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充符》2

傅佩荣: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译文:常季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从事物相异的一面去看,身体内肝与胆的分别也像楚国与越国那么遥远;从事物相同的一面去看,万物都是一体。(像王骀这样的人呢,连耳目适宜何种声色都不知道,只是让心神遨游于全德的境界。)


(万物相同一面有三种抽象——物理抽象、数学抽象、形上抽象


行上抽象就是从万物相同的一面都是存在,万物既然都是存在,那就通通在存在里面变成一个整体,


从相异的里面去看没有两个东西是一样的,不要说两个不一样的东西桌子跟椅子,没有两把椅子是一样的,因为它都占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并且它本身的材质不可能一样,这个木头做成这个意思就不能再做别的椅子了,所以两把椅子完全一样那是外表,它里面的内容还是不一样,连双胞胎都有很大的差异,年纪越大差异越大。这就说明什么?你看两个东西,要从他它差别看,差别很大;从它相同的地方看,根本是一个整体啊)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 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译文:像王骀这样的人啊,连耳目适宜何种声色都不知道,只是让心神遨游于全德的境界。他视万物为一个整体而看不到任何缺失,(没有任何东西是有缺陷的)他看到自己失去的那只脚,就像掉在地上的一块泥土。


(前面讲耳目代表没有分辨也没有分别,一有分别心的话——这是谁,那是谁,这个人高那个矮,你分别的话每个人都差别很大,)


所以你根本就不要有分别心,让心神遨游于全德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生下来什么都具备,每个人都是来自于道,他虽然只有一只脚,甚至两只都没有,那都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就是接受他现在的样子)


(打仗的时候每个人只是一个号码,而对于家人来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

译文:常季说:他只是修养自己,经由智力去把握主导自我的心,再经由主导自我的心去把握普遍相同的常心,人们为什么都归像他呢?


(智力就是人的思考能力,就是王骀这个人他能够了解,把握主导自己的心,就是我的理性的能力,可以让我把握到自己的心,然后把我自己的心后,就发现别人的心其实跟我一样,就是我发现自己有什么样的欲望,我就要想别人也有这个欲望,我有什么样的喜怒哀乐,我这一生有什么样的得失成败的感受别人都跟我一样,这就是一个老师,像王骀做老师他需要具备的条件,把我自己的状况,推到别人身上,这样一来就可以产生一种觉悟,知道说别人跟我一样,叫做常心,常代表经常存在的平常的一直存在的东西)(圣人常无心——我始终经常都是没有心,没有特别的执着,而是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的念头作为的念头,就等于是大家都需要什么我就跟大家一样)(王骀这个人呢,他能够有同理心,能够照顾到说每个人都跟我一样,这一来的话就能够你要么不说话,你一说话大家都会有共鸣,因为你说的是大家都想的东西,比如说你看小说还是看电影,看到一句话真好,为什么?——与我心有戚戚焉,就觉得说这句话也是我心里想的,你就很容易认同)


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译文:(长季就说为什么人们都归向王骀呢?)孔子说:没有人会用流水来映照自己,而用止水来映照自己,只有静止能保住一切来照之物。


(什么叫止水流水?你去找一个人当老师这老师可能是一个流水,流水是本身也在变动,今天看这个样子明天看那个样子,跟这个老师跟了半天也不知道什么是永恒的东西,老师应该像止水——心如止水我们常常用这个词,


就是老师是一个稳定的力量,我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就有这种经验,每一次上方东美先生的课,他因为老人家比我们大51岁啊,年轻人总会有很多变动嘛,每天发生很多有趣的事啊,心思起伏不定,上课一坐下来,老师一进来就觉得四平八稳,觉得很安定,觉得说外面再怎么乱,至少在这里很安定


所以如果老师也很兴奋,一进门就说;哇今天怎么样,今天发生什么事如何如何……学生跟着起哄,那就大家都乱成一团了,所以人在社会上很乱,你总要有地方可以定下来,那么王骀就是这样的作用——我是止水不是流水,那你透过止水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你看一个老师像方老师这样的人,看久了之后就发现,你可以以他为标准,来测试自己成长的速度,所以我们有时候用别的方法,比如说我们要经常重新去读同一本书,你每次读的时候就发现我上次有这样的体会这次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上次读到现在隔了五年了,这五年之内呢我成长了,像我们现在念庄子,很多人都念过了, 三年前念过五年前见过,念过好几遍了,现在在念,发现时不一样,不是我教的不一样,不是庄子说的不一样,是你自己不一样了。你自己经过这几年社会的历练,人生的各种挑战,你对人生有不同的体会,所以你在念庄子的时候以前觉得这句话没什么意思,现在觉得这句话有很深的意思,所以经典的意义就是说它是永恒的,你每隔几年去测试,可以让你在变化的过程里面,知道自己成长的方向,跟成长的程度,这就是经典的意义所在,我自己还是经常重复经典的,重新阅读的,也不知道念了多少遍了)


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木,一知之所不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译文:树木之命得之于地,却唯有松柏独自昂然挺立,在冬夏都一样枝叶常青;(他这边把松柏当作标准,其他的树木开花结果到冬天就没有了,只有松柏一年四季常青)


人类之命得之于天,却独有舜独自端正品德,作为全能的表率。幸而他能端正自己,然后才能端正众生。能够保全本来天性的,内心就无所畏惧。(你本来的天性是没有缺少的,)勇士但凭自己一个人,也敢大胆闯入千军万马之中。他为了名誉而有所成就才能够如此,(一个人只要有明确的欲望他就可以发挥难以想象的勇气,做坏事也一样,他常常认为这个坏事是好事所以就很认真的去做,这样的电影很多,看到这个电视想说他用1/10的力气去念书,去做好事,早就成功了,但他不会这样做,他还是想要去投机取巧)


何况是那统合天地,含藏万物,以六骸为(寓所)与耳目为假象,打通知与不知,内心又不随生死而变化的人呢?他是随时都可以提升到玄远之境的人,所以人们要跟随他,他又怎么肯把外物当一回事呢?


(真正得道的人呢,他对于人间的各种所谓的荣华富贵,真的不放在心上,他能做就做,他做这个跟自己每天吃饭穿衣没有差别,这就是在道家里面很特别的一种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德充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