化也离不开易道,是三道的综合作用,造成了离卦某些爻的阴阳变化。

传统易学有一个说法,那就是易分上下两篇,上经止于離,下经始于咸,上经言天道,下经言人道,实际上六十四卦,每卦每爻都是三道皆备,上经也言人道,下经也言天道,以上下篇分天道与人道是没有根据的。离变咸是三道综合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是离卦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机械地划分上下篇,也就割断了咸与离的内在联系。

离卦两个“跷跷板”都发生了倾斜,似乎这个卦很难保持稳定,但是当我们弄清了离卦天道与人道的错乱情况以后,却又发现在一定时间内,这个卦还是比较稳定的。离四压迫初爻,但由四己至初辛为略不合时宜,由初辛至二甲需要三个时间单位,这就是说,在二与四这个“跷跷板”上,倾斜归倾斜,但还不至于倾覆。离三压迫初爻,但离初是个阳爻,由三至初又正与天道相悖,所以离三没有发生象蛊三那样进入初位的情况,蛊三进入初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蛊初为阴,难于支撑卦体,离初为阳,具有支撑卦体的能力。离卦是稳定的,这也就为诸爻的通达创造了条件,尽管这种通达不一定按照人道。

离卦中最具活力的爻是四爻己,己在离卦中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由四至五又是一个“天人合一”、“阴阳和合”,从现象上看,这个爻最可能发生变化,如果这个爻发生变化,那么一定要影响到五爻,假定五爻由阴变阳,它在三与五这个“跷跷板”上就不仅与离三持平,而且还占了天时上的优势,这对初爻就构成一种现实的威胁,从卦体的稳定考虑,四爻是不宜动的,这就是爻辞上说的“焚如,死如,棄如”。

离卦中另外三个阳爻也都具有活力,但活动的方向与目的是不一样的,初爻的运动方向是三爻,三爻的运动方向是上爻,上爻的运动方向是“折首”至二。从运动的目的看,初爻的“履”主要是为了卦体的稳定,上爻的“折首”主要是为了实现与二爻的沟通,这两个爻有所“失”,但这是为了卦体的稳定与通达。离卦二爻是离卦的终结阶段,有强大的吸纳能力,只要上爻“折首”,这个爻就会由阴变阳。离三则需要保持实力,才能避免“大耋之嗟”,与四爻抗衡,这与大畜三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无论是说客观条件,还是说主观需要,总之是离卦初上由阳变阴,离卦二爻则由阴变阳,卦体颠倒以后,离也就变成了咸。

咸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四爻是咸卦的主导。咸卦蕴涵的主要原则有“感应”原则、“人体取象”原则、“朋从尔思”原则等。

1、“感应”原则。“咸”字第一次出现是在临卦,临卦初、二皆曰“咸临”,我们说这个“咸”字有皆、全等意,“咸临”就是全面的、普遍的临近。“咸”字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感”,也就是感应。感应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其内容包括“感源”和“被感方”两个方面,“感源”也就是产生“感”的主体或主动方,没有“感源”是不会有“感”的;“被感方”就是受“感源”影响而发生的反映。这些反映大体上与“被感方”所在的位置有关,与所处的时间有关,当然也与自身的强弱有关,这样在感应上也就有了不同的层次,有了敏感与迟钝的差别。咸卦向我们展示的就是这些差别。

2、“人体取象”原则。“人体取象”就是通过人体的不同部位,来描述或表现爻与爻的关系。此前我们已经接触到许多人体取象,如“血”、“躬”、“趾”、“鼻”、“耳”、“口”“足”、“颐”、“心”等等,但在一个卦中使用众多的人体象,还以咸卦为最,比如“拇”、“腓”、“股”、“脢”、“辅”、“頰”、“舌”等。掌握“人体取象”至少要抓住两个要点,一个是层次性,如高低上下等,二是对称性,如前后左右等,不然就弄不清爻与爻的相互关系。

3、“朋从尔思”原则。“朋”字最先见于坤卦,“思”字是咸卦首出,“思”为思考、思虑、思索等,这是一种精神活动,精神活动也有感应,它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使朋友来遵从,因此,感应还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层面各有感应,相互之间也可以感应。

结合卦体与易道,我们再探讨一下咸卦的卦辞与爻辞。咸卦的天道与此前的无妄、颐、坎是一样的。咸是一个失衡卦,但又是一个动态平衡卦,这是因为初爻与四爻之间是个“天地相悖”,按照地道是四爻至初,按照天道却是初爻至四。咸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四爻的行止决定了咸卦的命运。从爻辞上看,咸卦有五个爻都有“咸其”二字,惟有四爻没有,这是因为四爻是“感源”,其它爻都受其所“咸”。咸为离所变,离卦是稳定有余而通达不足,所以卦辞讲“利贞,亨”,这是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取通达;咸卦是通达有余而稳定不足,所以卦辞讲“亨,利贞”,也就是在通达当中求取稳定。离卦讲“畜牝牛吉”,这是因为离卦中的“牛”(离三壬)过于强大暴戾,如果换成“牝牛”就好了,只不过这是一种愿望,实际上这头“牛”到了咸卦还是很“牛”。咸卦讲“取女吉”,这是试图通过“和亲”的方式缓解矛盾。“取女”一辞最先出现在蒙卦,蒙三讲“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蒙卦中有两个阳爻,一为二,一为上,蒙三为阴,如以阴喻女,以阳喻男,那么由二至三合乎人道,由上至三合乎天道,所谓“勿用取女”是说由上不宜至三,因为这有损卦体的稳定,由二至三虽然合乎人道,但不合时宜,不合时宜的进取,只能给对方造成伤害,这就是“见金夫,不有躬”,蒙二就是三爻的“金夫”。咸卦的“取女”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里不是说咸的下卦为艮为“少男”,上卦为兑为“少女”,是“男下女”,而是以阳爻喻男,以阴爻喻女,所谓“取女”就是由阳至阴,这里也不一定是按照人道,而是按照天道。从阴阳的角度看,咸卦有三个阳爻和三个阴爻,从天道上看有两个由阳至阴的机会,一个是五甲至初乙,再一个是四丙至上丁,这两个阴阳的和合,都有利于卦体的稳定,这是以和合求稳定,与“亨,利贞”是一致的。

咸卦的许多象取自人体,这些象大体反映了由下渐次向上的顺序,这在易学上是个共识,但是有几个问题是没有弄清的,一是咸卦六爻除了渐次向上这个顺序以外,还有爻与爻之间的空间对称问题;二是没有找出咸卦的“感源”,因此就不能正确说明“感源”与被感方的关系。所有卦的“基础”都是初爻,是初爻支撑着卦体,在咸卦中,也是初爻支撑着“感源”,所以初爻辞说是“咸其拇”,从初爻居下又具有支撑作用这一点看,咸初取象为“拇”是恰当的,但与通常的爻辞有所不同,这是一个有象无断的爻,为什么这个爻有象无断呢?原来它的命运,先要看五爻的行止,后要看四爻的行止,自身没有多少自主能力。

二爻辞是“咸其腓,兇,居吉”。“腓”字一般解释为腿肚,也有解释为“后腹之腹”,从二居初上这个角度看,腿肚在“拇”之上,与足相连;从天道上看,与二爻有直接联系的是上与三,上爻取象为“輔、頰、舌”,三爻取象为“股”,处于上三之间的“腓”似乎还是解释为“后腹之腹”更合适。咸二受四爻制衡,有一种向上的趋势,而由二至上正与天道相悖,这就是爻辞判断为“兇”的原因,当然二爻也可以保持爻位不动,这样也就没有其它爻能够伤害到这个爻,这就是“居吉”。

三爻辞为“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股”字一般解释为臀部,也有解释为大腿。按“股”字应解释为大腿,从三爻在卦体当中的位置上看,这个爻应当是左大腿。“執其隨”则是说牵领二爻,由二至三是个“天人合一”。由于三爻为咸卦的终结阶段,虽然是个阳爻,但也没有活力,所以爻辞断为“往吝”。

四爻辞为“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不难看出,咸卦四爻是唯一没有“咸”字的爻,也没有具体指出它是人体的哪个部位。从坎卦的“唯心亨”我们已经知道,四爻就是“心”,在卦体上是个不可见的爻,又由于它没有“咸”字,我们判断它就是“感源”,其它爻都受其所“感”。但是这却是一个三道分途的爻,依照天道这个爻当至上,依照地道当至初,依照人道当至五。在这样三道分途的情况下,从自身利益出发,最佳的选择是不动,这也就是“贞吉”。不动而能保持对其它爻的影响,这还有什么可后悔的呢?这就是“悔亡”。“憧”为心意不定,这正是处在歧路上的一种心态,忐忑不安,思前虑后,而朋友们也只有遵从这个爻的定夺。咸卦六爻的爻位与豫卦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豫卦只有四爻是个阳爻,再有就是天道的运行正好与咸相反。豫四凭借强大的实力建侯、行師,一举占据初位,这就是“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咸四没有豫四那么幸运,一则咸三与咸五是两个阳爻,二则豫四至初是个天地皆合,而咸四至初却是正逆天时,这就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由于这些不同,豫四的朋友们是“朋盍簪”,而咸四的朋友们只是“朋從爾思”。

咸五辞为“咸其脢,無悔。”“脢”字一般解释为脊背肉,也有解释为“心之上,口之下”。按在卦体上,五与三相对,三既为“股”,则“脢”当是与“股”相对称的部位。咸四谓“悔亡”,那是说它曾经有悔,至此悔事消亡。咸五讲“无悔”,是说根本没有可后悔的事。咸为离所变,在离卦中,咸四曾是“日昃之離”,如果“不鼓缶而歌”,难免有“大耋之嗟”,至此形势大变,当然是“悔亡”。咸五在离卦中是个阴爻,至此实力大增,当然没有什么可后悔的,这就是“无悔”。

咸上与初相对,初既为“拇”,则上一定是人体的上部,这就是“輔、頰、舌”。咸上也是一个有象无断的爻,这与初爻一样,它的命运,也是受四爻的行止所左右。

【误区】

    传统易学对咸卦的误解,最多的当然还是八卦取象,比如说什么艮为“少男”,兑为“少女”。此外就是对“咸”的主动方和被动方没有区分清楚,再有就是对人体不同部位的相互关系没有弄明白。

【周易指要】(34)恒第三十二

【卦体与易道】

1、恒卦是个失衡卦,三与五这个“跷跷板”发生了倾斜。但是由于五占天时,三占地利,因此这个卦又是一个动态平衡卦。

2、咸卦变恒卦是一次正常的卦变,咸卦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变成恒卦后就是辛甲壬己庚癸。

附图:


【象辞与断语】

1、恒卦新提出的象有“浚恒”、“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田無禽”、“恒其德”、“婦人吉,夫子兇”、“振恒”等。

2、恒卦的卦象是“恒”,恒有长久、久远的意思。

【简译】

恒: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通达,没有灾难,适宜稳定,适宜前往。

初六,浚恒,貞兇;無攸利。

漫漾“恒”,保持稳定凶险,没有什么利益。

九二,悔亡。

悔事消亡。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不能长久地保持其德行,有可能招致羞辱,保持稳定艰难。

九四,田無禽。

田野里没有禽兽。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

保持其德行,稳定,妇人吉祥,夫子凶险。

上六,振恒,兇。

振动“恒”,凶险。

【简析】

恒卦为咸卦所变,比较恒和咸,可以看出这种变化没有阴阳的变化,只有爻位与爻时的变化。咸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四爻是咸卦的主导。咸卦倒过来变成恒卦以后,主要矛盾变成了初与三,三爻成了咸卦的主导,恒卦能不能保持长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爻的动向。恒卦蕴涵的主要原则有“浚恒”原则、“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原则、“田無禽”原则、“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原则、“振恒”原则等。

1、“浚恒”原则。“浚”字在经文中是个独字,一般解释为挖深,如疏浚河道。实际上“浚”还有一个意思是“抒也”,也就是取出。恒卦初阴三阳,初三之间又是个“天地相悖”,如果初爻试图从三爻那里得到什么,这就是一种漫漾,也即从低处向高处的浸淫状态。“恒”字第一次出现是在需卦,需初谓“需于郊,利用恒”,“恒”字的意思就是长久。如果说咸卦的主旨是阐述感应在空间上的普遍性道理,那么恒卦的主旨就是从时间上讲述不同性质以及不同位置上的爻如何才能保持自身和卦体的久存。

2、“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原则。“德”字最先出现在讼卦,讼三讲“食旧德”,我们说讼三为甲为天元,但在讼卦中却是个“只入不出”的爻,由于从蒙卦开始就得不到任何接济,因此只能靠原有的“食物”维持,这就是“食旧德”。爻有两个性质,一个是“出”,一个是“入”,或者说一个是奉献,一个是索取。一般说来,索取是“得”,奉献才是“德”。“不恒其德”的意思也就是不能长久地坚持奉献。“羞”字最先见于否卦,否三讲“包羞”,否三为己为阴,否上为庚为阳,否三至上是个“天地皆合”,但不合人道,且以阴包阳,故曰“包羞”。恒三的问题主要是过于强大,如果不能坚持奉献,也有可能承担羞辱,这个羞辱就是来自初爻,初为阴为辛,三为阳为壬,由三至初或由初至三都不合人道,所以对三爻而言就是“或承之羞”。

3、“田無禽”原则。“田”字最先见于乾卦,“禽”字最先出现在师卦,师五讲“田有禽”,我们说师卦中的“禽”是指师二,师二是师卦中唯一的一个阳爻。恒卦有三个阳爻,为什么恒四要说“田无禽”呢?原来与恒四为邻的爻有四个,也就是初三上五,三爻是个阳爻,但是按照人道,四来自三,四爻虽然为阳,但决不会把自己当做“禽”,这样在四爻的面前就是初、五、上,这三个爻都是阴爻,所以就叫“田无禽”。从这个“田无禽”的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卦体确实是一个球体,在这个球体之上,初、五、上这三个爻都与四爻为邻。

4、“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原则。三爻讲“不恒其德”,我们说那是指的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无爻讲“恒其德”,也就是长时间地坚持奉献。五爻虽然是个阴爻,但与三爻比较却占有天时上的优势,如果发挥这个优势,就能平衡三爻的力量,保持卦体的稳定。但是五爻的这个爻优势的发挥也有一个限度,那就是自身性质保持不变,如果这个爻变成阳爻,那么卦体就变成了大过,三爻失去了地利的优势,就有可能依照天道上行,恒卦微妙的平衡局面就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知道,屯五“小贞吉,大贞凶”,这里的大小是指的爻量,因为同是阳爻,还有一个量大与量小的问题。恒五则是用“妇人”与“夫子”,来形象地比喻阴爻与阳爻,因为阳爻的量肯定要比阴爻大,是阴爻就能保持卦体的持久,是阳爻就难于持久,这就是“妇人吉,夫子凶”。

5、“振恒”原则。“振”为振动,恒卦二四互衡,三五虽然失衡,但由于三道的交织作用也能保持平衡,不过这种平衡是极其微妙的,处于上位的上爻如果稍有动作,就会打破这个平衡,卦体也就不能持久。

结合卦体与易道,我们再探讨一下恒卦的卦辞与爻辞。恒卦的天道与此前的大畜、大过、离是一样的。大过是个平衡卦,大畜、离是失衡卦,恒也是一个失衡卦,但与大畜和离不同的是,恒又是一个动态平衡卦。咸也是个动态平衡卦,但恒与咸的情况也有不同,咸的初爻与四爻之间是个“天地相悖”,恒是初爻与三爻之间是个“天地相悖”,恒卦的命运很大程度上看三爻的行止,诸爻是通达的,没有灾难,卦体适宜稳定,也宜于顺天而行,这就是卦辞上说的“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恒初顺天而行,也就是由初至三,初为辛,三为壬。“由初至三”是什么意思呢?这里说的是“数”不是“位”,初爻的数抵达三爻,有利于推动三爻的数至上,这就既能实现诸爻的通达,也能保持卦体的稳定。但是也不能排除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初爻至三,换来的不是三爻至上,而是三爻的返初,有没有这种可能呢,我们说是有的,蛊卦就是一个三爻返初,从而造成了一场特殊的卦变。恒与蛊的情况不尽相同,但也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因为恒初与恒三不仅有阴阳上的差别,还有低位与高位的差别,恒初的努力,也可能会带来恒三报复的后果,对这一点,易作者使用了“浚恒”这样一个辞,“浚”字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深挖,而是自低向高的“漫漾”。在恒卦中,任何一个爻的损益都可能影响卦体的稳定,所以爻辞断为“凶”。

恒二的爻辞是“悔亡。”这是一个有断无象的爻。它悔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悔事又消亡了呢?原来这个爻的“前身”就是咸五,咸五的断语是“无悔”,我们说那是咸五刚刚由阴变阳,在咸卦中又是个开端,当然没有什么可后悔的。那么为什么到了恒卦就变成了“悔亡”呢?我们说爻有“出”、“入”两个性质,但甲和己在不同的卦中,这两个性质不能同时存在,它们或者是“只入不出”,或者是“只出不入”。咸五甲是个“只出不入”的爻,从自身由弱变强和作为开端的角度讲那是“无悔”,但从“应出”而没有“出”的角度讲也可以说没有发挥作用。恒二是个“只入不出”的爻,从“应入”而没有“入”这个角度上讲也可以说没有发挥作用。没有发挥作用就是“悔事”,但恒卦特殊的条件又是不希望这个爻发挥作用,不损益其它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卦体的持久局面,所以这个悔事也就消亡了。

恒三是恒卦的主导,但这个爻却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当至上,依照地道当至初,依照人道当至四。所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那是指的三爻返初,如果要这个爻保持稳定也艰难,这就是“貞吝”。

恒四是个阳爻,具有强大的喷发能力,由四至五又是一个“天人合一”、“阴阳和合”,一般情况下,可以说这是一个所向披靡的爻。但是这个爻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不动,因为一动,恒卦微妙的平衡就难于保持,爻辞讲“田无禽”,既然“田无禽”,当然也就没有出猎的必要。

恒五依照人道与地道当至上,依照天道又当至初,这也可以看做是“天人相悖”或“天地相悖”,这种相互背离,使得恒五一方面保留着践履人道的趋势,另一方面又抑制着三爻向下的趋势,这就是“恒其德,贞”。五爻之所以能够“恒其德”,与自身的强弱有关,如果这个爻变成阳爻,那么再至上就只是合乎人道,而没有了地道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五爻最好的结局也就象大过五那样“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弄不好五爻也可能返初,这就是爻辞上讲的“婦人吉,夫子兇。”

恒四不动,恒五不变,这是保持恒卦持久的两个重要条件,同样,作为人道上的终结阶段的上爻,最好也是不动也不变,因为上爻的动、变,也容易破坏恒卦的稳定,这就是爻辞上讲的“振恒,凶”。

【误区】

    传统易学对恒卦的误解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不了解爻的性质,二是不了解爻与爻之间的相互关系。爻的性质,不只是阴阳,还有“出入”,比如恒二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恒四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其它爻具有“可出可入”的性质等,不了解这些性质,也就不能解释什么是“恒其德”?什么是“不恒其德”?不了解哪些爻相邻,哪些爻相对,也就不能解释恒四为什么要说“田无禽”?

【周易指要】(35)遯第三十三

【卦体与易道】

1、遯卦是个失衡卦,二与四这个“跷跷板”发生了倾斜。但由于初四之间是个“天地相悖”,所以这又是一个动态平衡卦。

2、恒卦变遯卦是一次正常的卦变,恒卦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变成遯后就是乙戊己丙甲丁。

附图:


【象辞与断语】

1、遯卦新提出的象有“遯”、“遯尾”、“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系遯”、“畜臣妾”、“好遯”、“嘉遯”、“肥遯”等。

2、遯卦的卦象是“遯”,遯的本义当是盾牌,引义有逃避、隐退的意思。

【简译】

遯:亨,小利貞。

通达,量小的适宜稳定。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盾牌的尾部,形势严峻,不要有所行动。

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

用黄牛皮制成的皮条捆绑,难以解脱。

九三,系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连接盾牌,有疾患,形势严峻,畜养臣妾吉祥。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良好的盾牌,君子吉祥,小人闭塞。

九五,嘉遯,貞吉。

嘉勉退让,保持稳定吉祥。

上九,肥遯,無不利。

硕大的盾牌,没有什么不利的。

【简析】

我们已经知道,咸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四爻是咸卦的主导,是“感源”,通过四爻对其它爻的感应,全面展现了诸爻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咸卦辞讲“取女吉”,所谓“取女”,就是阳爻与阴爻融合,依照天道,咸卦中有两个这样的机会,一个是五与初,另一个是四与上。如果是四爻至上,有利于卦体的稳定和诸爻的通达,咸上辞为“咸其輔、頰、舌”,这是一个有象无断的爻,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被感应的各个部位当中,这是一个最敏感的部位,因而也是最容易变化的部位。咸变恒是一次正常的卦变,这里只有爻位与爻时的变化,没有阴阳之间的变化。恒卦向我们展示的是在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如何才能保持卦体持久不变,但是动态平衡只是特定时间条件下的产物,时间条件一改变,动态平衡也会变成失衡,而失衡又是引起爻变的一个主要原因。恒卦是怎样变成遯卦的呢?原来恒初的“浚恒”,说的就是由初至三,由初至三合乎天道,但是不合人道与地道,因此凶险。恒三也不能返初,返初就是“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些情况都是在特定时间条件下产生的,恒三为壬,四个时间单位以后,这个壬就会变成丙,假定恒卦卦体不变,那么再由三丙至初丁就成了“天地皆合”,恒三也就没有“或承之羞”的问题了。这说明恒卦并不永恒,恒卦变遯卦是一次正常的卦变,这个变化与咸变恒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原始反终”或者是周而复始,不同的是恒在变遯的过程中,恒初由阴变阳,成了遯卦的上爻,这个变化可以认为是恒初受了恒三的影响,再往前追溯就是咸上受了咸四的影响,遯卦与咸卦的天道是一样的,失衡的状态也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咸上为阴,遯上为阳。由于这个不同,遯卦的主旨与咸卦也就大不相同,咸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四爻是咸卦的主导。遯卦的主要矛盾还是初与四,四爻是遯卦的主导,但由四至上却增加了阻力。遯卦蕴涵的主要原则有“遯尾”原则、“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原则、“系遯”原则、“畜臣妾”原则、“好遯”原则、“嘉遯”原则、“肥遯”原则等。

1、“遯尾”原则。“遯”字在经文中首次出现,一般的解释是逃避、隐退,个别也有解释为豚,也就是猪。通观遯卦的卦形,参照经文,应以盾牌为确。盾牌是用于防御的,因此引义也有退避的意思。“尾”字先见于履卦,我们说履卦中的“虎尾”是根据天道确定的,天道的开端是“虎头”,天道的终结是“虎尾”。盾牌有上下之分,如以上为“遯头”,则下方就是“遯尾”。

2、“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原则。“革”为皮革,“黃牛之革”为黄牛的皮革。这句爻辞的意思是用黄牛皮革制成的皮条栓住、系牢,无法解脱。作为原则,这里强调的是爻与爻之间的紧密关系。

3、“系遯”原则。“系”为羁系、拘系、牵引,“系遯”可以理解为牵住盾牌,也可以理解为对退隐者羁系或拘系。作为原则,也是强调爻与爻之间的紧密关系。

4、“畜臣妾”原则。畜为畜养,臣为王的属下,妾为偏室。“畜臣妾吉”的意思是畜养臣妾,以求自安。这里有一种主从关系在内。

5、“好遯”原则。“好”为良好、相善,“好遯”的意思是良好的盾牌,或是一种带有善意的退避。

6、“嘉遯”原则。“嘉”字最先见于随卦,有嘉勉、鼓励、提倡的意思,“嘉遯”就是嘉勉或提倡退避。

7、“肥”原则。“肥”是经文中的一个独字,意为硕大,“肥遯”的意思是硕大的盾牌。

结合卦体与易道,我们再探讨一下遯卦的卦辞与爻辞。我们已经知道,遯卦的天道与咸卦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咸上为阴,遯上为阳。为什么就是这么一点不同,两个卦的卦辞与爻辞就大不一样呢?这里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咸上由阴变阳以后,限制了四爻的“自由”,使得四爻上行遇到阻力;二是两个卦的主旨不一样,咸的主旨讲感应,遯的主旨讲退避,感应是矛盾的一种表现,退避是解决矛盾的一种办法。

咸卦的卦辞讲“亨,利贞”,我们说咸卦是通达有余而稳定不足,“亨,利贞”的意思就是在通达当中求取稳定,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咸四上行,这也就是卦辞中说的“取女吉”。咸上由阴变阳以后,四爻的行动受到了限制,通达依然通达,但求取稳定的任务主要看阴爻了,所以遯卦辞讲“亨,小利貞。”这里的“小”是指阴爻,因为阳爻的量大,阴爻的量小。

咸初讲“咸其拇”,遯初讲“遯尾,厲,勿用有攸往。”这两者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讲联系就是它们都是初爻,无论是叫“拇”还是叫“尾”,它们都对卦体起着支撑作用,又由于这两个卦都是“原筮卦”,所以它们都是“大君”。讲区别就是两个爻面对的形势不一样,咸初有象无断,这是因为它的命运要看四爻的行止,或者说由四爻来决定;遯初称“尾”,一个是从卦象上看,它是盾牌的下部,另一个从退避的顺序上考虑,退避有先有后,如果退避的目的地是上爻,那么初爻就是最后一个退避,所以是“尾”。由于遯上阻挡住四爻向上的路,这也就等于增加了四爻向下的趋势,所以遯初的处境是“厉”,最佳的选择是坚守初位不动,这就是“勿用有攸往”。

咸二辞为“咸其腓,兇,居吉。” 遯二辞为“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这两者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讲联系就是它们都是阴爻,都受四爻的制衡有一种向上的趋势,于时都是戊,至三都是“天人合一”,如此等等,讲区别那就是向上的趋势在程度上有差别。咸二受四爻的影响,向上的趋势比较大,爻辞断为“凶”,指出这个爻“居吉”。当着上爻由阴变阳以后,一方面上爻抑制了四爻向上的趋势,另一方面上爻与二爻又建立起一种亲和关系,上为阳,二为阴,由上至二合乎天道,只是不合地道与人道,在这种情况下,二爻对上爻就有了一种“引力”,爻辞“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主要说的就是对上爻的牵引,当然,二爻也不是单“执”上爻,对初与三也“执”,由初至二是个“人地皆合”,由二至三是个“天人皆合”,这样二爻就处于一个“中心”的地位。从坤卦的“黄裳”和噬嗑卦的“得黄金”我们知道戊庚为黄,从无妄的“或系之牛”和大畜的“童牛之牿”我们知道丙壬为“牛”,遯四为丙为“牛”,遯二为戊为黄,所以爻辞讲“黄牛之革”。初爻讲“勿用有攸往”,二爻牵制住初、三、上这几个爻,两个阴爻使得遯卦卦体保持了稳定,这也就是卦辞上讲的“小利贞”。

咸三辞为“咸其股,執其隨,往吝。” 遯三辞为“系遯,有疾,厲,畜臣妾吉。”这两个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终结阶段,都是“只入不出”,对它们的吸纳能力,咸三叫“執其隨”,遯三叫“系遯”、“畜臣妾”,由于都没有能力进取,所以是“往吝”和“有疾,厲”。

咸四辞是“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遯四辞是“好遯,君子吉,小人否。”这两句爻辞的差异比较大,其实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差异的原因就在于上爻,当着上爻为阴的时候,咸四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保持不动,这就是“贞吉”;另一个是至上,这也就是卦辞中所说的“取女吉”。当着上爻变阳以后,四爻至上的路被阻挡了,现在可选择的路就只有依照人道待时至五,遵循人道是君子的行径,所以爻辞讲“君子吉”。如果四爻至上或返初,那就是“小人”,“小人否”就是指的这两条道都不通。

咸五辞为“咸其脢,無悔。” 遯五辞为“嘉遯,貞吉。”这两句辞的差异也比较大。究其原因也还是上爻,当着上爻为阴的时候,五爻可以依照人道,待时至上,或者说对上爻产生影响,上爻变成阳爻以后,不仅阻挡住四爻,也等于阻挡住五爻在人道上的出路,五爻的影响也就减弱,只能在原位保持稳定。遯卦的主旨是逃避、隐退,这是易学上的一个共识,但为什么隐退?隐退到哪里?这就众说纷纭了,实际上,遯卦四上两个阳爻,对初爻的执政地位和卦体的稳定已经构成威胁,所谓“遯”也主要是指这两个爻“遯”。隐退到哪里去呢?原来就是五爻,五爻说“嘉遯”,就是嘉勉它们退回来,在这个意义上,五爻可以说是“隐蔽所”。遯卦六爻的爻位与复卦是一样的,复五讲“敦复”,也是说敦促诸爻回归。但是,遯和复卦六爻的爻位相同,而天道运行却正好相反,在复卦中,五爻甲是终结,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那是一个真正的“隐蔽所”,在遯卦中,五爻甲是开端,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所以这个“隐蔽所”只是一个名义,不但不能隐蔽,而且极易暴露或暴发。

咸上辞为“咸其輔、頰、舌。”我们说这是一个有象无断的爻,因为它的命运要取决于咸四的行止。当着上爻变阳以后,其命运也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爻辞讲“肥遯”,是说它的硕大,这个爻不仅是个阳爻,更有着比其它阳爻大得多的势能,所以是“无不利”。

【误区】

    传统易学对遁卦的误解有很多,除了不了解爻的性质,不了解爻与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外。对于爻与爻之间的主从关系也不了解,其实单从“畜臣妾”这句话也可以想到这个爻具有“王”的权威,简单地把五爻定为“君位”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周易指要】(36)大壮第三十四

【卦体与易道】

1、大壮卦是个失衡卦,三与五这个“跷跷板”发生了倾斜。由于初三之间是个“天地相悖”,所以这是一个动态平衡卦。

2、遯卦变大壮卦是一次正常的卦变,遯卦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变成大壮后就是辛甲壬己庚癸。

附图:


【象辞与断语】

1、大壮卦新提出的象有“壮”、“罔”、“羝羊觸藩”、“羸其角”、“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喪羊于易”、“不能退,不能遂”等。

2、“大壮”为大而壮之,有威猛强盛之意,卦象则是“羝羊觸藩”。

【简译】

大壯:利貞。

适宜稳定。

初九,壯于趾,征兇,有孚。

强盛于脚趾。征伐有凶险,有服从者。

九二,貞吉。

保持稳定吉祥。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小人恃强乱动,君子则怅惘茫然,保持稳定有危厉,公羊头触篱笆,卡住其角。

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

保持稳定吉祥,悔事消亡。篱笆决口失去卡陷作用,强盛在大车轮舆的腹部。

六五,喪羊于易,無悔。

羊丢失在草场,没有可后悔的。

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

公羊头触篱笆,不能退,不能进,没有什么利益,艰难处之可得吉祥。

【简析】

大壮是遯的“覆卦”,遯变大壮只有爻位与爻时的变化,没有阴阳变化。我们已经知道,遯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四爻的行止决定了遯卦的命运。大壮卦的主要矛盾则是初与三,三爻的行止决定了大壮卦的命运。大壮卦蕴涵的主要原则有“大壮”原则、“小人用壯,君子用罔”原则、“羝羊觸藩”原则、“壯于大輿之輹”原则、“喪羊于易”原则等。

1、“大壮”原则。“壮”字在经文中首次出现,有强盛威猛的意思。“大”指阳爻,阳爻与阴爻比较,阳爻量大。“大壮”作为原则,突出了阳爻的强壮威猛和阳爻之间的较量,当然这里还有时与位的作用,一般说来,同是阳爻,居于下位的爻不如上位的爻“壮”,在时间上居于后面的爻不如居于前面的爻“壮”,此外还要看合不合人道,合乎人道的易“壮”,不合人道则虽壮犹羸。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7-05周易指要(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