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黑暗的恐惧由来已久。
这种恐惧来自于“未知”,来自于不确定“黑处有什么”。
所以人类编出了“鬼”的形象。
从此,若再有人问起“黑处有什么”,我们便可以拿“鬼”来应付。
一个具象的答案,哪怕面目狰狞、形销骨立,也总比“纯然的空洞”,要让人心安。
这是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
因此,当我得知有一部电影是以“黑处有什么”来命名的时候,我感到异常的兴奋。
终于有人要为这个古老的命题,提出一个新鲜的答案了。
这样的探索,看似是一种冒险,其实是一种解脱;与其担惊受怕地活着,不如倔强地走入那良夜,去一探究竟。
“活个明白”,听起来很卑微,但其实是个很崇高的追求。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去看了《黑处有什么》。
和片名所显露的气质一样,这是一部颇具探索性的电影。
导演王一淳将悬疑片的元素杂糅进一部青春片里,从一起“连环强奸杀人案”切入,为我们重现了九十年代工厂大院里的平民生活。
透过少女曲靖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在一个集体“性压抑”的社会中,一个个体的“性萌动”是如何艰难实现的。
仿佛看一株柔弱的新草,懵懂又执拗地,一点点顶开了头上的巨石。
是的,这又是一部透过孩子的眼睛看成人世界的电影。
这种视角本身就带有戏剧性。
它不是俯视,也不是仰视,而是一种似懂非懂的旁观。明明身在其中,又总是隔了一层,那种若即若离的飘忽感,是很有意思的。
就像是影片第一幕中出现的那张视力表,任凭你用力地张大眼睛,努力看清,却依然是模糊一片。
那是我们每个人对于青春的惶恐。
在回答“黑处有什么”之前,我们先要知道“黑处是什么”。
在我看来,本片所谓的“黑处”,是一个被所有人秘而不宣的隐匿空间。
影片运用了大量的符号,来暗示这个空间的存在,比如:防空洞、电影院、 芦苇丛……
而其中最直白的意象,便是“父母的卧室”。
只见曲靖悄悄推开卧室的门,看到躺在同一张床上的父母,然后满脸困惑地离开。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性”是什么。
而当她每每触及到“性”的边缘时,回馈她的却只有呵斥。
当她甩着月经带回到家,当她叉着腿坐上自行车的后座,当她戴上项链、涂上指甲,当她与暗恋自己的男孩约会……
父母总会义正言辞地站出来,煞有介事地说道:孩子,你危险啦!
曲靖不解,追问:为什么?
而父母却欲说还休,唯有一脸的尴尬和愤怒。
在每一次“性教育”的机会面前,他们通通选择了沉默。
“性”就像是那个时代的“难言之隐”,总是在呼之欲出的时候,戛然而止。
可是,一种被压抑的本能,是不会凭空消失的。它只会换一个面目,再次粉墨登场。
于是我们看到,片中用大量的细节,描绘了一个性压抑社会中的众生相:
在敬老院里,孤寡老人刘爷爷让曲靖给他念《金瓶梅》,他仰躺在床上,听得一脸陶醉;
在理发店里,理发师抚摸着张雪的肩膀,欣赏着镜中的她和自己;
在学校里,卖冰棍的男人盯着远去的女孩裙底,两眼发直;
在公安局里,警察每天上班看“地下淫窝的覆灭、色狼现形记”,还硬要说成是业务学习……
在所有可能的角落,“性”都要伺机冒出头来,成为每一段生活的擦边球。
那是压抑太久后的触底反弹。
这时,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导演要把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案件,设置在电影中。
因为所谓的“性犯罪”,恰恰是“性压抑”的一种极端表现。
导演将这个案件作为一个尖锐的痛点,来提醒我们,一股变态的气息已经蔓延在了整个社会中。
而直到影片最后,我们也不知道凶手是谁。
因为,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里,在一个频临崩溃的环境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凶手。
我们看到,在这起连环杀人案中,死者都是年轻的女性。
她们或是趴着或是腐烂,无法辨清面容;她们的大腿后侧,被凶手用刀锋划出了一个“X”型。
这是一种漠视和否定。
正如曲靖所面对的一样,她虽然活着,却也遭受着同样的境遇。
这个青春期的少女,惊慌失措地面对着人生中最迷茫的时期。
而最为讽刺的是,恰恰是这场“因性而起”的犯罪,让曲靖第一次认识到了“性”。
她翻开字典,找到“强奸”的词条,细细领会着它的意思。
后来,又是因为梦见了失踪的闺蜜张雪,惨遭杀害,满面鲜血。
惊醒后,茫然无措的曲靖,迎来了少女的初潮。
这种巧妙的对位,将青春期的那种困惑和不安,用一种通感的方式串联起来,仿佛在说:在一个被人监督的青春里,成长总带着那么一点犯禁的罪恶感。
与青春的惶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时代的荒谬。这种荒谬感的建立,在影片中频频出现。
比如,曲靖骑车路过一片草地,看到两个男人正拿着铁锨掩埋尸体,而当她第二天再次路过时,却发现那片草地上立起了大大的宣传牌,上面写着: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这一处诡异的情节,我们要和“刑讯逼供”的段落对照来看。
在连环杀人案发生后,警方根据一些很粗陋的线索,先后抓回了3个嫌疑人,要不是罪案仍在发生,这三人很可能已被伏法。
由此,我们再去看刚才的段落,是不是更有意思了。
它像是在暗示:当正义的牌子立起来后,罪恶却没有被遏制,它只是让更多的无辜者,被草草掩埋。
还有一处,也很有趣。
曲靖怀疑敬老院的猥琐老头就是变态杀手,为了收集证据,她到敬老院去义务劳动。
不想这一幕却被教导主任撞见,她因此被评为“学雷锋学赖宁”的标兵。
在领奖的时候,曲靖来不及摘掉“大头娃娃的面具”,她踉跄着穿过操场,穿过同学和老师讶异的目光,走上台。
这里大头娃娃的形象,是一种戏剧性的处理,更是对学校教育的讽刺,它点出了中国式教育的本质:洗脑,去个性化。
这里的学校就像是一个为成人世界输送“标准人”的工厂,它教你听话和顺从,压制你所有可能的出格行为。
哪怕你真的去敬老院做好事,还得了奖状,但只要不是老师的授意,也只会换来一句揶揄:“曲靖,真没看出来啊,越是蔫不拉几的人,越是有小心思!”
用“超现实的手法”来构建荒谬感,是电影中常见的设计。
就像贾樟柯说的那样:中国的现实,才是最大的超现实。
所以他在《三峡好人》中,让一架飞碟盘旋着飞过废墟,而地上的人们却并不觉得惊奇。
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曲靖就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
孤立无援的她,只得自己小心翼翼地摸索着青春的样子。
她有点嫉妒张雪的成熟和洒脱,又渴望拥有她身上的女人味。
她在暗恋自己的男孩身上,尝到了浅浅的爱的味道,却又寥寥收场。
终于,她一个人来到录像厅,掀开帘子,随着一道光,走进黑漆漆的房间。
此时的屏幕上正在放映《蜜桃成熟时》,这部经典的三级片,在曲靖眼里,却成了爱情片。
在这座黑暗的影院里,在身旁男人们讥笑中,曲靖扑簌簌地落下泪来。
在那一刻,她似乎明白了“黑处有什么”,那是她被一再阻止的、无处安放的青春,那是关于性与成长的一切。
影片最后,有一段父女之间的对话。
面对父亲陈词滥调的关于“爱”的阐释,曲靖显得漫不经心,甚至有点厌烦。
父亲说:“我的靖靖真的是长大了。”
是的,这个少女确实长大了,但却并不是按父亲所设想的那样。在无人知晓的夜里,她闯入了被刻意掩盖的黑处,窥视到了成人世界的一切。
幸运的是,在这场危机四伏的青春里,她成了孤独的幸存者。
而未来会怎样,没人知道。
或许她会像张雪那样,选择潇洒地离开;或许她会像那些消失的少女,继续被无情和冷漠残害。
而最有可能的是,她最终接纳了成人世界的规则,变成了自己曾经无比厌恶的人。
这个答案,仍然需要时间。
正如她走进那片无垠的芦苇丛中,扒开荒草,头顶天空,寻找着未知的出路。
【后记】
说了这么多,如果让我为这部电影打分的话,我会打6.0分。
如上所述,导演的想法很好,但在技法上,显得过于稚嫩。
时代感的构建,太过刻意;在叙事细节上,有明显的堆砌之感;而摄影和场面调度,也呈现高度的电视剧化。
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演员的表演,戏太过了。
这种“以孩子眼光看世界”的电影,孩子的表演应该尽可能纯真,这样才能反射出成人世界的荒蛮。
而少女曲靖的扮演者,显得过于老成,失去了少女身上的那份天然。
至于父亲的扮演者,就更糟糕了。
那种过度的戏剧舞台表演方式,不仅不适合大银幕,更与影片的氛围格格不入。
他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肃杀的时代感,全部消解了,很让人出戏。
此外,在悬疑与青春的双线设置上,也可以做得更精巧。
比如去年上映的,由王小帅导演的国产片《闯入者》,同样采用悬疑片的外壳,讲述了一个时代的伤痕。
《闯入者》做得更为出色的点在于,双线在最后一刻合一了。
对于“凶手是谁”的解密,恰恰又是对“时代伤痕”的最深刻的揭露。
这种做法,显然要更高明一些。
总之,《黑处有什么》是一部有诚意的电影。
可就像片名出现的时候,影院里是漆黑的,屏幕也是漆黑的,只有“黑处有什么”几个白字格外醒目,可是,它们却是用“简笔画”的字体写就的,并没有呈现出应有的分量。
我想,要是交给10年之后的王一淳来拍,这部电影一定会更有味道。
-End-
转自《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