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收获

这一段时间很忙,没怎么认真读完一本书,只是利用闲暇时间,在几本书之间“跳来跳去”,快速浏览。总结我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1.“弱者抱怨别人歧视,强人都是自己主动出击。”——《智识分子》

收获:看来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公,我们应该要向强者学习,懂得主动,要勇敢为自己“争取”。


2.“我觉得一年能培养一个好习惯,那就非常有价值了”。

收获:贪多嚼不烂,好习惯速也成不了。一年的时间其实过得很快,用一年来专心养成一个好习惯,十年就可以养成十个好习惯,积少成多,量变引起质变,这么多好习惯足可以让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3.教育:“权力争夺之所以会发生,一般是因为你的孩子(极有可能是你自己)感觉没有权力,想要感受到更多的操控感。权力争夺事实上是叛逆孩子(也可能是你自己)试图弥补自己的无能感。”——《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收获:大人与孩子发生“权力之争”,争夺主导权,根本上就是大人在弥补自己的无能感,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要超越权力之争,懂得冷静,懂得“以退为进”。


4.冷静的方法:提醒自己保持冷静是你的选择;在回应孩子前深呼吸三次;说话速度缓慢而不是加速;记住,说你想说的比认同更重要;不要抬高你的声音。

收获:教育需要技巧,同样,冷静也需要技巧。


5.主题阅读:“我很推崇的一种阅读方式叫做「主题阅读」。什么意思呢?你今天接触到某个概念,对它很感兴趣,那么你就不妨试着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读书、讲座、课程、跟被人交流和提问等),试图去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把它弄懂;你很关心一个话题,读了一本专门讲这个话题的书,这样就够吗?不是的。你应当去多读一些跟它相关的书,从中找出跟这个话题相关的信息和内容,把它们整合到一起,提炼出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

收获:这是我看到的,对“主题阅读”最好的诠释。今年我参与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共读和培训,我对“主题阅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主题阅读”非常适合用在经典的“大部头”阅读上。经典的学科书籍往往内容深,知识丰富,单靠自己埋头去啃,是怎么也啃不下来,这时可以试着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比如参加共读,利用群体的监督,与群友交流,参加讲座,积极听课等,同时多读一些跟该学科相关的书,把重要的信息和内容,整合到一起,提炼出自己观点,提炼出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周阅读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