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戴老师《孩子总嫌父母唠叨怎么办》体会

曾经还是孩子的时候,准确的说,是做母亲之前,和好友聊天,总会聊到自己的父母,不可避免的聊到母亲的唠叨,虽然也知道他们爱我们,但总感觉到唠叨里缺少了对自己的信任、以及因为感受到自己总让父母操心带来的内疚感,所以不胜其烦。

电视里看到过一个镜头,一个独自在外求学的孩子,接到一个电话,镜头特写是“妈妈”的来电,于是,孩子把电话拉到离耳朵不能再远的地方,母亲那关切的、嘱咐的话语不断的从手机里传出,而孩子却是一副无奈又烦躁的表情,又不能挂掉电话,又不想回应妈妈,只是嘴巴里一会“嗯嗯”,一会儿“知道啦”,应付着妈妈。想来,妈妈说了什么,孩子根本没有听进去,看样子,和妈妈的这一通电话也真是“苦不堪言”!而电视面前的我,对这个孩子感同身受,发誓自己将来绝不做唠叨的妈妈!

当我做了母亲的时候,当发现和孩子沟通不畅的时候,我才断然发现,自己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个自己都不喜欢的“唠叨婆”!某些时候,和孩子“讲话”时,孩子先忍、之后干脆把耳朵捂起来、再之后就把门一把关上,从此,孩子那扇卧室的门,成了母子间难跨的障碍!一想起来,就心痛的很!

今天,听了戴老师讲的《孩子总嫌父母唠叨怎么办》,我知道了,原来,我这不知不觉间的唠叨,也是“爱子心切”,是从孩子婴幼儿期间无边的关切“延续”而来,有着对孩子的太多的期望、不信任、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担心,这些情绪转化为对孩子的“叨叨叨”,即便孩子长大了,也没有看到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自己做自己领地主人的生命渴求,所以,也没有“归政”于孩子,得体地退出!

盘点一下,戴老师总结的“爱唠叨”的三种类型的父母,我一个也没落下,对孩子的“破坏”已然造成,而现实是:我曾经的种子开花了!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折射出我当年的所作所为!孩子在用生命为我的错误埋单!不由得想到戴老师振聋发聩的叩问:你有想过你不精进不成长的代价吗?你有想过你没有梦想的代价吗?……(呜呜呜)

幸运的是,遇见了艺博。结缘艺博,让我在艺博看见曾经的自己,不断改变着自己。可以说,遇见艺博之前,我折腾孩子;遇见艺博之后,我开始折腾自己。同时,也给孩子结缘艺博,在这里,孩子感受到了爱,理解了父母,努力地调整自己,不管曾经的自己受到父母怎么样的“破坏”,他把这种“被破坏”当做自己的成长功课,真正体验生命的各种“馈赠”!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戴老师《孩子总嫌父母唠叨怎么办》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