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饮食悖论

关键词:法国悖论,冠心病,线粒体,自由基,抗氧化剂

什么是“法国悖论”?也叫“法式饮食悖论”,最早法国悖论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描述医生,或者流行病学发现,法国人饮食中饱和脂肪摄入相对比较高,脂肪来源于动物来源。但是法国人患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比较低。传统认知认为饱和脂肪是引起冠状动脉和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上世纪80年代,法国悖论概念提出来时,有人做过一个对比,美国人与法国人饮食相比,法国人每天平均要比美国人多吃32克的脂肪,然后黄油的摄入量每天要4倍多于美国人,奶酪(cheese)法国人要比美国多吃60%,猪肉摄入量法国人是美国平均摄入的3倍,但是,看一些冠状动脉发病死亡率,据官方统计,法国83/10万,美国230/10万。

所以很多脂肪摄入数倍多于美国。但是美国死亡率是法国的3倍,所以,称之为“法国悖论”。

当今很多解释,比如喜欢喝红酒的,对比喜欢喝啤酒的,喝红酒的摄入蔬菜的比例也会高。抛砖引玉,80-90年代美国电视节目,专门报道了法国悖论。60分钟节目,很多人认为红酒是对人体保护作用,背后科学道理,首先是抗氧化剂,抗氧化理论。对抗体内的自由基。

蓝色圈圈,椭圆形的,像胶囊,表示是一个细胞,外面1点方向,是食物的摄取。有一杯果汁,三明治,通过细胞通路,葡萄糖进入到细胞内,线粒体。

线粒体(mitochondria)是细胞产能的工厂。来自我们饮食的葡萄糖(Glucose)进入线粒体细胞,进行能量转换,产出供我们身体正常运作所需要的能量ATP。但是产能过程中会产生废物——自由基(ROS),自由基是一种失去了电子的分子结构,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具有破坏性的状态,自由基要去抢夺别的分子的电子来达到自己的稳定,它去攻击体内蛋白质,或DNA,也可以反过来攻击线粒体,让这些细胞、器官等等遭到破坏。

那么抗氧化剂12点方向的,苹果样子的,摄入到体内。抗氧化剂进入体内后,产生了黄色的像盾牌一样的圈圈,这样就可以把线粒体、蛋白、DNA都包裹保护起来,自由基来源于细胞外和细胞内。抗氧化剂起到细胞免于自由基的破坏。

全球顶尖的杂志《Nature》里有一篇综述文章讲细胞衰老,我们把这篇文章翻译为《当好细胞遇到坏麻烦》,细胞本身是健康的,什么叫做坏麻烦,比如说自由基、紫外线,微生物攻击,体内代谢本身产生的自由基等等。

当正常细胞受到自由基攻击时,出现三种情况:细胞出现凋亡(功能受损)、老化(紫色)、突变(黄色)(因为自由基的攻击改变了DNA的序列)。细胞本身有修复功能,细胞受到外界伤害时,修复的时候会分泌出各式各样的(彩虹豆)细胞因子,反过来影响周围的细胞。但当细胞修复能力不够的时候,或者细胞修复功能减弱的时候,这些本来正常的细胞组织,细胞因子反过来会影响周围的好细胞,这种坏的影响会一传十,十传百,会影响周围很多的细胞,比如,当突变细胞不能被修复的时候,就会出现更多的癌化的细胞。这就是从正常组织到受损的细胞,再到功能受损,老化细胞,癌化的细胞得过程。

内部的自由基通过线粒体产生的自由基,或者外部自由基的污染或压力产生的自由基——损伤细胞­­——引起细胞老化和凋亡­——诱发了细胞的衰老,甚至一些退化性疾病或癌变,引起一系列的退化性疾病,这就是健康的好的细胞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坏麻烦。

你可能感兴趣的:(法式饮食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