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

>>> 流形和流形空间(姿态)

https://blog.csdn.net/professor_Xie/article/details/131911894

fast-lio 带着问题 看知识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1张图片

欧式空间和流形空间的区别和联系?

基本结构:欧式空间是我们熟悉的传统三维空间,其中的点由三个实数(x、y、z)表示,具有直角坐标系。在欧式空间中,可以进行常规的线性运算和加法操作。而流形空间是一种更一般的概念,它在局部上与欧式空间同胚,但在全局范围内可能不是直角坐标系。

维度:欧式空间的维度是固定的,例如三维欧式空间就有三个坐标轴(x、y、z)。而流形空间的维度可以是任意的,取决于流形的定义。例如,SO(3)流形是三维的,而SO(2)流形是二维的。

将姿态定义在流形上比定义在欧式空间上有什么好处?

连续性:姿态定义在流形空间中时,旋转操作的组合和插值都保持了流形的连续性。这意味着在流形空间上进行旋转操作时,不会出现突变或不连续性,从一个姿态平滑地过渡到另一个姿态。

不会出现奇异性:在流形空间上定义姿态可以避免一些奇异性问题。在欧式空间中,例如使用欧拉角时,存在万向锁问题,导致某些方向上的旋转变得不稳定。而在流形空间上,使用四元数或旋转矩阵等表示方式,可以避免这些奇异性问题,从而提高了姿态的稳定性。(欧式空间中姿态表示使用欧拉角)

避免过度参数化:姿态定义在流形空间上通常采用最小的参数化方式,例如四元数、旋转矩阵等。相比之下,在欧式空间中使用欧拉角时,可能会存在多种表示方式表示相同的旋转,导致过度参数化,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保持结构特性:在流形空间上定义姿态,比如三维旋转群(SO(3)),可以保持旋转矩阵的正交性和行列式等于1的特性。这保证了旋转操作仍然是合法的旋转。

李代数就是SO(3)流形在原点处同胚的欧式空间;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2张图片
Example: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3张图片


流形与李代数解释:

利用最小二乘原理,我们在做位姿估计的时候需要对目标函数做约束。如果直接估计R,R通常不满足特殊正交群。这种带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很难解决,因此引入了李群的概念,旋转矩阵满足李群的性质。
李群是一种流形结构,他是连续光滑的,没有尖椎。这样的优势是容易在上面做微分和积分。旋转矩阵只对乘法封闭,在对旋转矩阵做微
分的时候通常需要考虑加法操作,李群的微分流形上不具备向量空间的运算。由于流形的连续光滑特性,在流形的局部的正切空间满
足向量空间的特性,这个局部的正切空间叫做李代数,这个正切空间和流形空间在局部是同胚的,流形上的每个点的切空间是唯一
的。由于这种切空间是局部的同构,我们需要以微小的变化对旋转矩阵做积分来获取估计矩阵,这种微小的变化导致我们引入扰动。
旋转矩阵并不满足结合律,因此扰动分为左扰动和右扰动。李群李代数的映射关系是通过指数和对数映射。矩阵的指数的乘法和指数
的矩阵相加并不相等(标量是相等的),因此引入BCH公式进行近似。在估计的时候,切空间会发生变换,尤其是迭代的时候。我们
定义⺓元处为全局的,当前的切空间为局部的,全局与局部的转化是通过伴随矩阵进行的。

>>> 李群李代数

视觉slam十四讲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5668394?utm_id=0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7532018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5898307

李群李代数的定义、相互间关系
李群的指数映射和对数映射
李代数求导、BCH近似、扰动模型
Sophus例程源码解析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4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5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6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7张图片
******* SO3群加法不封闭,乘法封闭

由于在李群SO3 和SE3 上对于加法运算是不封闭的(两个旋转矩阵相加,不再是旋转矩阵!),因此如果需要在李群上进行后续的优化处理,需要加上不少约束的条件,比如旋转矩阵的正交性,行列式为1等,给优化过程增添了不少麻烦。
所以才引出后面的李代数
而李代数是由向量组成,具有良好的加法运算,因此可以使用李代数来解决目标函数对于位姿进行求导的问题。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8张图片

群Group是一种集合加上一种运算的代数结构

特殊正交群是李群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9张图片

指数与对数映射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10张图片

李群李代数之间的关系,和旋转向量旋转矩阵之间的转换关系很类似,指数映射就是罗德里格斯公式,

旋转矩阵的导数可以由旋转向量来指定,指导着如何在旋转矩阵中进行微积分运算。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11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12张图片
李代数求导
李代数扰动
》》》》》
矩阵乘法变加法,变扰动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13张图片

应用:
李代数求导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14张图片
优化问题关键是求导,求导主要思路由两种:

用李代数来表示姿态,然后根据李代数的加法运算来对李代数进行求导。
对李群左乘或者右乘一个微小的扰动,然后对该扰动进行求导,称作左扰动和右扰动模型。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15张图片

代码
code应用

// Sophus::SO3d可以直接从旋转矩阵构造

  // 沿Z轴转90度的旋转矩阵
  // 三维旋转向量可以用角轴来表示,利用Eigen库的AngleAxisd()角轴(旋转向量)函数绕着单位方向向量\alpha = z轴(0,0,1)旋转模长为\theta = 90° = pi/2,
  // 则\phi = \theta \alpha 再调用toRotationMatrix()函数从角轴表示的旋转向量转换为旋转矩阵
  Matrix3d R = AngleAxisd(M_PI / 2, Vector3d(0, 0, 1)).toRotationMatrix();
  // 调用Eigen的四元数,使用旋转矩阵初始化四元数
  Quaterniond q(R);
  // SO(3) 特殊正交群
  Sophus::SO3d SO3_R(R);              // Sophus::SO3d可以直接从旋转矩阵构造
  Sophus::SO3d SO3_q(q);              // 也可以通过四元数构造
  // 二者是等价的
  cout << "SO(3) from matrix:\n" << SO3_R.matrix() << endl;
  cout << "SO(3) from quaternion:\n" << SO3_q.matrix() << endl;
  cout << "they are equal" << endl;

李代数 使用对数映射获得它的李代数

// 使用对数映射获得它的李代数
  Vector3d so3 = SO3_R.log();
  cout << "so3 = " << so3.transpose() << endl;
  // hat 为向量到反对称矩阵
  cout << "so3 hat=\n" << Sophus::SO3d::hat(so3) << endl;
  // 相对的,vee为反对称到向量
  cout << "so3 hat vee= " << Sophus::SO3d::vee(Sophus::SO3d::hat(so3)).transpose() << endl;

扰动

  // 增量扰动模型的更新
  // 李代数集合中向量的微小变化
  Vector3d update_so3(1e-4, 0, 0); //假设更新量为这么多
  //将李代数转为李群,指数映射后,得到左扰动,左乘原旋转矩阵,则得到旋转扰动后的变换矩阵
  Sophus::SO3d SO3_updated = Sophus::SO3d::exp(update_so3) * SO3_R;
  cout << "SO3 updated = \n" << SO3_updated.matrix() << endl; //对R进行一次左扰动后的旋转矩阵
  cout << "*******************************" << endl;

/ 取李群特殊欧式群SE(3)上变换矩阵的对数映射,也就是得到六维向量(前三维为平移部分,后三维为旋转向量也就是so(3)的元素)的李代数se(3)
  Vector6d se3 = SE3_Rt.log();
  
在三维空间刚体运动中,旋转矩阵构成特殊正交群SO(3),变换矩阵构成特殊欧式群SE(3)/SE(3)操作大同小异
  Vector3d t(1, 0, 0);           // 沿X轴平移1
  //用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初始化特殊欧式群上的变换矩阵T 
  Sophus::SE3d SE3_Rt(R, t);           // 从R,t构造SE(3)
  //用四元数和平移向量初始化特殊欧式群上的变换矩阵T
  Sophus::SE3d SE3_qt(q, t);            // 从q,t构造SE(3)
  cout << "SE3 from R,t= \n" << SE3_Rt.matrix() << endl;
  cout << "SE3 from q,t= \n" << SE3_qt.matrix() << endl;
  // 李代数se(3) 是一个六维向量,方便起见先typedef一下
  typedef Eigen::Matrix<double, 6, 1> Vector6d;
  // 取李群特殊欧式群SE(3)上变换矩阵的对数映射,也就是得到六维向量(前三维为平移部分,后三维为旋转向量也就是so(3)的元素)的李代数se(3)
  Vector6d se3 = SE3_Rt.log();
  cout << "se3 = " << se3.transpose() << endl;
  // 观察输出,会发现在Sophus中,se(3)的平移在前,旋转在后.
  // 同样的,有hat和vee两个算符
  // hat(): 取向量的反对称矩阵                               
  //                                                          0       -theta_3     theta_2    
  // theta=[theta_1, theta_2, theta_3]^T   \hat{theta}=    theta_3        0       -theta_1
  //                                                      -theta_2     theta_1        0
  cout << "se3 hat = \n" << Sophus::SE3d::hat(se3) << endl;
  // 取李代数反对称矩阵后,再用vee()函数从矩阵转换为向量,并转置为行向量
  cout << "se3 hat vee = " << Sophus::SE3d::vee(Sophus::SE3d::hat(se3)).transpose() << endl;

两条轨迹误差

首先需要准备数据,十四讲源码中已经给出了真实轨迹 groundtruth.txt 和 估计轨迹 estimate.txt,下面读取两条轨迹数据后,通过Sophus计算轨迹间误差,然后显示在Pangolin窗口中。

轨迹误差 转换为
计算每个位姿李代数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d Error,RMSE),可以刻画两条估计的旋转和平移误差。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16张图片

// 读取两个轨迹
TrajectoryType ReadTrajectory(const string &path) {
  ifstream fin(path); //打开轨迹数据文件
  TrajectoryType trajectory;
  if (!fin) {
    cerr << "trajectory " << path << " not found." << endl;
    return trajectory;
  }
  while (!fin.eof()) {
    //轨迹数据txt文件中每一行表示由时间戳、平移向量、旋转四元数构成的一个相机wi位姿
    double time, tx, ty, tz, qx, qy, qz, qw;
    fin >> time >> tx >> ty >> tz >> qx >> qy >> qz >> qw;
    //使用轨迹数据中的旋转四元数和平移向量来初始化一个特殊欧式群SE(3)
    Sophus::SE3d p1(Eigen::Quaterniond(qw, qx, qy, qz), Eigen::Vector3d(tx, ty, tz));
    //将使用李群表示的当前相机位姿存入轨迹变量中
    trajectory.push_back(p1);
  }
  return trajectory;
}


/定义一个特殊欧式群SE(3)的vector容器,并取个别名
typedef vector<Sophus::SE3d, Eigen::aligned_allocator<Sophus::SE3d>> TrajectoryTyp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真实轨迹路径
  string groundtruth_file = "../../example/groundtruth.txt";
  //估计轨迹路径
  string estimated_file = "../../example/estimated.txt";
  //读取轨迹数据
  TrajectoryType groundtruth = ReadTrajectory(groundtruth_file);
  TrajectoryType estimated = ReadTrajectory(estimated_file);
  //检查读取的轨迹数据是否正常
  assert(!groundtruth.empty() && !estimated.empty());
  assert(groundtruth.size() == estimated.size());

  // 计算每个位姿李代数的均方根误差 RMSE (Root Mean Squared Error),也就是绝对轨迹误差 ATE (Absolute Trajectory Error)
  double rmse = 0;
  for (size_t i = 0; i < estimated.size(); i++) {
    //获取轨迹中每个相机当前的估计位姿和真实位姿数据
    Sophus::SE3d p1 = estimated[i], p2 = groundtruth[i];
    //根据每个真实数据和估计数据之间的位姿李代数的均方根误差公式RMSE(也就是绝对轨迹误差计算公式ATE)
    //真实位姿的变换矩阵T的逆与估计位姿的变换矩阵相乘,取对数映射计算位姿李代数并归一化
    double error = (p2.inverse() * p1).log().norm();
    //累加轨迹中每个相机位姿李代数误差的平方
    rmse += error * error;
  }
  //计算平均值
  rmse = rmse / double(estimated.size());
  //开根号
  rmse = sqrt(rmse);
  cout << "RMSE = " << rmse << endl;

  DrawTrajectory(groundtruth, estimated);
  return 0;
}


李群 SO(3) SE(3)

旋转矩阵构建 Sophus::SO3d SO3® Sophus::SE3d SE3(R,t)
四元数构建 Sophus::SO3d SO3(q) Sophus::SO3d SO3(q,t)
输出 SO3.matrix() SE3.matrix()
对数映射 Vector3d so3=SO3.log() Vecotr6d se3=SE3.log()
指数映射 SO3d::exp(so3) SE3d::exp(se3)
向量到反对称矩阵 SO3d::hat(so3) SE3d::hat(se3)
反对称矩阵到向量 SO3d::vee(hat) SE3d::vee(hat)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17张图片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ophus/se3.hpp"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Eigen;
 
/// 本程序演示sophus的基本用法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沿Z轴转90度的旋转矩阵
  Matrix3d R = AngleAxisd(M_PI / 2, Vector3d(0, 0, 1)).toRotationMatrix();
  // 或者四元数
  Quaterniond q(R);
  Sophus::SO3d SO3_R(R);              // Sophus::SO3d可以直接从旋转矩阵构造
  Sophus::SO3d SO3_q(q);              // 也可以通过四元数构造
  // 二者是等价的
  cout << "SO(3) from matrix:\n" << SO3_R.matrix() << endl;
  cout << "SO(3) from quaternion:\n" << SO3_q.matrix() << endl;
  cout << "they are equal" << endl;
 
  // 使用对数映射获得它的李代数
  Vector3d so3 = SO3_R.log();
  cout << "so3 = " << so3.transpose() << endl;
  // hat 为向量到反对称矩阵
  cout << "so3 hat=\n" << Sophus::SO3d::hat(so3) << endl;
  // 相对的,vee为反对称到向量
  cout << "so3 hat vee= " << Sophus::SO3d::vee(Sophus::SO3d::hat(so3)).transpose() << endl;
 
  // 增量扰动模型的更新
  Vector3d update_so3(1e-4, 0, 0); //假设更新量为这么多
  Sophus::SO3d SO3_updated = Sophus::SO3d::exp(update_so3) * SO3_R;
  cout << "SO3 updated = \n" << SO3_updated.matrix() << endl;
 
  cout << "*******************************" << endl;
  // 对SE(3)操作大同小异
  Vector3d t(1, 0, 0);           // 沿X轴平移1
  Sophus::SE3d SE3_Rt(R, t);           // 从R,t构造SE(3)
  Sophus::SE3d SE3_qt(q, t);            // 从q,t构造SE(3)
  cout << "SE3 from R,t= \n" << SE3_Rt.matrix() << endl;
  cout << "SE3 from q,t= \n" << SE3_qt.matrix() << endl;
  // 李代数se(3) 是一个六维向量,方便起见先typedef一下
  typedef Eigen::Matrix<double, 6, 1> Vector6d;
  Vector6d se3 = SE3_Rt.log();
  cout << "se3 = " << se3.transpose() << endl;
  // 观察输出,会发现在Sophus中,se(3)的平移在前,旋转在后.
  // 同样的,有hat和vee两个算符
  cout << "se3 hat = \n" << Sophus::SE3d::hat(se3) << endl;
  cout << "se3 hat vee = " << Sophus::SE3d::vee(Sophus::SE3d::hat(se3)).transpose() << endl;
 
  // 最后,演示一下更新
  Vector6d update_se3; //更新量
  update_se3.setZero();
  update_se3(0, 0) = 1e-4;
  Sophus::SE3d SE3_updated = Sophus::SE3d::exp(update_se3) * SE3_Rt;
  cout << "SE3 updated = " << endl << SE3_updated.matrix() << endl;
 
  return 0;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ophus/so3.hpp"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Eigen;

int main()
{
    //  定义旋转矩阵(绕Z轴旋转90°)
    Matrix3d R = AngleAxisd(M_PI / 2, Vector3d(0, 0, 1)).toRotationMatrix();
    //  定义四元数
    Quaterniond q(R);
    //  从旋转矩阵进行构建SO(3)
    Sophus::SO3<double> SO3_R(R);
    //  从四元数进行构建SO(3)
    Sophus::SO3d SO3_q(q);
    //  输出李群内容
    cout << "SO(3)\n" << SO3_R.matrix() << endl;
    //  对数映射,获取李代数
    Vector3d so3 = SO3_R.log();
    cout << "so(3)\n" << so3.transpose() << endl;
    //  从向量到反对称矩阵
    Matrix3d hat = Sophus::SO3d::hat(so3);
    cout << "so(3) hat \n" << hat << endl;
    //  从反对称矩阵到向量
    cout << "so3 hat vee \n" << Sophus::SO3d::vee(hat).transpose() << endl;
    
    /*增量扰动模型(左乘)的更新*/
    //  设置更新量
    Vector3d update_so3(1e-4, 0, 0);
    //  指数映射,获取更新量李群
    Sophus::SO3d SO3_updated = Sophus::SO3d::exp(update_so3) * SO3_R;
    cout << "SO3 updated \n" << SO3_updated.matrix() << endl;
    
    return 0;
}

简单总结

总体脉络梳理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7721074
》》
》》》
》》》》
》》》》》》

SLAM中位姿变化,左乘模型 → BCH近似李代数加法

SLAM整体误差,求导变为 扰动模型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18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19张图片


|
|
|

>>> 卡尔曼滤波

KF、EKF、ESKF的区别与联系

https://blog.csdn.net/liu3612162/article/details/114634670

KF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20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21张图片

EKF

扩展卡尔曼滤波(EKF,Extended Kalman Filter)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22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23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24张图片

ESKF

Error-State卡尔曼滤波(ESKF)

直接法滤波与间接法滤波
直接法滤波:模型系统方程直接描述系统状态,不存在转化过程。一般使用的KF与EKF都属于直接法滤波。
间接法滤波:模型系统方程描述系统误差,需要通过转换得到系统状态。

ESKF(Error-State Kalman Filter)是一种典型的间接法滤波,其预测和更新过程都是针对系统的误差状态,再将修正后误差状态修正系统状态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25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26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27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28张图片

对于SLAM,对于LIO系统

我们以IMU做预测,雷达和点云地图匹配(匹配得到位置和姿态)做观测为例,来展开模型(系统模型如下图)。

在这种融合系统中,虽然我们最终想要的融合结果是位置、速度、姿态,
但是实际在kalman中作为状态量的是他们的误差值,这种以误差作为状态量的滤波方法较多ESKF(Error State Kalman Filter)。

之所以使用误差状态,是因为它有比直接使用位姿作为状态的方法(一般称这种为名义状态)更多的优势,具体这个优势是啥,这个说来话长,不在此展开了,先把融合系统搞明白再说。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29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30张图片

ESKF(误差估计卡尔曼滤波)
ESKF是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Error State Kalman Filter),KF系列算法可以适用于感知融合,定位,数据处理与关联等多种任务,而ESKF的初衷是为了完成定位这项任务的,这种考虑多状态的KF,在SLAM的惯导系统是比较多用的,在这里拉出来多谈一下,至于AKF(自适应卡尔曼滤波,Sage-Husa算法),IEKF(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等,就不多说了。

学习KF系列算法前首先要弄明白系统的需求是什么,比如在SLAM中到底是用它来做数据融合,还是用它来做目标定位,甚至是其他的一些后端优化。

ESKF的工作基本原理:为了求解机器人/汽车的位姿,而IMU测量数据(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硬件)带有大量噪声,直接使用IMU数据对时间积分,是会产生明显的漂移。因此,为了更好的获取结果,需要融合其他传感器数据,例如GPS,Lidar等,从而修正数据,得到收敛性更好的结果。ESKF的核心思想是把系统状态分为三类:

1: True State(Ground Truth):真值,指系统实际的运行状态,一般我们会在系统中假定某种输入为真值。(这一条在非线性KF系列滤波通用);
2: Nominal State:名义状态,指系统的变化情况或变化趋势。例如IMU的各轴向加速度对时间的积分可以认为是各轴向距离上的变化,一般在系统中我们认为它是非线性(这一条也是我们在非线性KF中的强关注点);
3: Error State:误差状态,真值与名义状态的差值,这个值也是非线性变化的。例如在IMU、激光、毫米波的系统中,我们可以假定激光的数据为真值,用其他两种来做融合,结果与激光做RMSE,这就可以认为是一种误差状态。
那么我们可以将任意一个状态变化过程,分割为名义变化过程和误差项,即真值为名义变化过后的结果与误差值的叠加。由此给出ESKF的步骤如下:

对IMU数据进行积分,获得名义状态X,注意这个X并没有加入额外的考虑,所以必然引入了累计误差;
利用KF算法估计Error State,包括状态更新和测量更新,这个过程是考虑了噪声的,而且由于这个误差状态的方程式近似线性的,直接使用KF就可以;
利用Error State修正Nominal State,获取“真值”;
重置Error State,等待下一次更新;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31张图片
总结
ESKF将状态建模为流型中的状态量(非随机变量)加上正切空间中的误差量(均值为零的高斯分布)。
通过广义加减法建立误差量的运动模型和观测模型。
对误差量使用KF/EKF算法进行滤波。
相对传统KF/EKF,在更新步骤后多出一个修正步骤。

https://github.com/infinity1096/eskf_localization

SO(3)流形上的ESKF,相比于四元数形式或欧拉角形式g=更简洁
[https://blog.csdn.net/whatiscode/article/details/126242319?spm=1001.2014.3001.5501]

(https://blog.csdn.net/whatiscode/article/details/126242319?spm=1001.2014.3001.5501)

SO(3)流形上的ESKF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1182819

eskf会用到李群李代数 BCH右乘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32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33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34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35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36张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Fast -lio LI-init 使用了ESIKF

https://blog.csdn.net/qq_42731705/article/details/129427615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37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38张图片


|
|
|
|

>>> LIO系统

https://blog.csdn.net/whatiscode/article/details/126371351?spm=1001.2014.3001.5501

可参考LI-init标定算法,借鉴了fast-lio2
https://blog.csdn.net/whatiscode/article/details/126252173?spm=1001.2014.3001.5501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39张图片

LI-INIT LIdar-imu-init
数学介绍,和fast lio有区别
但是可以学习公式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40张图片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41张图片

Fast lio

论文及公式精读blog
FAST-LIO论文精读及公式推导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7068992

FAST-LIO公式推导 适合新手
https://blog.csdn.net/qq_42688495/article/details/126732388

符号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42张图片

// 指数映射   李代数转李群 Exp 罗德里格斯公式
static Eigen::Matrix3d Exp(const Eigen::Vector3d& r){
    Eigen::Matrix3d expr;
    double theta = r.norm();
    if(theta < 1e-7){
        expr = Eigen::Matrix3d::Identity();
    }
    else{
        Eigen::Matrix3d skew = get_skew_symmetric(r / theta);
        expr = Eigen::Matrix3d::Identity() + sin(theta) * skew + (1 - cos(theta)) * skew * skew;
    }
    return expr;
}
// 对数映射
static Eigen::Vector3d Log(const Eigen::Matrix3d& R){
    double theta = (R.trace() > 3 - 1e-6) ? 0 : acos((R.trace() - 1) / 2);
    Eigen::Vector3d r(R(2,1) - R(1,2), R(0,2) - R(2,0), R(1,0) - R(0,1));
    return fabs(theta) < 0.001 ? (0.5 * r) : (0.5 * theta / sin(theta) * r);
}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43张图片

误差卡尔曼滤波

名义值变量(8个、23维)–位置、姿态、旋转外参、平移外参、速度、加速度零偏、角速度零偏、重力

P阵:状态协方差矩阵(23*23维)

过程噪声维数Q(4个、12维)–加速度、角速度白噪声、加速度角速度零偏白噪声。斜对角阵

状态转移矩阵Fx(2423维),噪声转移矩阵Fw(2412维)。

R阵:测量噪声协方差矩阵(n*n维)一帧中有n个点云,斜对角阵

观测方程的雅可比矩阵H阵(n*12维)一帧中有n个点云,残差与位置、姿态、旋转外参、平移外参这四个优化变量有关,共12维。

计算卡尔曼滤波增益:如果量测维度小于状态维度,用传统公式(nn维),否则用新公式(1212维)

误差值会随着迭代次数增加而减小,当相邻两次增量之差小于一定阈值就认为是收敛,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也将停止迭代。用误差的后验去更新位姿并且更新P阵(状态协方差矩阵)

系统模型 状态方程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44张图片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45张图片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46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47张图片

迭代更新

迭代卡尔曼滤波中的状态更新过程可以看做优化问题。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48张图片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49张图片

imu推导

https://blog.csdn.net/SunLHanC/article/details/126700795

实现李代数指数映射部分

src/LiDAR_IMU_Init/include/so3_math.h

src/FAST_LIO/include/so3_math.h

template<typename T, typename Ts>
Eigen::Matrix<T, 3, 3> Exp(const Eigen::Matrix<T, 3, 1> &ang_vel, const Ts &dt)
{
    T ang_vel_norm = ang_vel.norm();    // 三轴角速度的二范数,就是角速度的标量,表示旋转的有多快。
    Eigen::Matrix<T, 3, 3> Eye3 = Eigen::Matrix<T, 3, 3>::Identity(); // 得到三维单位阵

    if (ang_vel_norm > 0.0000001)       // 确实是在旋转的。
    {
        Eigen::Matrix<T, 3, 1> r_axis = ang_vel / ang_vel_norm; // 等价于normalized()得到一个模长为1的向量,这里是旋转轴的方向向量。
        Eigen::Matrix<T, 3, 3> K;   // 斜对称矩阵K

        K << SKEW_SYM_MATRX(r_axis);

        T r_ang = ang_vel_norm * dt;    // 旋转角

        /// Roderigous Tranformation. 推导过程:
        return Eye3 + std::sin(r_ang) * K + (1.0 - std::cos(r_ang)) * K * K;    // 罗德里格斯公式,将轴角转为旋转矩阵
        
    }
    else
    {
        return Eye3;
    }
}

LI-init / lidar imu init

符号

多传感器融合SLAM数学学习历程_第50张图片

imu处理

https://blog.csdn.net/SunLHanC/article/details/126700795

实现李代数指数映射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传感器融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