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山海经》|黄山——苍黑大目的牛,舌似小儿能说人言的鹦鹉

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其名曰(mǐn)。有鸟焉,其状如鸮(xiāo),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䳇(wǔ)。

黄山

自皐(gāo)涂山西行一百八十里就到了黄山。

黄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却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

盼水河从这座山发源,一路向南奔腾而去,最终流入了赤水河,河中蕴藏着丰富的玉石。

那么《山海经》里的黄山是不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天下第一奇山”——安徽黄山呢?笔者个人认为并不是。因为安徽黄山在《山海经》成书的年代还并不叫黄山。

安徽黄山在古代被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据说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

到了秦朝,因为黄山上有很多黑石,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之为“黟(yī)山”。

直到唐朝的天宝六年,黟山才被命名为黄山,而黄山名称的由来,则是因为据说这座山是轩辕黄帝的炼丹之所。

《黄山图经》对此事有着详细记载,而后世亦大多沿用此说:

黄山旧名黟(yī)山,当宣歙(shè)二郡界,在歙之西北,高一千一百七十丈,东南属歙县、西南属休宁县各一百二十里,即轩辕黄帝栖真之地。唐天宝六年六月十七日敕改为黄山。


mǐn牛

在黄山中生活着一种名曰(上敏下牛,mǐn)的野兽。

的外貌就像普通的牛,浑身长满了苍黑色的皮毛,引人注目的是它有一对硕大的眼睛。

《事物绀珠》也对有过记载:

,苍黑色,大目。

袁珂先生注释的时候则是引用了《逸周书·王会》中的一句话:

数楚每牛。每牛者,牛之小者也。

每牛,就是小牛的意思,袁珂先生是认为还是一种体型很小的牛。

这样想来,一头眼睛又大又圆的小黑牛,感觉的形象顿时卡哇伊了起来。


鹦䳇

黄山中还生活着一种名曰鹦䳇(wǔ)的禽鸟。

鹦䳇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鹦鹉,它的形状很像是猫头鹰,长着青色的羽毛和红色的鸟喙。它的嘴里还长着像人一样的舌头,能够学人说话。

䳇(左母右鸟)同鹉,是一个古字。古人认为鹦鹉学舌就好像是小孩子在和母亲学习说话,因此组成其名字的两个字里就包含了“婴”“母”两个字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道:

鹦鹉如婴儿之学母语,故字从婴母,亦作鹦鹉。

古人常常认为,鸟兽虫鱼如果具有了人的某种习性,那么它们在生理上一般也是拥有着类似于人的特征的。《尔雅·翼》有云:

此鸟其舌似小儿,故能委曲其音声以象人耳;又鸟目下睑眨上,唯此鸟两睑俱动如人目。盖羽虫之能人言者,必有人形之一端。

意思就是说鹦鹉之所以能够学人说话,是因为这种鸟儿的舌头构造很像是小孩子的舌头,所以可以吐出字词的发音;而且禽鸟在眨眼的时候,普遍是下眼睑向上眨眼,只有鹦鹉和人一样是上下眼睑同时眨动的。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黄山全部的讲解了,有小伙伴想要探讨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下一篇我们将要走进的就是西方第一列山系的最后两座山——翠山和騩(guī)山了,小伙伴们敬请期待吧。

趣聊《山海经》|皐涂山——玃如马蹄而人手,数斯鸟如鸱而人足 -

趣聊《山海经》|天帝山——可以驱邪避蛊的狗和可以治疗痔疮的鸟 -

你可能感兴趣的:(趣聊《山海经》|黄山——苍黑大目的牛,舌似小儿能说人言的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