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共读第二天

1.摘要

第2章

深度工作是少见我认为深度工作的缺乏并非源自这些习惯的本质缺陷。当我们深入探究在工作场所欣然接受干扰的原因时,我们会发现个中原因比想象中的更随意(因为我们对知识工作的定义含混不清)。我的目标在于说服你,尽管当前确实存在欣然接受干扰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建立在一个不牢固的基础之上,一旦你决定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就很容易打破禁锢的

但是如果没有清晰的度量,任何商业行为在面对不稳定的奇想和变化的力量时都是脆弱的,而在这种不稳定的混乱中,深度工作的表现尤其糟糕

如果能够清晰地证明这些行为会对底线造成损害,它们便不会长久,但是度量黑洞使其危害无法清晰化,也使得职业世界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干扰。

最小阻力原则

谈及工作场所中普通存在的干扰行为,我们必须为占主导地位的联结文化留个位置,这种文化期望人们能够迅速阅读和回复电邮

如果在你所处的工作环境下,提出问题能够立刻得到答案,需要某一特定信息能够立刻得到,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简单,至少在当时是这样的。如果无法得到这样迅速的响应,你就需要做更多的预先工作计划,需要更具条理性,同时还要时刻准备暂时搁置工作,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等待所提要求达成。所有这些都将使你的日常工作生活更加艰难(尽管从长期来讲,这样做能够得到更令人满意、更好的结果)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然而,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种理念已经过时了。知识工作并非生产线,从信息中提取价值的行为往往并不忙碌,也并非靠忙碌支撑

如果我们能够证明这种刻意忙碌的过时做法会对底线带来负面影响,当然就可以摒弃之,但是度量的黑洞却在此时出现,使我们无法得到如此明晰的结果。工作含糊,加之评价不同策略有效性的度量缺失,二者相互作用使一些从客观角度看来滑稽可笑的行为,得以在日常工作之难以捉摸的精神领地长盛不衰

即使是那些在知识工作任务中对于何为成功有明确定义的,还是有可能失掉深度。这一切只需要一种有足够诱惑力的理念,说服你丢掉常

对生意来讲是坏事,对个人来讲是好事

深度工作在当今的商业气候下应该成为优先考虑的事情,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如果你相信深度工作的价值,那么对商业整体而言将是一个坏消息,因为这种信念会他们失去价值产出的巨大增长潜力。但对你个人而言,这却是好消息

2.感悟:

深度工作将变得愈发罕有,其价值也因此会愈来愈高。我们刚在上文中论证了深度工作并无本质缺陷,妨碍深度工作的令人分神的行为也并非必须,由此你便可满怀信心地继续本书的终极目标:系统地培养个人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并由此获得丰富的成果

很多时候我们忙忙碌碌确没有结果,是我们的目标不清晰,做事条理不清晰。所以我们的提升自己的深度价值能力。

3.互动:

接儿子,一路上跟我讲了同寝室同学一起分牛奶喝,每个同学分别叫什么名字,习惯。

学校的饭,说好吃呀。不错哟,环境和人际关系适应能力都不错。顺便也跟他分享一下我加入了家委会耶。

回家路上说做梦见他可爱狗狗了,要赶紧回家跟它玩玩啦

4.感恩

感恩孩子越来越大越懂事~

感恩老师的照顾,同学的友好相处。

感恩家委会其他姐妹都齐心协力为孩子办事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工作】共读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