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读书 | Eric主题分享Shoe Dog复盘

周末重新学习了Eric的Shoe Dog主题分享线上课,感受到了“干货满满,诚意满满”。Eric分享了如何用原版书学英文,并分享了Shoe Dog中值得学会表达。课上的收获远不止学会英语表达(这不重要,因为终将会忘却,但我不怕,因为“有缘”仍会重逢),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学习意识、方法、思路和态度才是需要不断自我训练和自我养成的)。而学会如何学习的理念,是Justin和Eric一直灌输给我们的,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并不断去践行,才能有的放矢而杜绝碌碌无为。

以读书这件事,通过Eric的分享,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在读原版书时的困惑和不足,升级自己的读书方式和方法。

收获一:明确读书的目的,找到阅读的初心和快乐

Eric不止一次强调,读一本书,了解信息,顺便学点英文,就是赚到了。学会给自己做“减法”,这样的心态和预期,才能让读书变得有趣。

(一)本次阅读与之前阅读的心境差异

我通过对比自己这次读Shoe Dog与之前读The Rosie ProjectThe Martian的心境区别和结果差异,来进行对自己“读书心理”的深刻剖析和反思。

本次读Shoe Dog

一开始得知Eric要对这本书做主题分享,自己也信誓旦旦找来电子书,还给自己设立了计划,争取在分享课开始前起码通读一遍。但是,具体实施的过程却不那么顺利。一方面,自己太“纠结于细节”(be anal),要标记出想学会的词汇,还要划出好的表达,阅读的速度和流畅性全都被打断了,故事也读得支离破碎,进展也落于计划;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些“功利性”,体现在特别想写一篇“完美的读书笔记复盘”,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自己会纠结于细节的原因吧。而结果呢?还没到Eric分享课开始的时候,自己已经被自己打败了,这个自己为自己设定的“宏伟计划”夭折了,书也没读完(只读了前三章),复盘也没有写,内心还充满了巨大的挫败感,仿佛再也不想触碰这本书了。

反思:

听了Eric的课,才认识到自己这样的读书预期是不现实的,也是低效的。抱着收获信息的心态,抱着涉猎好奇的心态,抱着与“有趣的灵魂相遇”的心态去阅读,才能在顺畅的阅读中体验“心流”,专注收获。

之前读The Rosie Project和The Martian

反观自己曾经最棒的阅读体验就是读这两本书的时候了。读The Rosie Project是听了塔主的《替你读书》,得知是比尔盖茨推荐,又对书中的主人公性格很感兴趣,想象着像是在看Sheldon和升级版的Penny谈恋爱的感觉,所以就很有兴趣读进去,然后没有纠结表达的细节,只要不影响理解内容,就顺着大意看下去了,没几天就看完这本书,觉得酣畅淋漓,很是满足,也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说学到什么英语表达了呢,却一个也想去起来了。但还是觉得读得很爽,是一次很欢喜的阅读体验。读The Martian是先看过《火星救援》的电影,后来听播客《狗熊有话说》时播主推荐的,想着说电影情节自己也很喜欢,当时看完电影还觉得挺震撼的,看原版书也应该可以丰富对电影的理解就读了,当时也是每天利用中午休息的时候在读,读得时间有些久,大概2-3周,但是自己就每天读一点,然后真的就读完了,自己还很感动,虽然现在脑海中剩下的表达只有“MAV”,还是一个除了航天领域外再也用不到的表达,但是整个读书的过程却很难忘。

反思:

向自己曾经有过的最佳体验去总结方法和经验,原来,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我想读完这本书的动力,就是源自于我想知道后面的情节发生了什么,或是后面的章节还能给我带来什么新的收获体验。

(二)观察宝宝读绘本的启示

最近也在观察家里快2岁大的宝宝读绘本的一些感悟。小朋友不识字,但是通过阅读书上的图画,也在收获着信息,而且通过大人一遍又一遍为她读书上的文字,她也渐渐学会了那些表达,还在平常的生活中使用了出来,有些时候连我都觉得惊讶,以为她没有看懂的信息,其实她都接收到了。而且看到她对绘本的那种好奇和感兴趣的表情,真的让我在体会着阅读的“初心”是一种怎样的快乐。

行动升级:

以后再读英文原版书时,明确自己的目的,找到阅读的初心和快乐。不要纠结于细节,也不要桎梏于学习表达,相信和“有趣的表达终会重逢”,只要自己一直保持一颗爱读书的心,一直在阅读,陌生会变熟悉,萍水相逢也会变深交的。哪怕一本书读完,最后连一个表达也记不住又能怎样,Just live with it~

收获二:阅读当中猜词的能力

Eric分享中提到,“在语境中理解一句话,不要急着查字典,先猜一下,猜对或错,这个词记得都会更牢”。

这句话如当头一棒将我打醒,我仿佛已经很久都没有启用自己的“猜词”能力了。在搜索查词如此便利的今天,我的自主猜词的能力也在被动查词的“惰性”面前弱化了。这也让我深入反思,自己看似勤勤恳恳逢“不会词汇”便查的学习方式,其实是做了一堆无用功,也是“战术上懒惰”的表现。查的单词未经猜测的思考,记忆不深,也根本记不牢靠,为了查词而查词,下次再遇到时,还是毫无印象,又要再查一遍,还充满挫败感,质疑自己“我怎么总也记不住单词!”而通过思考过的查词,则能通过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而有较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在说明“大脑用则立,不用则废”。而且很多单词在上下文语境中理解,其实大概可以猜测出八九不离十,所以为什么不给自己多一些信心,猜一猜嘛,猜错了又不用挨罚站!

行动升级:

遇到生词,在语境中试着猜一猜,请享受这个“猜测”的过程!

收获三:喜欢的表达学以致用

Eric在分享中说到,“把英语表达当朋友(眼熟-有缘-深交)”,“每个表达都是你的独家记忆”。并且要“产生联想,立刻造句”,而且养成这样的习惯,不断进行自我训练。

这是本次分享课我最大的收获。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的英语学习一直停留在一个“浮于表面”的状态,就是自己并没有把很多学到的表达“内化”,没有通过思考,或是通过联想,变成自己的。学习英语表达如此,读书也是如此,都是看了而已,并没有读进去,也没有想和这些“表达”、“内容”发生更深的联系,只是萍水相逢一下,然后各走各的路,各过各的桥,即便再相遇,也仍然形同陌路。Eric却是比我更看重和这些“表达”、“内容”的缘分,既然相遇,那就多看几眼,多想一下,如果能“为我所用”那就更好了。看Eric的公众号分享读书时,就有心的发现了,Eric看书会做标注的,多是他自己的一些联系和触类旁通的记忆,特别好,这样书中的内容就内化了;老师们也不断要求我们复盘的内容不能只是照搬老师的知识点,更多的是我们的所思所想和我们的收获。唯有和我产生联系的知识才是我的,不然的话,都是Eric或Justin的,我搬不来也抄不会的。

行动升级:

喜欢的表达,要和自己产生联系,并且不断强化这样的“刻意练习”。复盘写作,重点写我的收获,让老师们的思想在我这里“发生”。(之前还纠结是否要把老师们的讲课的PPT原封不动拷贝下来,后来果断就放弃了,只关心已经和我建立联系的那些内容就OK了,不断践行“less is more”)

收获四:按需学习,量力而为

Eric提到的“佛系英语学习法”,很赞。随缘,该遇到的英语表达总会遇到。

正好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问题,这次读Shoe Dog读不下去也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很想把遇到的好的表达都get到,到头来,反而困住了自己。社群里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也很丰富,也许自己没有办法全部都学习或参加,也不要焦虑或是感到丧失了大好机会。立足每一个当下,只要我学习的这个当下,很认真,也有很大的收获,我就是满足的。切记,“贪多嚼不烂”(bite more than one can chew),多,不一定好,也许消化不良,也许得厌食症。少而精,日日新,回望自己比昨天有进步,就值得骄傲。如果把自己定义为“终身学习者”,那今天的收获跟我漫长的一生相比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但是做好每一天都有收获,这样的累积最终将会让我笑傲今天的自己。

行动升级:

践行less is more,为人生做“减法”。

收获五:学会学习最重要

Eric在分享的开头和结尾都讲到了,学习表达不重要,学会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和学习态度更重要。“学会”不重要,关键是“践行”,在自己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内化这些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特别赞同Eric在读《在耶鲁精进》读书笔记中分享的“随缘笔记法”,不求“大而全”,只愿“小而美”,真正把知识学以致用,帮助自己思考,为自己提醒。(为自己所用)

同样,复盘也如同读书笔记,不用记录那些核心内容,知识要点,更多的是记录自己“受到的启发,触类旁通的感想,待探的线索”。Eric说的那句“不要在复盘上花费时间,也不要在乎别人如何看待,只要你自己有分享的喜悦,有写作的喜悦”,是的,为自己而读,为自己而写,成为书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

行动升级:

一度认为自己有“书籍洁癖症”(obsessing about keeping books clean),特别在意“书的整洁程度”,也很少在书上笔记,可是这些书自己又不会再转手去卖,何必这样供着呢?自己活得像是书的奴隶。通过Eric的公众号看过Eric读书做的标记,才感慨,原来书这样读更有效,要让书为自己所用,和自己发生联系。

P.S. 有机会一定要去Eric的办公室瞻仰他看过的书里的那些读书标记。

附:手写版听课笔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读书 | Eric主题分享Shoe Dog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