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错”不是置之不理

“容错”,这几天我慢慢让自己有了这份觉察。

当我想去限制我的儿子,当我在说教的时候,我的内心里会马上升起这份觉察?我又在唠叨了,生活体验可以纠正他的,这样才能形成他的自律。我会选择在旁,我不说,我用温柔的眼光静静的看着他。

在今天听完《界限感与生命力》这节课之后,对于“容错”我有了更深的一个认识。“容错”是置之不理吗? 绝对不是的。容错,为了呵护他,滋养他的界限感,这样孩子的内在才能放松,才能容纳。而不是在一个受伤的情况下被逼着让他完成一个我们要求的目标。

当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的时候,大声呵斥,也许能够让他在下次拿碗的时候小心一点,但是他是在受伤的情况下去实现这样的一个方向,纠正这样一个行为的,是僵硬的。而如果我是呵护的,温柔的去跟他讲下次拿碗的时候该怎么做,他是灵动的。最后的目的都是是正确拿碗,一个是受伤的,而一个是被呵护到的,后者的小孩会更愿意去拓展,愿意去冒险,因为他的界限感有被托承到,空间就更宽广了。

“容错”,不是置之不理,而是给到孩子体验,给到孩子体验之后的呵护,滋养,进而突破自己,这时生命力和创造力就油然而生。

儿子阳光今天在爷爷炒茶的时候捣乱,爷爷提醒了数次,还是在玩,把茶叶弄得地板上到处都是。身为母亲,我在旁,我可以说,但是既然爷爷说了,我就不在重复。后面爷爷发火大声呵斥了他一下,他被吓到了。眼泪就要飚出来,我抱了抱他,当他情绪比较稳定的时候,我温柔的问他:为什么哭?

阳光:爷爷骂

我:噢,妈妈知道了。航航被吓到了,很伤心。但是爷爷正在工作,被你打扰到了,茶叶弄到地上,爷爷需要去扫,而且也有浪费,而且爷爷提醒了数次你都没改正。所以爷爷生气了。那爷爷认真工作的时候,阳光该怎么做?

阳光:…

我没有用以前的恐吓让他停止,而是在恰当的时机给到呵护。目标是相同的,途径不同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容错”不是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