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为何收养了那么多义子,有什么特殊目的?

在电视剧《十三太保》中,节度使李克用利用女儿云萝公主的美貌纠集十三个武林高手,铲除异己。十三个高手,能征惯战,手段毒辣,江湖中人称之为“十三太保”。“十三太保”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并非为云萝公主所纠集,除了三太保李存勖亲生之外,其余十二人则是拜服李克用膝下,高呼“干爹”的义子。

“干爹”或“义子”现象在五代时期普遍存在。不止李克用,军阀李茂贞手下有义子李继徽、李继筠、李继崇、温韬等四位节度使,朱温则认了朱友文、朱友谦、朱友恭、朱友让等四个义子,当然最奇葩的还是前蜀政权的建立者王建,收养义子42人,一说为123人。

收养如此多的义子显然是有特殊目的的。晚唐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军阀割据,人人自危,如果不抱团发展很难存活下去。于“干爹”而言,收养义子,笼络人心,可以更好的驱使他们为自己征战,也能减少他们日后变节的可能性;于“义子”而言,投认“干爹”,不仅可以得到小恩小惠,甚至还能当上盘踞一方的节度使,荣华富贵,自不必说。

“干爹”、“义子”表面温情的背后,却是残酷的利用关系。当然,这种情况到了元末明初,尤其是到了朱元璋那里则要温情的多。

明朝朱元璋在打江山的过程中广收义子,数量最多时达20多个,其中以沐英、李文忠、何文辉、徐司马、平安最为有名。沐英早年丧父,被朱元璋收养,赐姓名朱周舍,后来一直跟随朱元璋。明朝建立后,沐英西讨吐蕃,南攻云南,镇压土司叛军,威震西南。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被朱元璋收养后,随其征战沙场,在围攻张士诚中表现尤其显眼。明建立后,李文忠封为曹国公,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荣誉之至,无人能比。平安也是早年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小名保儿,战功赫赫,曾任密云指挥使。朱棣夺权后,作为常年跟随太祖左右的武将,平安遭到了朱棣的忌惮。为了保全家属,他最终选择自杀。

朱元璋为何广受义子,乐于做“干爹”呢?有人说,沐英等多为孤苦伶仃之人,朱元璋将其收养,想必是动了恻隐之心。事实的确如此,但如果就此而论朱元璋收养义子的初衷实在有失公允。至少在后期不是这样的。于是,对于朱元璋广收义子,有人这样评价:“以为将帅之储备,或为监军,皆看中其忠诚度”。

“父子”关系表面虽然牢靠,但也未必牢不可破。在各种利益博弈中,干爹滥杀义子,父子反目成仇的现象也是数不胜数。如此,便进入了“世道衰,人伦坏”的另一个不良循环。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为何收养了那么多义子,有什么特殊目的?)